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算法即芯片、发布即商用,一个有别于传统印象的XX科技发了一颗云端AI芯》,提出一个全新概念:“算法即芯片”,看完文章,如鲠在喉。
这篇文章不针对谁,涉及到当事公司用的是化名。
什么是“算法即芯片”?
“算法即芯片”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看一下这家公司的官方定义:
摩尔定律已濒临终点,单位面积晶体管数量的提升终将触及物理极限,很难在更小的空间里容纳下更多的算力。而智能算法的性能却在万倍增长,以依图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算法为例,过去4年算法精度提升了100万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推动计算产业迈入“算法即芯片”时代。提出这个概念的人认为:
“算法即芯片这句话非常本质,只有能找对问题,找对场景,用对算法,并为此定制芯片,才有可能做到极致性价比。”第三方对这个概念的解读是:
从摩尔定律来看,计算机架构上的物理性增长逼近极限,但算法的增长和优化空间确是无限大的。一方面,算法的升级能够改善物理架构,提升芯片的物理性能;另一方面,算法的升级能够带来算力上的跃进。也就是说,算法决定了芯片性能的增长空间。本着严谨求证的精神,罗超频道特意用“algorithm as a chip”等关键词去谷歌检索了一圈,发现这个概念在国外是不存在的,看来应该是“XX科技”的首创。
有没有道理?当然是有的。摩尔定律不再奏效后,芯片性能和算力提升,越来越依赖算法。不论是苹果A12仿生AI芯片还是华为智能芯片麒麟970,核心理念都是将AI部分计算放在芯片上。在苹果和华为外,百度、阿里等等公司都推出了内置AI算法的芯片,应用场景则以云端为主。
理论上来说,这体现出AI计算的趋势:云端AI+终端AI(以及边缘AI)结合,来适配不同场景下的AI计算需求,但就此提出一个“算法即芯片”的概念,还是让人觉得不明觉厉。
“算法即芯片”有点扯
“AA即BB”,是软件行业先用起来的,最为人知的就是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说得更直接点就是软件服务化,云计算市场延伸出来的又有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不同模式,到了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内容即服务等概念,这些都很容易理解。
“AA即BB”的本质是以AA的形式来承载BB的价值,比如用软件形式来承载背后的计算服务,而不是说两个东西都一定联系,就要说“AA即BB”。
有人喜欢用“XX即XX”造概念。2018年如日中天的区块链行业,就出现了这样的潮流。2018年上半年,Fcoin创始人提出“交易即挖矿”的“概念”,很快就出现了各种“XX即挖矿”,比如读小说的APP说,“阅读即挖矿”,看书看得多送的币就多;共享单车说“骑单车即挖矿”,骑单车送币;麦当劳推出“吃汉堡即挖矿”,吃一个巨无霸就送一个MacCoin。。。
“算法即芯片”的问题是,算法就是算法,芯片就是芯片,一软一硬,在IT产业扮演各自的角色,芯片是负责算法的计算,虽然芯片内置了算法,但不能因此就说算法即芯片,两者间的关系,跟软件和服务的联系是不同的,两者不能混淆在一起来谈。
我们不能因为算法对手机拍照越来越重要,就说“算法即摄像头”;我们也不能因为算法对软件越来越重要,就说“算法即软件”;我们更不能因为AI对手机越来越重要,就说AI即手机。“算法即芯片”,就像“鸡蛋即黄瓜”一样,让人觉得有点扯。
企业为何热衷造概念?
企业造新概念屡见不鲜,“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迭代,“新零售”、“智慧零售”和“无界零售”的各自为阵,“WEB2.0”到“O2O”的变迁,从“90后”到“二次元”再到“Z世代”,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
为什么企业总在不断抛出各种新概念?
最首要的作用就是掌握话语权。
很多概念是产业正在发生的趋势,谁先提出概念,谁就掌握解释权乃至主动权。以现在如火如荼的新零售为例,本质说的是线上线下结合以及智能技术赋能和升级零售,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提出,后来京东提出了无界零售,苏宁和腾讯都强调智慧零售,但现在行业说得更多的,是新零售,这就是“先声夺人”。
第二个作用是吸引各界关注。
包括用户、客户、资本和媒体,说得更直接一点是更好地与公众沟通,更好做公关。造一个新概念,就能吸引眼球获取注意力,能贴上标签强化公众认知,可以将难懂的商业故事说得更简单明了。
XX科技的“算法即芯片”核心目的是强调自己算法让芯片强大进而吸引潜在客户;去年很多公司拥抱区块链是为了吸引资本关注;互联网行业现在重视年轻人,“Z世代”被很多公司青睐。
第三个作用是展示高瞻远瞩。
新概念是未来,能预见的企业都是高瞻远瞩的,进而提升形象,记得当时“互联网+”概念风靡时,很多企业都出来认领,都要强调自己先看到这样的趋势,而其本质则是要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第四个作用就是纯属炒作。
当初贾跃亭的乐视有一个概念“生态化反”,生态、业务矩阵、跨界这些概念行业都讲得很多了,但乐视提出了新概念“化反”,就是化学反应,一下就显得不同了,这一点在很多A股公司上体现得更明显,比如有公司在P2P热的时候直接更名“匹凸匹”。。。
很多概念不一定是企业原创的,不少都是媒体、专家和学者创造,被企业采纳。不管什么途径来的,企业造概念和用概念,都需要有正确姿势。
企业造概念的正确姿势
先列举几个我认为好的概念:新零售、社交电商。好在哪里?
1、容易理解与记忆。
新零售仅仅用一个“新”字,就定义了一个全新业态,当时马云一起提出来的还有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等等,现在很多领域都有“新”,比如“新营销”,不得不说,阿里巴巴是造概念的高手,不论是“eWTP”、“数字经济体”还是“商业操作系统”,每一个都基于已有概念(WTO、经济体、操作系统),再进行演化,做到了容易理解与记忆,很多人说阿里巴巴公关是公关天团,这也是其实力的体现。
好的概念都是生动形象,容易理解与记忆的,公众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或者猜到背后的意思。不好的例子就是类似于VLog这样的概念,要理解得看一篇文章,看完也不一定真正理解。
2、旧不如新。
有企业提出互联网+后,又有企业抛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虽然确实阐述出了不同,但公众很难理解“+”在前与在后的细微差别,“产业互联网”则大有推倒重来之意,阿里抛出的“五新”,本质上也是产业互联网在一些重点产业的落地。“微商”后有企业打出“社交电商”的理念,本质是一回事,却显得更有逼格,算是成功的新概念,“社交电商”后拼多多做“社交拼团”,后来又有“社区团购”,就有点难以理解了。说到底,企业用新概念要敢于推陈出新,另起炉灶。
3、能自圆其说。
概念本身对应的故事要有逻辑支撑,能自圆其说,“算法即芯片”的问题是,说不通,包括之前一些共享经济,本身也不具备“共享”特质,硬要扯上共享经济的概念,就很难被接受。
4、成功的业务落地。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业务上的落地,否则概念造得再好都没意义。区块链应该是最会造概念的一个行业了,从数字货币到ICO到公有链到联盟链到账本……虽然我是学技术的,但很多层出不穷的区块链概念,已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范畴。2019年行业明显感受到,区块链不再那么“热”了。
互联网行业,每天都在涌现出各种新概念,但真正驱动互联网前进的,从来不是概念本身,而是概念在商业场景中的落地。
好的概念很重要,但终究只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