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上映10天票房5千万,“后摔跤时代”体育电影何时再迎爆款?

《绝杀慕尼黑》上映10天票房5千万,“后摔跤时代”体育电影何时再迎爆款?

回归最原始的体育电影力量

在怪兽和正青春的我们威力仍在、黑衣人势头不减,小千和胡迪左右国内电影市场的当下,一部俄罗斯体育电影正在独自美丽。

2017年12月,俄罗斯人民的观影热情被点燃。根据体育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前苏联三秒绝杀美国男篮的一事的《绝杀慕尼黑》登陆俄罗斯院线,在引起本土民众巨大轰动的同时,也以30亿卢布(约合3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成为俄罗斯本土影史票房冠军。

一年半后,这部头顶光环的影片来到中国市场。豆瓣评分8.3分、猫眼专业版评分9.6分,在口碑市场绝对属于佼佼者的《绝杀慕尼黑》,截至发稿前,上映10天票房突破5千万,表现较为平庸。

回溯中国电影市场出现的体育电影,其实并不在少数,但国内的《大灌篮》《激战》和《破风》,以及国外的《摔跤吧!爸爸》却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真正能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显而易见的是,《摔跤吧!爸爸》后便鲜少再有体育电影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而当下,无论是《绝杀慕尼黑》还是体育电影,都显然被低估了。

《绝杀慕尼黑》口碑决胜:

回归最原始的体育电影力量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美苏争霸格局渐显,在双方局势进入白热化阶段的1972年,迎来了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

彼时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制霸赛场36年的美国篮球队对战前苏联男篮,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已不再单单只是一场篮球赛事,更像是政治军事延伸在外的赛场较量。出乎意料的是,前苏联篮球队最终以51:50击败了美国队,首摘奥运会金牌,这场赛事也随即成为传奇。

当然,能成为俄罗斯本土影史票房冠军,将俄罗斯观众带进并牢牢地粘在影院座位上的《绝杀慕尼黑》,背后并不只是一段国家和历史意义能简单概括的。

以真实事件为故事蓝本的《绝杀慕尼黑》,采用传记体的形式还原了当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美苏篮球总决赛。影片没有单一关注个体的成长,而是以更宏大、多面的视角记述并艺术还原了当年比赛的来龙去脉。体育竞赛外壳的包裹下,影片的精神内核实则是这场体育竞技给本土民众带来的国家自豪感,其借助原苏美篮球队之间的博弈,凸显了苏联人团结友爱、不言放弃的优良品质。

“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为祖国而战是《绝杀慕尼黑》的热血所在,但又不仅仅是该片的全部燃点。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如若只是看俄罗斯的激昂历史,显然并不足以为其打下高分,《绝杀慕尼黑》的聪明在于,始于历史却又不蔽塞于单纯的对政治局势的隐喻,而是做到了对体育力量的原始回归。

具体来看,《绝杀慕尼黑》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其实极其简单明了,打篮球是片中所有人物的出发点,但由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让这场球赛充满变数与未知。

《绝杀慕尼黑》主要围绕三个人物展开,一个是教练加兰任,为攒够钱送儿子出国治病的他需要一份工作,而担任篮球队教练、赢得冠军拿到奖励成为他的必要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加兰任要面对上面的压力、球队最初的毫无凝聚力和信任感,以及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性,既是父亲又是教练的他在和球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初衷改变,基于体育竞技的热血,打赢这场比赛逐渐成为他的心之归属。

篮球队队员亚历山大,因患有极为罕见的心脏肿瘤而命不久矣,但在篮球和生命之间,他毅然选择了篮球,这之中除了自身的毅力外,女友、教练以及队友们的理解与支持,无疑给这条人物线条注入了更为温情和充满人性之善的力量。

与此同时,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集体凝聚力无疑是一个篮球队的关键,谢尔盖成为了团队的灵魂人物。膝盖损伤的王牌球员谢尔盖,训练结束后一个人默默加练,不顾一切的奋勇精神和一颗想赢的心,让他成为了这个团队的热血领袖。

虽然删减了约12分钟的时长,但并不影响观众对《绝杀慕尼黑》的观感。整部电影涉及众多性格各异但特征鲜明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扩充了影片的表现空间,且不过分煽情、不强调所谓主旋律的该片,以并不严肃的笔调,带领观众体验了一场纯粹的体育赛事,还原最热血的体育力量。直到比赛最后一刻,胜负才有了超脱于一场比赛的意义。

基于影片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奋力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核,国家体育总局甚至下发《通知》,要求国家队组织观看《绝杀慕尼黑》。同时,吴京、韩寒等明星也纷纷加入该片的自来水大军。但即便如此,《绝杀慕尼黑》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成绩也并不亮眼,似乎体育类型的电影在《摔跤吧!爸爸》便再无爆款。

《摔跤吧!爸爸》后再无爆款,

体育题材何时迎来风口?

目前来看,《绝杀慕尼黑》口碑市场和票房市场的两个极端分数,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体育电影在国内影市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对比《绝杀慕尼黑》与《摔跤吧!爸爸》不难发现,两部电影随同样以体育项目为承载,但故事主题和精神内核却完全不同。

《摔跤吧!爸爸》以小见大,通过对个体的成长和亲情的描述,展现父女情、女性意识觉醒等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层面的普适性和共鸣感自然能取得国内观众的青睐。

《绝杀慕尼黑》虽然人物线条饱满、立体,也包含了浓重的民族情结,但基于民族和历史的差异性,国内观众并未找到共鸣,且该片的体育内核虽然足够热血、主题高度也相对更为高级,但类型感强烈的壁垒却也隔绝了更大众市场的观众。

在全球影史上,体育电影一直是无法忽视的类型电影,《洛奇》《弱点》《光辉岁月》《百万美元宝贝》《铁拳》等影片都能斩获一批批影迷的芳心,并成为国际各大电影节奖项的座上宾。但在中国电影市场,这一类型影片的生存现状却显得过于窘迫。

放眼国内市场,谈到中国体育电影的开篇,还要追溯到1934年孙瑜执导的《体育皇后》,以女性视角切入,通过女孩与体育的羁绊而呈现其成长历程的该片,对于中国体育电影史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体育皇后》后,谢晋的《女篮五号》、张暖忻的《沙鸥》等一系列体育影片,乘着新中国的暖风,在几代人心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再看近十年来的体育电影市场,虽然出现了《大灌篮》《翻滚吧!阿信》《极速天使》《新天生一对》以及《激战》《破风》等体育题材的影片,但这一市场整体总量欠佳,口碑与票房具佳、能带动观众观影热情的作品更是寥寥。

其中,《大灌篮》票房1.13亿元,但豆瓣评分5.3分;《激战》票房1.17亿,豆瓣评分7.8分;《破风》票房1.45亿,豆瓣评分7.2分。而像《翻滚吧!阿信》《我是马布里》等影片则几乎没有市场存在感。

与此同时,国外体育电影的引进也并不理想。除了2017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影市斩获12.99亿票房外,《飞鹰艾迪》《铁拳》《最后一球》《花滑女王》《奎迪:英雄再起》等体育类引进片均难以让观众市场买账。且《摔跤吧!爸爸》的市场讨论也并非集中在体育主题上,而是集中在印度女性的处境与父女情。显然,国内的体育类型片尚未真正成熟。

无法忽视的是,随着近年来国产影片成功例子的题材类型越来越广泛,电影人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当下,由陈可辛操刀的《李娜》和《中国女排》都在赶来的路上,《中国乒乓》也传来开拍消息。虽然体育电影的市场生态尚未建立,前景也充满未知数,但正如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体育电影也始终在努力。

*本文作者翟笑千,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