美国人民需要中国手机

美国人民需要中国手机

2019-03-19 13:57Newseeders 合作伙伴
MWC 落幕后,美国科技媒体 The Verge 发了一篇文章,标题为《The Best Chinese Phones You Can't Buy In The US》,文章除了介绍了几款国产手机,还表达出了「美国手机不行,中国手机真香」的态度。

MWC 落幕后,美国科技媒体 The Verge 发了一篇文章,标题为《The Best Chinese Phones You Can't Buy In The US》,文章除了介绍了几款国产手机,还表达出了「美国手机不行,中国手机真香」的态度。

The American smartphone market is an increasingly boring place to be.

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变得越来越乏味。

You have Apple and Samsung at the top, LG in a distant third, then Motorola, and maybe the occasional wildcard option like Google and OnePlus collectively making up less than ten percent.

卖的最好的是苹果三星,LG 位列第三但差距非常大,然后是摩托罗拉,像谷歌 Pixel 和一加这样比较少见的选项,加一块的市占率也不足 10%。

2018 was the year that Chinese manufacturers made a firm claim to be producing the most exciting and experimental phone hardware in the world, with wild designs from the likes of Oppo and Vivo.

2018 年是中国厂商生产出全世界最令人兴奋的、最具实验性的手机硬件向世界发声的一年,像 vivo 和 OPPO 他们创造了最疯狂的设计。

Others are competing on different terms, making phones of surprising quality at prices American buyers could only dream of. 

其他的厂商则选择了不同的竞技场,他们在极低的价格段制造出了具有惊人品质感的产品,美国用户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

The Verge 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家表达此类态度的外国媒体。在美国各大科技网站上,时常能看到编辑表达「美国手机市场结构单一」的论调。

中国手机市场则截然不同。即使是在马太效应异常显著的今天,国内的手机市场结构仍然丰富多彩。第一梯队,由华米 OV 加苹果五大巨头组成,其中四家国产巨头,另分出多个子品牌,面向不同的产品定位。

市占率不高的第二梯队,也有魅族、一加、锤子、三星、索尼、中兴、联想、努比亚等,甚至诞生了以游戏手机、美颜手机等垂直特性为卖点的品牌。

中美两个截然相反的市场,在智能手机诞生的十余年里,没有走向融合,反而距离越来越远,可两者之间的鸿沟为何越来越大?

一、美国手机市场格局

苹果三星两大巨头占据了美国手机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且这一趋势仍在加强。

根据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提供的数据,在 2018 年第四季度,苹果市占率接近市场一半达到 47%。三星的表现同样出色,23% 的市占率位列第二,让美国市场整体呈现出「一超一强,两极分化」的局面。

另一项数据显示,2018 年售出的 iPhone 中,价格不菲的三款新 iPhone 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表明富裕的美国人民对 iPhone 的热爱。

市占率体现出市场现状,销量变化则反映出未来的市场趋势。根据 Counterpoint 统计的美国主流手机品牌的年增长率,苹果小幅下滑,三星逆势上涨,而其他主流品牌,则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Counterpoint 分析师表示,LG、索尼两品牌由于连续多年旗舰产品不具竞争力,市场份额出现了持续下跌。

华为和酷派两款中国品牌,则因贸易战及所谓的安全问题受到牵连,跌幅明显。销量下滑最严重的中兴,是因为去年违反美国相关法规后遭遇的禁令和品牌缩水。

对于出现逆势增长的三个品牌,分析师表示,摩托罗拉和阿尔卡特大幅增长的基础源于过小的规模基数,因此不具有参考价值。三星则依靠 Note 9 的良好口碑,实现了销量大幅增长。

从上述数据中,还可以反推出另一个结论。美国科技领域备受好评的 Google Pixel 和一加大品牌,销量占比微乎其微,被归属在「Others」阵营,该阵营的总销量只占美国市场的 4%。

尽管一加此前宣传已经位列「美国高端手机市场前五」,但实际销量却不尽如人意。Android Headlines 和 SimilarWeb 曾做过一项统计,一加在美国的总用户约为 50 万——与美国庞大的手机市场相比,这一数据显然不具竞争力。

除二线品牌持续缩水之外,曾经为美国手机市场多样化作出不小贡献的小众操作系统,在 2018 年末也彻底走向消亡。根据 Statista 提供的数据,至 2018 年,黑莓和微软研发出的移动操作系统,在美国市场的市占率跌至 0.7% 和 0.3%,iOS 和 Android 全面统治市场。

综合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美国手机市场的大概模型:在美国,一半人用苹果,剩下一半人用安卓,安卓用户中的一半人,用三星。苹果三星对美国市场具有绝对统治力,且力度仍在加强。

富裕的美国人民并不缺少更换手机的预算,但是可选择的品牌过少,成为了美国用户必须面对的现状。加上苹果三星追求「稳定」胜过追求「创新」,并以小幅升级的姿态更新产品线,以至于美国人民眼中的智能手机,正变得越来越乏味。

而乏味的美国人民,很容易被刺激到。

二、国产厂商与苹果三星的思维差异

去年一加 6T 在美发售,外媒纷纷为「美国市场首款搭载屏下指纹的手机」兴奋不已。但大洋彼岸中国市场的几大厂商们,早已将各类想到想不到的新技术、新形态试了个遍。

2018 年,华米 OV 们为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在产品形态上尝试了电动滑盖、手动滑盖、升降摄像头、水滴屏、前后双屏五种方式,在解锁上也分别用上了后置指纹、屏下指纹、面部识别、3D 面部识别等多种方案。

进入 2019 年,美国市场刚刚迎接其第二款屏下指纹机型三星 S10,国内厂商们争夺的卖点,却已经聚焦到了「第六代屏下指纹」上。

技术不见得一定更先进,但迭代的速度令人惊叹。

随着屏幕、材质、芯片以及电池技术的成熟,手机行业已经陷入成熟市场的牢笼之中,即使是苹果和三星这样手握上游供应资源的最强厂商,也难免遭遇技术上的瓶颈,只能以小幅迭代的姿态,为技术突破提供时间和空间。

如果单看苹果和三星,手机市场几乎已经沦为成熟市场,难以见到令人激动的创新产品。

独立分析师 Horace Dediu 分析成熟市场竞争时,以汽车为例谈过这样一个观点:

汽车行业早已经越过产品不成熟这道坎了,他们习惯于不做任何未来的承诺,产品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化,只是换个颜色或者造型。

但因为市场成熟,人们对汽车的质量要求却变得都很高。所以市场上最有力竞争者,如丰田和沃尔沃,都不是赢在差异化,而是在产品高质量、性能和消费者满意度上取得平衡,以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大众消费者。

三星苹果目前便如同丰田、沃尔沃一般。不过它们应当预料不到,中国厂商们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了苹果三星一场意外的冲击。

华米 OV 四大厂商并不具备和苹果三星同等实力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他们最大的武器,是激烈竞争之下爆发出的「延长产品生长周期」的欲望。

国产厂商的生存环境太过恶劣。一方面,新产品需要和前代产品产生足够的升级项,同时还要和对手的产品产生差异化,研发、品牌、营销等一系列节点都不能落后。否则,要么用户没有升级动力,要么用户被对手抢走。

所以,他们用设计、营销、堆料等各种各样可能的方式,为卖点贫瘠的产品增加新意。抢芯片抢镜头抢设计抢功能甚至抢代言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存量市场下,获得增长可能。

同时,旗舰产品功能迭代后,前一代的技术迅速下放至千元机。在中国,折合美元不过一百多刀,你就可以买到搭载双摄像头、渐变色机身、4800 W像素的产品。如 The Verge 所说,这对于美国用户来说,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

如今全球手机市场放缓,国产品牌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创造了疯狂的增长。无论是发展中的印度东南亚,还是发达的欧洲,全球市场上激烈战斗着的国产手机们,眼看就要将三星苹果拉下马。

美国,成为了国产手机尚未攻入的唯一战场。

三、运营商和专利围城

关于进入美国,国产厂商们并非没有尝试。

一年前,华为高调宣布与美国运营商 AT&T 及 Verizon 达成合作,宣传海报都挂了出去,最终却因「安全」问题被阻隔,至今华为也只能在非运营商渠道销售。

依靠运营商成功打入美国市场的国产品牌,只有中兴、酷派和 TCL 收购的阿尔卡特、联想收购的 Moto,以及不久前刚拿下 T-Mobile 的一加。如前文所说,这几家的销量及产品实力,在美国市场几乎不值一提,更难以与苹果三星抗衡。

华米 OV 四家具有叫板实力的品牌,却绕不开运营商这一大门槛。

运营商渠道在美国手机市场上占据了 70% 以上的份额,没有运营商的支持,在美国市场很难做大做强。即使强如苹果这般自建了庞大的零售体系,其 iPhone 的线销量中,也有 44% 通过运营商销售,占比在各渠道中排行第一。

要达成运营商的合作并不容易。美国运营商对手机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整个合作过程,要经过谈判、内部测试和运营商测试三部分。一加拿下 T-Mobile 总耗时十一个月,都被刘作虎称为「奇迹」,因为正常情况下的合作达成周期,在十七个月左右。

除运营商外,另一大难题是专利。在这一问题上,国产品牌不缺前车之鉴。

2012 年,三星发布 Galaxy S 并进入美国市场,首先遭遇到的就是来自苹果的暴击。当年,法院判决三星侵犯苹果专利,需赔偿 10.5 亿美元。三星不服,提出上诉。这场大战你来我往持续至 2018 年,以双方和解而告终。

进入美国市场本就艰难,解决运营商的同时要处理产品、营销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在达成初步成果的情况下,遭遇苹果三星的专利围剿,那么可能会功亏一篑不说,败诉之后将面临巨额的赔偿。

况且,不是谁都像三星一样,手握屏幕、芯片等上游技术及大量专利,有足够的资本和和苹果叫板并达成和解。别忘了 iPhone X 系列上最昂贵的零件成本,屏幕,目前仍由三星一家能够提供。没有这样的实力,谁也不敢贸然去美国面对专利诉讼。

HTC 就是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2011 年上半年,HTC 在美国的市占率达到 23%,将苹果三星踩在脚下稳居第一,是安卓阵营里妥妥的标杆品牌。次年 4 月,苹果在经过一系列诉讼后,终于迎来了法院的判决,HTC 被判禁止在美销售。数月之后,HTC 的市场份额跌至 6%。

如此压力,HTC 无法承受,国产手机厂商们也一样。尽管国产手机最近两年,发布了一款又一款令媒体震惊、让用户过瘾的产品,但、在核心技术专利上,仍然和苹果三星有一定的距离。

缺少能够制约巨头的武器,也就缺少了放手一搏的资本。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全球手机市场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国产手机攻城拔寨,在印度、欧洲等各个区域复制国内市场的辉煌,但美国市场却像围城一样固若金汤。围城里的苹果和三星,用小步迭代的方式轻松赢得了市场和利润,美国媒体却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高呼美国人民需要中国手机。

这一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打破。但无论对于中国品牌、美国用户还是苹果三星来说,中国品牌得以进入,多方进行充分竞争,应当是一件好事。国产品牌需要变得更强,苹果三星需要脱离保守,而用户则可以拥有更多选择。鲶鱼效应,大抵如此。

这也会是中国品牌们,在未来几年吃尽欧洲、印度等市场的规模红利后,最后的战场。


*本文作者Fx Wei,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科技新知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