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涨价调查:谁在控制量价?

常用药涨价调查:谁在控制量价?

常用药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出现了短缺、断货的现象,硝酸甘油片和别嘌醇片是最明显的例子。

“硝酸甘油片我们店里都断货半年了。”药剂师李芳(化名)一边整理药品一边告诉记者,100片/瓶的硝酸甘油片起初的售价约为10元,去年曾上涨到31元,而现在药房售价为55元。

经济观察网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的多家药房,店员或药剂师都表示“救命药”硝酸甘油片目前缺货。同时,另一款治疗痛风的常用药别嘌醇片也“不见踪影”。

常用药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出现了短缺、断货的现象,硝酸甘油片和别嘌醇片是最明显的例子。资本渗入短缺药品市场明显,营销商垄断现象增多,并且有从原料药向制剂等领域蔓延的趋势,成为药品短缺或者价格不合理上涨的重要推手。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必须切实保障基本药物、急救药等常用药的供应,对患者天天服用的常用药,特别是救命药决不能断供。”

常用药短缺、涨价

记者走访发现,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下称“益民药业”)生产的规格为100片/瓶的硝酸甘油片在多家药店的售价为55元,但是缺货,而规格为15片/盒的硝酸甘油片售价在30.9元上下,多家药房均有出售。

“100片装的卖55元,对患者来说很高了,但这个价格,厂家几乎也不赚钱。我们摆个价签在这,一天成本费都得1块多了。”一家药房的经理说。

与硝酸甘油片情况相似,14片规格的别嘌醇缓释胶囊在多家药房均有出售,价格在49.8元上下,而别嘌醇片却没有一家药房有售。

断货的别嘌醇片价格一路上涨。记者在购物网站搜索发现,100片/瓶的别嘌醇片售价在150元-170元之间。上述药房经理表示,此规格在两三年前的进价仅为20元-30元。几年间,别嘌醇片的涨幅高达460%~650%

8月2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表示,医保局调查了3200多种常用药品的价格,其中有200多种涨幅较大,集中在部分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少数非处方药。

陈金甫在吹风会上指出了药品涨价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上游原料药垄断涨价。一些药品或者是原料药生产环节高度集中,原料药分销的渠道容易被控制,通过垄断控销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还有客观的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投入增加、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环保投入增加,产生了合理成本的增支。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的信息显示,我国的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有50种原料药只有1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有44种原料药的生产企业为2家,有40种原料药的生产企业为3家。

谁在控制量价

从生产工序上来说,药品要先由上游的原材料经多步工艺做成原料药,再由原料药做成制剂成品,即终端出售的药品。制药的过程涉及环保问题,在加强环保的大趋势下,为了达到环保要求,药企要做环境评估,还要对原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一大批中小原料药企业逐渐被淘汰,原料药市场的垄断程度加大。

一位华中地区医药市场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原料药涨价压缩了成品药的利润空间,所以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这个时候市场上又出现了几个大的‘药贩子’,他把原料药工厂给买了”,控制了原料药的生产,并且“药贩子”还买断了制药厂的成品药,“并不是厂家没有生产能力,而是从原料药到成品药,都被资本控制。”

该人士表示,对于原料药厂家,资本方可以说是“我让你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对于成品药厂家,资本方也有极大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基层药品采购负责人告诉记者,100片/瓶规格的硝酸甘油片已经停止生产。但是记者致电益民药业质量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并未停止100片/瓶硝酸甘油片的生产,一直在生产,且“库房里都有货,肯定能满足市场需求”。

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明兴制药”)是硝酸甘油原料药的生产厂家之一,明兴制药办公室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我司有硝酸甘油溶液(原料药)的生产批文,据我们了解,硝酸甘油溶液的价格基本平稳。”

益民药业同时拥有硝酸甘油药品和原料批文,100片/瓶的硝酸甘油片究竟有无停产?原料药硝酸甘油溶液是否价格飞涨?记者多次拨打益民药业电话,工作人员记录下记者联系方式后表示将由质量授权人蔡先生联系记者。截至发稿,记者未获回复。

原料药供应问题在别嘌醇片的体现更为明显。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信息显示,持有别嘌醇原料药批文的生产企业共有6家。而别嘌醇原料药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在有效期内的仅有两家,分别是黑龙江麦之伦制药有限公司(下称“麦之伦制药”)和重庆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下称“西南合成制药”)。

别嘌醇缓释胶囊(商品名:奥迈必利)的生产企业为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澳利达奈德”)。启信宝数据显示,澳利达奈德是麦之伦制药的关联企业。

澳利达奈德北京地区的一位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麦之伦制药的别嘌醇原料只供给澳利达奈德使用,所以公司的生产不受原料药价格上涨的影响。

除了澳利达奈德的别嘌醇缓释胶囊不受原料影响之外,其他别嘌醇片生产企业的原料都来自西南合成制药。如西南合成制药的别嘌醇原料供应出现问题,下游一众生产企业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启信宝数据显示,西南合成制药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孙公司。经济观察网记者多次联系西南合成制药,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别嘌醇原料和别嘌醇药品的价格处罚早有先例。2015年10月,重庆工商局对重庆青阳别嘌醇原料药市场垄断行为处以43.93万元的罚款。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通报重庆青阳及其经销商重庆大同、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及其经销商商丘华杰5家企业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合计罚款399.54万元。

价格管控加强

2015年5月,国家规定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改委实行价格管理外,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

现在医院药品价格按采购价格实行“零差价”,最后执行的是医保价格,而药房出售药品的价格则属市场定价。

上述华中地区医药市场人士表示,除了硝酸甘油片、别嘌醇片外,包括黄连素在内的好几个普药也经历了大幅涨价。价格飞涨同时缺货的局面最后需要监管部门出手,给企业一定的价格补贴,把价格降下来。

2018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相关扑尔敏原料药企业立案调查。调查发现,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河南九势”)是国内最大的扑尔敏原料药生产企业,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尔康”)自2018年以来获得扑尔敏原料药唯一进口代理资质,两家企业在扑尔敏原料药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2018年2月以来,在湖南尔康主导下,两家涉案企业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包括:以不公平高价向下游经营者销售扑尔敏原料药;向下游经营者销售扑尔敏原料药时搭售相关药用辅料;以“无货”为由拒绝向下游经营者供应扑尔敏原料药,或提出缴纳高额保证金、将成药回购统一销售、提高成药价格并分成等下游经营者无法接受的条件,变相拒绝供应扑尔敏原料药。

2018年12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扑尔敏原料药供应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两家涉案企业罚没共计1243.14万元。

*本文作者瞿依贤,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