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个月,有人开始在云端跳大神

疫情第三个月,有人开始在云端跳大神

常态化抗疫正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对当下的迷茫,对未来的恐慌,都需要有个出口。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神的指引与讯息。”打开摄像头,小方(化名)身着家居服端坐沙发。她脸微微扬起,看向头顶的天花板,仿佛在听什么人说话。

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三个月,也是小方成为一位兼职网络神婆的第三个月。而与其他赶鸭子上架、因疫情开始尝试兼职做微商、写网文、搞直播的人不太一样,小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绝对能赚钱。

常态化抗疫正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对当下的迷茫,对未来的恐慌,都需要有个出口。小方的兼职,看似玄学,实为刚需。

安慰剂也要洋气、独特

小方也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因为宅家抗疫,工资比过去大打折扣。小方结婚早,孩子在一家国际幼儿园读书,学费令人咋舌。再加上春节前新买了房子,生活费+育儿费+房贷的巨额开销,令这个三口之家一下子捉襟见肘。

她决定做兼职贴补家用。彼时,朋友圈卖货已蔚然成风,从美妆到零食,高仿包到电子产品应有尽有。没有一手货源,又不甘心给别人当下线交份子钱,小方要另觅生财之道。

去算命,小方在一瞬间福至心灵。和其他30+的女性一样,小方也加入了不少妈妈群、购物群。她发现,群里的女人们除了育儿心得、明星八卦和互相种草,就属对玄学最有兴趣。小方学过心理学,对玄学也略有涉猎,而且,“能看见神”。

“我在准备做这件事之前,把我手机里除了工作群的所有群聊都翻了一遍。”小方说,她统计了与求神、命运等玄学字眼在群聊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大家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聊到玄学:

“生活中有太多人力不能控制的事,大家求神拜佛实际就是寻求安慰剂。”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算命大师还是各式算命网站、app,人们已见过太多。半路出家临时做神婆的小方,在短短三个月积累起几百个客户,除了找她“跳大神”以外,还有的客人找她定制幸运物、幸运油和手机号。

能够在红海中脱颖而出,小方归因为自己定位更精准。

“我也没有其他推广渠道,还是靠朋友圈和群聊里的群友们,她们是我的目标用户。这些人的共性: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大部分都是本科毕业,懂点艺术,懂点文学,喜欢芳疗、有机食物等有逼格的东西。”小方分析发现,目标用户的核心诉求就是有人为她们提供心理安慰。同时,这种安慰方式要够洋气、够独特。

“所以我没有选择传统的周易八卦、紫微斗数,一方面她们觉得土,另一方面我容易露怯。”至于西洋星座、塔罗牌,小方直言没有独特性,不能满足用户“炫”“与众不同”的心理。最终,她选择了古老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为自己的“神性”进行包装。

小方做得事情很简单,每隔一段时间录制一段“亚特兰蒂斯诸神”对全人类的传讯,而后发布到朋友圈及群聊中。有客人需要就某事询问时就单独付费,她通过直播“请神”的方式,向客人传递答案。

“很多人问我该不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心里已经有了个预设答案。所以我不会告诉他们做什么,我会告诉他们过程比结果重要,你去做、去追随你心里的声音。”

请神过程中偶尔需要用的颂钵

小方一直告诉客人,亚特兰蒂斯诸神是存在于高维空间的生物,他们全知但并非全能。客人所问的事情如愿,是神的指引在起作用;客人未能心愿得偿,是因为神觉得体验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总之怎么都有道理,解释权归神所有。

请聆听,并肯定

小方的第一桶金,来自妈妈群的一个群友A。A新婚不久,和公婆同住,日常难免有各种磕碰,还要时刻聆听婆婆小课堂,A便常在群里大吐苦水。如祥林嫂一般,开始群友们还义愤填膺帮着出主意,后来也就随她去了。

在朋友圈发了几个“神的旨意”视频后,A找到小方,请她帮忙问问神,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在正式“请神”前,小方先看了群里A的所有发言,她发现其实A心里早有打算,只是需要有人推她一把。

随后,小方又和A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通过套话等方式,摸清楚A的真实想法。在“请神”的过程中,小方先是顺着A的想法,说了许多大道理和鸡汤,最后鼓励她“按照你想的去做”。

几天后,A在朋友圈和群聊里盛赞小方传递的指引,“帮了大忙”“总算解决了心事”。有了群友A的亲身广告,其他群友也开始找小方求神问讯。

“算命也好,星座也好,很多人和客户只通过微信打字沟通,这样能获取的信息看似清晰直接,其实通过电话聊天能得到对方更多想法。”小方称,每个私聊她要请神的用户,她都会与对方事先进行一次或几次的电话沟通。

做了三个月神婆,小方发现,像家人生病这类重大的事情,反而不会有人来找她请神。来求神问卜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是求神,其实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需要有人听他们说,并且肯定他们的做法。

和其他的网络算命师、玄学大师不同,小方给自己的定位也不是“大师”,而是“传讯者”。她不会站在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去责备客人做得不对。她会耐心听客人讲述自己的种种不顺遂,然后鼓励对方:“你要坚持,你的想法没错”。

“有些人话说得太满,把自己说得无所不能,客人也就会觉得他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于是什么家里人得了绝症啊,想让老婆生儿子的需求就都来了。办不到,这就是自砸招牌。”小方觉得,做神婆也好,算命也罢,一定要有套能够自洽的理论。

在小方的亚特兰蒂斯诸神体系中,神可以帮助你更快达到想达到的目标,但并不能改变世间万物的规律,这也给了小方更多的解释空间。她定义的神婆,是帮人舒缓宣泄情绪的,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

小方把找她咨询过的人拉在一起建了群,她每天会看群里几百条的群聊,了解这些群友们在想什么。“除了一对一,我还会做面向所有人的传讯,所以要知道大家都关心什么,投其所好。”

至于幸运物、幸运油、包括手机号定制,小方不愿意透露太多,只说因为很多客人提出过需求才会做一批权当分享。不过一个定制手机号好几万,这分享门槛也委实有些太高。

硬糖君问道未来会不会做全职神婆,小方坦言应该不会。但可能基于这一套玄学理论,引申到芳疗、瑜伽等方面,因为她供职的公司就是做芳疗生意的。嗯,真是中国好员工。

欢迎来到新兼职时代

兼职做神婆的小方,是疫情中人们纷纷尝试兼职的一个戏剧化缩影。

除了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的朋友圈卖货,风起云涌的花式直播,最近阅文、B站等PUGC平台也均表示,创作者、投稿量在疫情期间有明显上涨。平台影响力变大是一个因素,而疫情之下人们希望通过兼职增加收入、甚至开拓全新职业前景,更是不可忽视的诱因。

但如小方一样能真正赚到钱的,还是少数。在各类兼职营生中,通过朋友圈卖货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去年还被群嘲的“私域流量”,如今倒是成为不少人的救命稻草。不过正如小方所分析的一样,不少人投身朋友圈卖货只是随大流,实在是少了点“核心竞争力”。

白领唐唐(化名)就职于一家旅游公司,因为疫情公司干脆关门大吉,还欠了她半个月工资。唐唐看到前同事在朋友圈卖货,同时还招下线。看着同事晒出的喜人月流水和净利,唐唐毅然决定加入卖货队伍。

真正成为卖货一员后唐唐才发现,朋友圈卖货能够获取的直接收入相当有限,商品本身不够独特,也没多少竞争力。想多赚钱,只能靠发展下线做裂变。至于前同事晒的收入,都是为了吸引她们这些小白入伙而P出来的广告。

为了生计,唐唐仍旧每天在刷屏式地发广告。“自从加入了团队,我现在半个月收入就五位数。”发下这条广告的唐唐,在等待着如她一样的小白。

图书编辑玲玲(化名),则抱着一颗“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心,开始在网文平台兼职码字,希望以此增加额外收入。

玲玲自觉自己写得文章“比那些水文强一万倍”,但读者寥寥。这使得她不得不怀疑,现在群众的文学素养,是否已经低到尘埃里。

朋友说她太倔。明明写文是为了赚钱,却不肯好好研究一下现在大热的网文都是什么题材和文风,自己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按头吃草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更何况玲玲不过是网文界一个最普通的小新人。可是玲玲觉得,自己是图书编辑,应该有自己的审美和坚持。

除了读者少以外,玲玲发现在网文平台写文赚钱的链条比自己想得要长。她准备再观察一段时间,实在不行转战微博,靠给别人写“客户指定CP”的定制文赚零花钱。

或许正如小方所言,疫情之下做兼职的人,为的就是增加收入,与爱好、梦想甚至职业规划都关系不大。既然要赚钱,就要改变心态,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而不是“创作者”。对于“服务者”,迎合客户当然比坚持自我重要。

我的很多朋友做兼职变成了自我消耗,每天只是机械在朋友圈发点广告,还可能被别人拉黑,无形中失去人脉。如果是这样的兼职,那还不如不要做。”小方总结道。

在长达3个小时的电话采访过程中,小方始终对于“神”的存在含糊其辞,她说“神”并非完全杜撰,她也确实能感觉到来自高维空间的指引。

当然,“神”的存在与否,或许从来都不重要。就像各路人马都在争着卖给我们的面膜的“功效”,总是个心里安慰,没坏处就行。

*本文作者毛丽娜,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