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运动在城市的屋子里火了

极限运动在城市的屋子里火了

忽视专业性、刻意模糊准入门槛埋下的隐忧已经开始冒头。体验“网红同款”前,咱还是先掂量下自己的实力要紧。

女研究生玩蹦床摔成高位截瘫的新闻让硬糖君虎躯一震,什么时候公园门口2块钱10分钟的儿童设施具备此等杀伤力了?果然是硬糖君又落后了,现在的蹦床早就不是过去小朋友专属的娱乐项目,而是都市青年最热门的打卡胜地。

不止是蹦床,诸如蹦极、攀岩等极限运动,都在“网红”的前缀包装下,以新形式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室内娱乐场所。极限项目,已然成为时下最热门的实景娱乐方式。

看着雨后春笋般的极限运动馆,硬糖君再次感慨真是一天不学习就落后于时代。加上此前刚被社会新闻科普的“翼装飞行”,现在的年轻人,都玩这么刺激?

极限项目变形记

极限项目,尤其是室内极限项目,在国内的存在时间并不短。但从受众来说,一直是小众圈子的爱好。

比如前几年火爆一时的攀岩馆,本想靠着走专业路线取胜,如今多偃旗息鼓。但这一波“蹦床热”,却突破了圈层和地域的限制,成了全国性室内娱乐项目。

硬糖君通过搜索发现,仅北京就有十几家蹦床馆。不止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中也有不少蹦床馆存在,算得上是“全国开花”这些蹦床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儿童的亲子向蹦床馆,占地面积较小,设施仅供儿童使用,算是过去公园门口蹦床的升级版。

另一类则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以“主题公园”形式出现的综合性蹦床馆。

其实,“蹦床馆”的名字不算贴切。从设施内容来看,把它称为极限运动体验馆更为妥当。这些网红蹦床馆中,除蹦床以外,还整合了如高空速降、室内攀岩、失重体验等极限项目装置,基本都在室内。

这类蹦床馆的受众主要是都市青年,占地面积较大,设施方面也是鸟枪换炮,与过去大不同。一般这类场馆会有一处或几处蹦床区以及蹦床区变体。蹦床区比较直观,一群人在分割好区间的蹦床上跳来跳去。不同的蹦床区弹性不一样,有些弹性大的专业蹦床可以将人弹至半空。

蹦床区的变体则包括由海绵块、海洋球等组成的各类球海,游玩者从蹦床上被弹起,掉入下方的海洋球海中,算是蹦床与落体项目的结合;还有蜘蛛人设施,游玩者穿上特殊服装,从蹦床上被弹起后,冲向一面特制的墙壁上,在冲击力及服装本身设计的作用下,人会如蜘蛛一样粘在墙壁上。

传统室内极限项目攀岩也是蹦床馆必不可少的设施。因攀岩设施占地面积不算大,往往被放置于蹦床馆一隅。与专业攀岩馆相比,蹦床馆中的攀岩设施以难度较低的攀爬区为主,主要为激发兴趣。

另外蹦床馆中还有如高空滑索、室内蹦极等极限项目。基本上,在蹦床馆泡一天就能把市面上大部分极限项目体验个遍。

在合肥读书的大学生小宋便是这类蹦床馆的爱好者,她介绍说自己与同寝姐妹去了一次蹦床馆后便深深爱上,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打个卡。小宋表示,蹦床馆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是跟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偶尔也会有新手父母。

从蹦床馆的宣传话术也不难发现,年轻人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群体。除接待散客外,蹦床馆通常还会承接团建、大型聚会等活动。

硬糖君随手搜索了一下北京地区的蹦床馆,基本上票价在60-70元一小时,学生还可以享受一百来块钱全天畅玩价格。不少蹦床馆照着网红风格装潢,甚至还提供假发、墨镜等物件,满足都市青年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需求。

娱乐外衣下的极限体验

前浪攀岩馆悄然退场,后浪蹦床馆势头正旺。前浪想靠着专业性吸引受众最终收效甚微,后浪则尽力抹去身上的专业属性,靠娱乐撬动年轻人的心。但也容易让人忽视其风险性,便有了开篇提到的惨剧。

这股“蹦床热”是什么时候刮起来的,蹦床爱好者们回忆大概是2019年下半年。抖音、B站等平台开始陆续有博主发布蹦床馆的体验内容。

尤其抖音是蹦床馆的“宣发重镇”。小宋与姐妹们第一次去蹦床馆体验,就是因为看了抖音上的蹦床视频。

“就觉得很神奇,居然可以弹这么高。”抖音上一段依靠蹦床弹力飞檐走壁的视频吸引了小宋。视频中体验者靠着蹦床轻松在场馆中穿梭,给她感觉“好玩而且看起来很轻松”。

但抖音上几十秒的短视频往往只是展示蹦床轻松有趣的一面,对于危险性和专业性则避而不谈。

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倒是可以理解。过去的攀岩馆强调专业性,希望通过攀岩课程+比赛+线下场馆形成链条,谁知群众却因为“专业”二字望而却步,最终攀岩也没能突破小圈子、变成大众生活休闲方式。

然而过分强调娱乐性,短时间内可以吸引大量年轻人打卡,后续风险也不小。小宋对硬糖君透露,蹦床馆中每个设施几乎都有安全隐患问题,有些设施也确实需要一定极限运动经验才能驾驭。另外,近期频频爆出的“高位截瘫”、“下体撕裂”等新闻也是着实让人心惊。

除短视频外,有着极限运动元素的综艺节目,也在无形中助推着“蹦床热”。

大众并非对于极限项目毫无兴趣,而是对需要专业知识的极限项目没兴趣。通过地方卫视那些《男生女生向前冲》,一路冲过各类障碍设施勇夺冰箱、彩电的综艺,大众已对这种娱乐型极限运动有了基本了解和一定兴趣。

这几年,极限项目几乎是户外竞技类综艺的标配。蹦床+游泳池或海洋球的组合,频繁出现在韩综和国内快综艺中,明星在节目中的体验不可能不带货。即使节目本身与这类极限场馆并无太多利益相关。

有了综艺节目的长期铺垫,加上短视频平台的引爆和各种本地公众号的优惠狂轰乱炸,年轻人们怎能不投身这场蹦床热?不少场馆还会采取朋友圈晒图享受优惠的政策,潮流青年们一刷开朋友圈,身边十个人里有九个去蹦了床,谁也不甘心成为被潮流落下的人。

要减压要运动还要炫耀

如今瞄准都市青年为目标的消费方式也不少,包裹着娱乐外衣的极限项目们能够火爆,除了降低准入门槛以外,也因为它切中了潮流青年们的心理需求。

一边熬夜一边养生,是时下潮流青年的真实写照。小宋表示,她与朋友们之所以频频关顾蹦床馆,除了好玩减压以外,还为了运动。

“去健身房太累,又枯燥。蹦床馆里所有设施玩一圈,照样出一身汗,就当做是运动了。”同时小宋告诉我们,去健身房除了价格更贵以外,还要凑齐一身健身装备。蹦床馆对于穿着没有那么多要求,只要人去了就行,不需要为了蹦床再另外花钱。

疫情持续化的大背景,也从侧面推动了极限项目的火爆。不少从不健身的年轻人,因为疫情觉得自己要动起来了,门槛较低的蹦床馆便成为了他们的选择。另外,虽然出行限制较过去有所放松,但不少人对于外出旅行仍在观望。作为室内实景娱乐的极限项目,便成了都市人周末休闲的新宠。

除了小宋这样想运动和减压的“业余人士”,室内极限项目的受众也有极限运动爱好者。他们选择“退而求其次”,是出于寻找廉价替代品的心理。

著名极限运动及户外探险家的张昕宇梁红夫妇就曾表示,极限运动不仅需要勇气、专业知识,还需要精良的设备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与极限运动相关的设备,如动力伞,仅一个头盔就需千元;潜水装备更是售价惊人,一身好设备置办齐全,花个几十万也不过寻常事。

换句话说,真正的极限运动,是有钱人的专属游戏。这些极限体验馆的出现,则给了财力不足,但又想体验极限的人群一个机会。

这倒是让硬糖君想起来大约在2003年左右,俄罗斯青年中流行的“扒地铁”活动。

据生活在圣彼得堡的Елена Сергеевна女士介绍,促使这些年轻人从深邃的轨道中一跃而上,抓住地铁后车厢的动力,是跑酷运动在俄罗斯的风行。但由于彼时青年们囊中羞涩,许多人连专业的跑酷运动鞋都买不起,只好扒地铁权做代替。

有人想运动,有人想减压,有人想寻求平价替代品。而在这个人人通过“朋友圈”立人设的时代,背后又难免有些“秀”的成分。“秀”的方式,简直让硬糖君这个蹦床门外汉拍案叫绝。

能够从蹦床上被轻易弹起、弹起的高度有多高,已成为女孩子暗自较劲的焦点。被弹得越高越轻松,则意味着体重越轻。上文我们提到的蜘蛛人项目,同样是瘦人比较容易粘在墙壁上。这种无形炫痩的方式,可比晒体重秤上的数字来得更隐晦,也更高级。

极限项目在国内,走过了与旅游景点结合的蹦极塔时代,专业路线的攀岩馆时代,终于通过强调娱乐属性突破了地域与圈层的限制,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但忽视专业性、刻意模糊准入门槛埋下的隐忧已经开始冒头。体验“网红同款”前,咱还是先掂量下自己的实力要紧。

*本文作者毛丽娜,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