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焦虑,瑜伽能帮你打赢这场心理“战疫”吗?

不安、焦虑,瑜伽能帮你打赢这场心理“战疫”吗?

2020-02-23 10:27亿欧 合作伙伴
疫情正加速着瑜伽行业的变革,这种线上线下并行运营的模式,将在未来成为行业主要获客方式。

春节期间,在被海量肺炎信息包围的几天后,陈陈终于没能抗住疫情带来的精神压力,主动打开手机里的运动软件,试图通过瑜伽来缓解下自己的信息焦虑。

没有一个人是轻松的,和陈陈一样因为疫情而产生心理压力的人不在少数——为了避免大家在疫情期间陷入“替代性创伤”(指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在心理上就像经历着一样,卷入当事人的创伤经历中),专家们给出不少进行心理干预的建议。

谈“疫”色变的当下,瑜伽竟成了帮助人们稳定情绪的解药。

瑜伽在此刻被提起并不奇怪。2003年SARS之后,我国运动人数大幅提升,健身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疫情期间,IOS下载排名上升最多的APP分类中,健康健美位列其中,以Keep和每日瑜伽为代表的线上健身APP,搜索指数不断攀升。

每次重大健康事件的发生,都在推动着相关产业的变化,譬如体育、饮食和健康养生。而瑜伽,成了这次健康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一个。

练习瑜伽,真能缓解你的焦虑吗?

陈陈决定学习瑜伽并非心血来潮。26岁的她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紧张、失眠,为了放松自己,她曾尝试过超强度运动、吃助眠药物,但均以失败告终。

“每天都像是被一块石头压着,很无助,又帮不了自己。”偶尔手机里推荐了缓压的瑜伽课程,她就默默收藏起来,总想找机会练习,却又时常忘记。这次为了缓解疫情焦虑,她决定试试。

为了帮助和陈陈拥有同样困扰的人,今年春节,多数健身产品都推出了“缓解焦虑”、“提升免疫力”的防疫专题课程,不仅开放线上限时免费课程,还推出亲子互动、中老年舒展、减脂塑性等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课程。

根据每日瑜伽发布的《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瑜伽练习盘点》行业报告,相较于往年春节,2020年全国各地区人民从初一起便开始通过平台直播、线上APP等形式进行瑜伽的练习;湖北、广东、河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省份,成为练习人数攀升最快的地区。

扎堆练习瑜伽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要增强体质、塑形减脂,另一方面,更加体现出人们努力提高精神健康水平的需求。

通过练习瑜伽,是否真的可以缓解焦虑呢?

资料显示,人体大脑中存在一种名为GABA(γ-氨基丁酸)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在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压力的增大,人体中的GABA含量日益减少,由此便产生焦虑、疲倦、忧虑等消极情绪。

通过瑜伽中的体位法练习、呼吸训练及意识冥想,可以抑制下丘脑的应压能力,促使增加GABA,以此帮助人们放松肌肉和神经。

因此,越来越多和陈陈一样的人,出于健康生活、改善自我等不同原因而主动学习瑜伽。

据艾瑞数据,2019年中国瑜伽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93.9亿元,预计至2020年将达到467.6亿元,主要增长来自线下瑜伽的课程收入、瑜伽垂直产品,可见瑜伽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

但这场疫情给线下瑜伽馆的经营造成了巨大压力。年初,梵音瑜伽、桔子瑜伽、优胜美地等知名线下瑜伽品牌便宣布延迟开馆和取消线下活动,改为视频教学;而对于那些现金流准备并不充裕的小瑜伽馆来说,压力就在眼前:继续投入维持门店,还是果断关店止损?这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与此同时,"Keep""每日瑜伽""Wake"等线上健身产品的百度指数正处于不断攀升状态,线上瑜伽正迎来成长。

线上还是线下,练瑜伽该去哪儿

尽管线上瑜伽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线上学习毕竟有比较强的局限性。

和陈陈不同的是,小翊是被瑜伽博主在社交软件上分享的瑜伽体式照片所吸引后,才选择练习瑜伽的。对她来说,穿上凸显身材的瑜伽服,在教室摆出高难度的动作,不仅能改善形体,还能在朋友圈打造出“自律”“积极”的正面形象。

她在跟随视频练习一段时间后,便果断决定去瑜伽馆学习。“线上练习的最大问题在于,练错了没有人指导,甚至连伤害了身体都不知道。”

韧带拉伤、神经痛、腰椎盘突出等都是练习中常见的“瑜伽病”,这也是影响用户线上练习瑜伽的主要原因。

线上瑜伽虽然打破了地域限制,均衡了师资资源,节省了时间和费用,但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通过视频纠正自身姿势,且课程学习不连贯,无法满足进阶习练需求,极其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相比之下,线下瑜伽馆会不会好一点呢?

现实情况是,线下瑜伽虽然可以跟随老师学习,但现阶段瑜伽馆准入门槛低,品牌多而分散,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如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课程体系不完整、管理机制混乱,承接能力和覆盖范围有限等等。

尽管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头部品牌,譬如梵音、优胜美地等老牌瑜伽、已经融资的桔子瑜伽、每日瑜伽,但由于地域限制、收费标准、师资力量等因素,也间接影响着用户对其品牌的忠诚度。

即便如此,小翊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线下瑜伽馆。三个月前,她为了挑选一家满意的瑜伽馆而跑遍北京,只为了对比出场馆、教练、课程的不同,挑选出性价比最高、也最适合自己的那个。

“瑜伽是一种精微复杂的运动,于我而言,瑜伽馆的练习更有效果,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家练习的很好,因人而异。”小翊如此说道。

重压之下,瑜伽行业何去何从?

回顾2003年SARS,受疫情影响,2003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短时间内下跌,但随着疫情解除,第三、第四季度经济均迎来增长反弹。

其中,以健康生活为代表的健身行业在这一年也迎来快速发展,据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研究网调查,在SARS过后200份原疫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样本中,85%以上的消费者更崇尚于自身的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7年后,中国健康产业已得到蓬勃发展,即使再次面对疫情时,仍无法避免短期内的行业冲突,但从长期来看,瑜伽会成为健康产业中发展较快的门类之一。

疫情客观上加速了目前瑜伽行业——尤其是线下门店的洗牌,能够有能力穿越过寒冬的瑜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较之前变小。

目前,很多消费者被迫蜗居在家,消费需求被严重抑制。疫情结束后,或将迎来大众报复性消费热潮。

当瑜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后,也意味着更多需求同样会在疫情结束后被激活:周边服饰,辅具工具(瑜伽垫/砖等)、智能装备等一系列消费将随之增长,直接带动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

另外,在疫情期间培养的线上用户,也将转化成线下流量,头部品牌有望迎来客流量的成倍增长。正如每日瑜伽CEO李祖鹏所说那样,每日瑜伽的用户多来自线上,她们先是使用每日瑜伽APP一段时间后,希望来到线下场馆进行学习,就此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结合,流量与付费并行的结果。

疫情正加速着瑜伽行业的变革,这种线上线下并行运营的模式,将在未来成为行业主要获客方式,如传统瑜伽品牌Pure、梵音已经开始在线上提供瑜伽课程,而每日瑜伽APP也通过自建线下瑜伽馆,更好的实现用APP内容变现。

重压之下,必有勇者直面困苦。能在险峻的环境中沉稳以对,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来说,亦是内功修炼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张凯伦,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