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国内病毒蔓延趋势已得到极大的控制,但对于需要“外出”、“聚众”的影视行业来说,伤害依旧存在。据业内人士观察,2020全年电影行业恐将难以恢复元气。目前,文娱行业已经出现了6000余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的现象,相比去年全年整整上涨2倍。
而据各大影视公司Q1季度发布的公司财报来看,除去完美、华策、光线等极个别影视公司,实现小部分盈利收入外,其余影视公司基本都在面临着全面亏盘。万达、华谊这样的头部公司,更是分别面临着5.5-6.5亿、1.37-1.42亿的巨额亏损局面。
(影视公司Q1财报盈亏情况)
影视行业经济的整体下滑,也让诸多影视公司,乃至于从业者,开始探索新的业务。光线、华谊、万达等多家以电影业务为核心的影视公司,开始加大了电视剧业务布局;传统院线或面临倒闭危机,或干脆做起了影楼、改造为篮球场的“转型”业务;部分影视公司则直接将苗头对准“网红经济”......
一场自上而下的影视行业“自救术”,全面展开。
相比起往年,今年影视公司的内部架构调整,的确变化颇多。就在4月29日早晨,华谊兄弟在发布2019年全年报的同时,也正式向外界宣布,公司内部将引入腾讯、阿里等多家实力雄厚的股资人,其中还包括一家国有企业,且在公司业务上,也将实现“影视+实景”双驾马车驱动。
事实上,不仅仅是华谊,近几年,国内多家头部影视公司,都已在悄悄接触国有资本,且在业务板块上加大“实景经济”的布局。譬如影视剧公司中的慈文、华策等头部影视公司,皆有相关资本和业务入局。万达电影也于近年来加大了“实景经济”的布局。
这当中,有一个现象颇值得注意,即大批电影公司开始加大电视剧业务板块。譬如,前段时间刚刚发布了14部IP剧片单的光线传媒,2018年在删除直播业务后,光线的重心业务越来越放置于电影行业,旗下去年打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疯狂的外星人》皆是同档期爆款影片,光线发布的2019年财报中,电影及衍生品业务营收达到25.32亿元,同比增长134.99%,是去年电影公司中为数不多盈利的公司之一。
(光线片单内重磅项目)
今年,光线若不是受到“疫情”影响,光线接下来的重点布局业务或许还将押宝在电影板块。毕竟旗下还有包括《姜子牙》《荞麦疯长》等13部预计上线电影,及《哪吒2》《魁拔》等超40部待制作影片。此时,公开发布14部电视剧片单,无疑是光线针对疫情下的电影行业,所作出的最大变动之一。
实际上,还不仅仅是光线,万达、华谊、博纳、北京文化等多家头部电影公司,也都前后加大了自家的电视剧业务布局。博纳2020待播电视剧中,《掌中之物》被同行预测为是匹“黑马”,华谊已经完成拍摄的《古董局中局之鉴墨寻瓷》传闻将于Q2季度播出,前作积攒下的好口碑,无意也增加了公众对该剧的期待。华谊目前还有《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宣判》两大IP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发行顺利的话,或许能于今年与观众见面。
万达是于2016年全资收购了一家电视剧公司——新媒成品,该公司于去年曾制作了《正午门下小女人》《激荡》《空降利刃》等多部主旋律电视剧,及两部今年初刚刚完结的《怒晴湘西》《唐人街探案》(剧版)等。旗下待播作品中,李易峰的《号手请就位》、杨幂的《谢谢你医生》,以及迪丽热巴的《爱情高级定制》等呼声较高,亦是影视剧市场中的头部项目。
其实,电影公司加大电视剧业务板块,或者说电视剧公司开拓电影业务,在业内并不是新鲜话题。只不过在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大肆冲击,及时调转行业风向,似乎也成为一件顺势而为的事情。电影公司选择此时加码电视剧业务布局,与其自身发展而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可行方案。毕竟,那些年万达、华谊、光线等头部电影公司在电视剧业务板块也收获了不少红利。
相比起电影公司尚且可以“自救”式维持,传统院线早已食不果腹。公开资料显示,“疫情之下”全国上下已经陆续有近3000家院线电影传出倒闭风险。前不久,国内一家名为橙天嘉禾银河的电影院正式宣布永久性倒闭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悲情”、“沉默”与“不安”充斥着整个电影行业。
而据外媒最新消息显示,因疫情蔓延海外,北美第一连锁院线AMC(2012年曾被万达集团以31亿美元收购)被传闻正在寻求破产,公司将于近期停交4月份房租。如若消息属实,这将会是一则震惊海内外的电影行业新闻。
疫情之下,被迫“转行”已经成为传统院线不得不做的求生技能。目前,已经有不少传统院线私下里接起了将电影院改造为“影楼”的业务。不少公司还会根据场地使用时间、拍摄套餐,实行不同程度的价格收费。譬如,大地影院就开展了698元的场地租赁服务——该套餐内,租赁者除了可以使用场地2小时以外,还会为其提供2杯果茶、一大桶爆米花和2个衍生品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超40余家电影院开始做起了“影楼”生意,而将电影院改造为室内篮球场、其他训练基地的电影院,也大有存在。
除此之外,部分电影院还开启了“线上”营业模式,不仅要求员工以直播的方式,售卖影院囤积的小零食、饮料、文创衍生品等,还会与饿了么联合开展影城外卖服务........目前,万达影城、SFC上影影城、新远国际影城等部分影院,已逐渐加入至“线上”营业模式当中,旗下员工或通过淘宝、或以抖音为运营平台的新型“自救”方式,也正在被其他影院效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源”的同时,大部分院线也在努力节流。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绝大部分电影院已经暂停网络服务模式,全职员工工资标准按照当地最低标准进行发放,部分影院还采取了“裁员”政策,仅留下值班人员定期清扫场地和检查机器......传统院线的“难题”,或将还会延续好几个月。
4月21日,演员李小璐在抖音直播间带货的消息,或业内关注。这场直播当晚销售额达4734万的高额销量,是第二名290万销售额的16倍,且在抖音艺人直播带货销售额成绩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过,引发业内关注的现象,还并非只是李小璐高额的销售金额,还有其直播期间背后所露出的服务机构“印特马特”的logo。
企查查显示,印特马特是一家于今年2月最新注册的网红机构,由愿景娱乐与万达传媒合资成立,目前公司业务主要以短视频、电商、直播、广告、游戏五大业务板块为主,李小璐是旗下第一位直播带货的明星艺人,也是继罗永浩、董明珠等之后的又一位“跨界”带货达人。
这则消息背后有两个关注点,一个是万达传媒这样的头部电影公司,开始入局网红经济,另一个则是作为明星的李小璐开始正式入局、并签约了直播带货业务。
事实上,从网红经济发展初期(2017年左右),便有部分影视公司陆续下海,电影宣发平台的卓然影业、光合映画都曾先后布局MCN业务,且都是直接杀进短视频领域,对标一线MCN机构。不过,在当时,这两家电影公司布局的MCN业务,还多是以服务于电影内容为主体,并未向如今大部队MCN机构般,致力于打造品牌线。
奇树有鱼、新片场、森林影画等多家网络电影公司,是第二批入局网红经济的影视公司。目前,奇书有鱼旗下已经打造出“鱼子酱”这一品牌,并陆续推出了丫蛋蛋、沈虫虫、林一、西西里等抖音粉丝过400万的头部达人;新片场旗下也合作了多个MCN机构和账号主体,还曾获得MCN排行榜中第一;森林影画则是独立出奇光MCN机构,自己培养账户和内容矩阵。
不难发现,无论是刚刚入局的万达,还是此前已经踏入网红经济的一批影视公司,旗在培养自家机构的业务板块上,且有着一套方法论。但比起那些常年浸泡在短视频、直播等领域的老牌MCN机构,影视公司调转码头、入局网红经济,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一方面,这主要是因为短视频与影视内容之间的天然壁垒,影视公司在做MCN机构时,大部分都是为旗下影视内容服务,且在运作思维上多以出内容为主;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受到行业天花板影响,网红经济虽是当下最火的一条经济产业链,但当任何一个行业出现扎推涌现现象后,距离“回归理性”的去泡沫情况也就不远了。
诚然,聚焦网红经济,或者说影视公司拓展MCN业务,是面对大环境下作出的一个全新决定。但于有着长期发展属性,且逐渐出现行业天花板的MCN机构而言,影视公司投资MCN机构不见得就是一个好的决定。但相比起传统影院为了求生被迫“转型”,影视公司拓宽自身业务发展,起码还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应对举措。
疫情之下,影视行业,真的越来越难了。更难的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已经有数家影视公司、相关从业人员,挨不过这漫长的寒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