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下沉有成效

京东下沉有成效

2021-03-12 17:15Newseeders 合作伙伴
过往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零售、物流、数科)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京东还在为自己寻觅新的马车。

京东又收获了一份“很稳”的财报。

北京时间3月11日晚间,京东(JD.US)发布2020年度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京东在第四季度的净收入为2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Non-GAAP下的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两项指标均超过市场预期。

2020年全年,京东实现营收7458亿元,同比增长29.3%;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

更关键的是,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还在以不低的速度增长着。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比对数据可知,这个词和以前财报里的“活跃用户数”是一个意思)达到4.719亿,同比增长30.3%,也就是说,全年净增近1.1亿活跃用户。京东方面表示,超过80%的新增活跃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

制图:虎嗅

核心指标超过市场预期、下沉市场有回报,受财报消息影响,京东美股盘前一度涨超12%。

增收、增利,下沉市场“喜”

营收方面,京东2019年以来的营收增速趋于稳定。除受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第一季度外,营业总收入的增幅同稳定维持在28%~33%的区间中。

制图:虎嗅

对电商平台来说,用户数量的增长是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2020年是京东在用户增长方面表现最好的一年——净增1.1亿活跃用户,其中有超过八成来自下沉市场。

这意味着京东在下沉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在2020年末,京东成立了京喜事业群,主攻下沉市场,整合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便利店业务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和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这样的整合,把从前京东旗下涉足下沉市场的业务都整合到了一起,提升组织协调能力。

在本份财报中,京东对自己线下门店的开拓情况描述较少。但其下沉市场的发力,与渗透进低线城市、乡镇的京东家电实体店、京东母婴店、京东便利店等实体门店密不可分。在下沉市场这样价格敏感度高、用户粘性相对不强的市场中,势必将发生场面更大的战争——2021年,可以期待一下拼多多、京喜和淘宝特价版的新战事。

京东的盈利能力在Q4有所改善。京东在2020年Q4的经营利润达到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Non-GAAP下经营利润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86%。

京东的零售业务一直以来以3C、家电为支撑品类,自营为主,因此毛利率较低、盈利空间较低。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提高毛利率,京东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收入结构。

在Q4,净服务收入达到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2%,在总营收中的比例达新高——占净收入的比例达到14.3%。在2020全年,净服务收入为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占净收入比例为12.59%。

制图:虎嗅

从费用端来看,京东的履约费用率是对盈利影响较大的一个指标。京东的履约费用主要由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和支付费用构成,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开放,京东铺垫多年的物流能力利用与员工人效逐渐提升,履约费用率也在逐步下降。京东Q4的履约费用达到148亿元人民币,履约费用率达到6.6%,同比增长0.2%,环比下降0.1%。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了。2020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3.3天。

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抛开经营不谈,在非经营收入中,Q4源自公开市场投资股价上涨的收入就达到205亿元人民币(京东健康在本季度上市),相比去年同期的42亿元,翻了近5倍。

“三驾马车”的调整,以及新的马车?

2020年,同样是京东在组织架构上扩张、改革的一年。

财报显示,京东系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2020年净增了10万名员工,截止2020年12月31日,员工数已达31万人(除兼职员工与实习生)。

在新年交际,京东对集团架构、高管人员都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2020年12月21日,原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被任命为京东数字科技副董事长及京东集团幕僚长,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被任命为新的京东数字科技CEO;

12月30日,京东物流原CEO王振辉因个人原因辞去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一职,由前首席人力资源官余睿接任;

12月30日,京东宣布拟将旗下云与AI业务整合到京东数科;

2021年1月11日,京东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将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在新一轮金融监管的影响下,京东选择了负责合规管理的高管带领京东科技,同时弱化“金融”、整合“科技”业务。3月初,网易财经报道称原京东数科有可能撤回科创板上市计划,京东方面对此的回应是“不予置评”。

不过,京东还在努力挖掘自己供应链条上的潜力业务。3月11日,京东集团旗下子集团、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服务商京东产发宣布,完成高瓴资本华平投资联席领投的A轮融资,融资总额约为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仍是京东产发的控股股东。

这样的动作有迹可循:京东健康在2020年底完成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3500亿港元;京东物流于今年2月16日递交招股书,有望成为港股市场上又一只数千亿市值的大型新股;京东数科(京东科技)的上市可能有变化,但京东总体的基调是——一直在集团的基础上不断拆分出新的业务进行独立融资、推上资本市场。

过往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零售、物流、数科)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京东还在为自己寻觅新的马车。

*本文作者出品|虎嗅大商业组,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