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正席卷一切,作为目前被认为可以最快介入医疗领域的医学影像诊断领域进入资本风口,各大公司正在发力集中。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厅中一座复星“未来诊室”展示出AI技术在医疗场景各个环节的应用。
未来的诊室会是什么样?
在半封闭的空间中,观众走入其中,在身前的操作台上进行人机互动,身前的三块大屏幕连接形成环绕视觉效果,直观显示影像扫描和诊断全过程。
复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以此展现未来个人定制化全流程智能诊疗服务。
根据复星一位相关领域负责人介绍,“未来诊室”由复星旗下杏脉科技、大数医达、星医通、直观复星等复星内大健康体系内参与共建,通过“智能便携设备、人工智能辅诊技术、大数据临床路径和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体系”的四位一体科技赋能。
“这次展现杏脉科技的这套装置,既是一间模拟的影像扫描室,也是一个打通虚拟与现实的医疗角色扮演游戏,亦可以被理解为一款想象未来诊疗体验的概念诊断系统”。上述复星方面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作为复星首个独立孵化的人工智能企业,杏脉于2017年9月成功启动产品研发并完成团队组建,主业是进行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研发国际领先的智能诊断应用,和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郭总给我们一句话,快速做到全球第一。”一位杏脉科技方面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另据透露,复星正在推进“未来诊室”智慧健康计划,预计到2025年,该计划将在全国落成100个未来诊室,在各地采取分批分段执行的方式,重点选拔出一批优秀乡村医生,近日已在云南省屏边县和江城县试点。
心梗诊断:从6小时缩短到10分钟
记者在现场看到,复星旗下杏脉科技推出的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是主要针对心脑血管和肺癌、髋关节疾病等患者早期筛查推出的一款产品。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冠心病患达1100万人,每年致死130万人。从死因构成分析而言,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据了解,目前主要以美国的HeartFlow产品为代表,但其数据导入复杂、仿真计算耗时长,流程自动化不足,整体时效性差。
一家在场的沪上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针对冠心病目前常用的介入诊断方式费用高,而且流程复杂,存在有创风险,所以现在作为冠脉狭窄的推广性筛查手段是比较困难的。”他表示,提升无创式冠脉CT检查功能评价的推广应用很有临床上的意义。
杏脉科技CTO房劬表示,狭窄程度和心肌缺血并没有直接相关性,所以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临界病变是否需PCI手术的重要有效检测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无创介入就能完成诊断。“但是这一在北美广泛流行的通过血流动力学模拟FFR值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弊端,比如每一例冠脉需要上传云端,由流体力学工程师进行手动网格划分与建模,采用商用仿真计算软件进行,整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工参与,而且数据上传云端目前在国内医院也很难开展。”
据了解,目前运用AI技术可以直接通过患者CTA的影像,将冠脉分割进行网格切面的编辑,使原本需要4-6小时才能完成的流程缩短到了10分钟,精准率达到91%。“运用技术以后,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向医生反馈患者是否有心梗的风险,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心内科的治疗了,”上述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杏脉科技已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展开了FFRCT诊断产品项目的深度合作。从而实现诊断方案的真正落地与实地应用。
除此之外,这座“未来诊室”还通过“智能便携设备、人工智能辅诊技术、大数据临床路径和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体系”的四位一体科技赋能,提供全方位的新一代健康诊疗服务。
据了解,目前家庭医生在人工智能数据平台上不仅可以构建完整的患者健康档案,并通过智能医生助手作出精准的诊断决策,进一步为患者提供双向转诊及慢病管理的服务。
诊室下乡
据复星智健CEO何川透露,目前杏脉科技AI诊疗系统正全面下沉,深入基层医院、社区诊所。在其对于杏脉科技未来发展的设想中,杏脉要形成美国的“药诊店”的模式,提供药店加诊所再加远程的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他们的目标在于帮助医疗从业者提升疾病早筛、诊断与随访工作效率,促进医疗机构诊疗流程融合与服务升级,缓解基层医疗疑难杂症诊断难、资源少、效率低的困境,何川表示。
据卫计委发展研究中心数据统计,为推动分级诊疗落地,国家已累计投入1000亿资金用于“强基层”建设,但在“健康扶贫、癌症早治、慢病防控”等方面仍存在巨大资源缺口。
据了解,未来诊室已经在云南、重庆多个贫困村落地。此前不久,未来诊室连同复星公益基金会启动这项未来诊室下乡计划。“诊室为乡村医生带去了智能眼底镜、无线掌上超声、慢病多参数检测仪、骨科AI辅诊系统等新装备,使村医可以拎包上任。”一位从事上述计划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未来诊室”还在多个区域落地了扶贫试点,助推公卫服务完成率提升38.6%、成本下降28.4%,报告合格率超过96.7%。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白云乡乡镇卫生院院长白俊美告诉记者,大部分村民一辈子都没有做过髋关节筛查,以前只能通过昂贵的MRI才能进行诊断,现在村民只需在家门口拍个X光,通过杏脉锐影的AI髋关节检测,短短数十秒,只花费数十元就可以实现对骨关节疾病的早筛早诊。
而对乡村医生骆玉萍来说,“未来诊室”给她带来最大帮助的,是大数据智能问诊系统。接诊时,她只要将口述的症状信息输入系统,系统能够自动提示她需要追问的问题,并推荐检查和化验项目,给出疾病诊断建议,如同配备了一个三甲助理。
何川表示,只让设备下沉基层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基层医疗人员培训,才能真正实现“未来诊室”计划的落地,减少乡村因病返贫。据了解,复星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落成100个“未来诊室”,在各地采取分批分段执行的方式,重点选拔出一批优秀乡村医生,由复星基金会资助其考取健康管理师执照,加入到家庭医生团队之中,以夯实慢病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而在商业化上,何川表示杏脉未来将不会采用向机构卖软件的模式,而是倾向于采取向患者按次收费的方式,与医疗机构分享利润。“未来大规模的商业化当然也需要政策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