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再一次因为出售海外资产,而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2012年7亿美元收购的AMC,在王健林手里上市、并购,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连锁影院。最近几年,万达从AMC逐步退出,仅保留少数股权,从该项目上累计回收现金14.76亿美元。
仅就财务回报而言,AMC项目的年均收益率超过8%,放在任何时间、任何市场、任何行业,都不算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遥想当年,万达大刀阔斧处理海外资产,首富榜上的王健林被群嘲为“首负”。如今,公司轻描淡写地丢出一句,“万达集团海外所有投资退出时均有收益”,也算是聊作回应。
人们热衷于看神话破灭的故事,喜欢嘲讽大人物的失势,殊不知,从谷底归来的“假行僧”,已经开启了绝地反击模式。
更新到第四代的万达广场,已经开出了369家,正在为港股上市摩拳擦掌;万达电影和传奇影业,今年都有爆款作品推出;此前一度边缘化的地产及相关业务,也已经重新拿出来打磨。2021年于万达,或许是触底反弹的开始。
01
退出AMC
5月23日,万达集团在官网发出通告称,已退出American Multi-Cinema公司(简称AMC)董事会。
2012年5月,万达集团以7亿美元收购AMC100%股权。根据万达“聚焦国内”的发展战略,公司从2018年开始逐步退出AMC控股权。截止2021年5月,除保留少数股权外,公司通过AMC项目累计收回14.76亿美元。
这是万达第一个海外投资项目,对于王健林而言,意义重大。
成立于1920年的AMC,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影院公司。被万达收购时,不仅亏损,还身背19亿美元巨债。当时,很多人觉得万达做了一次亏本生意。
次年,AMC登陆纽交所,IPO募资3.32亿美元。万达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市值翻倍不止。
在AMC的助攻下,王健林凭借860亿元身家,登顶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次坐上首富宝座。
AMC上市后,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行业并购。2015年底,收购Starplex Cinemas,将影院业务从美国大中城市扩张到中小市场;2016年3月,收购美国卡麦克院线;当年7月,进军欧洲,收购欧典院线;2017年1月,并购北欧最大院线——北欧院线集团。
至此,AMC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连锁院线,高峰时期银幕数量超过1万块——万达电影(002739.SZ)作为国内最大的院线,截止2021年3月底的银幕总量达到6180块,规模与AMC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020年疫情对欧美电影市场形成冲击,AMC的经营陷入困境,全年创纪录巨亏46亿美元,一度被传申请破产,万达集团不得不在官网发布辟谣声明。
今年年初,美股爆发声势浩大的散户逼空事件,AMC院线(AMC)成为游戏驿站(GME)后的另一主要战场。公司股价从不到3美元,仅几个交易日,就被拉升至接近20美元。
随后,万达看准时机,减持套现数亿美元。再加上2018年与雪湖资本股权转让收回的5亿美元,累计分红3.26亿美元,最终让公司在保留少量股权的同时,累计收回14.76亿美元。
02
海外投资尾声
王健林又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国内市场积累巨额财富后,2012年-2017年,万达通过内保外贷模式,在海外市场开启疯狂并购,重点集中于地产、酒店项目,以及电影、体育类运营资产,项目包括英国圣汐游艇公司、英国Wanda One项目、芝加哥五星级酒店、澳大利亚黄金海岸项目、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盈方体育传媒集团、世界铁人公司、美国传奇影业等。
201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王健林再度荣登榜首。而且,2150亿元的身家,较3年前的自己,直接增加了1.5倍。
如果说企业的发展有四季,那么,2017年中期,万达集团直接从夏天进入冬天。
从股债双杀到资产甩卖,不仅清退海外项目,还把国内的十几个文旅项目卖给融创,把70多家酒店卖给富力。一时间,王健林成为吃瓜群众群嘲的对象。
但是,几年之后,当时一起凶猛出海的几只巨鳄,几乎只有万达平稳过渡。
2020年7月,万达酒店发展(00169.HK)宣布,以2.7亿美元出售美国芝加哥的Vista Tower项目,投资收益达到9400万港元。至此,万达清空了旗下所有的海外地产项目。
2018年1月的公司年会上,王健林表示,“万达过去几年在海外投了一批项目,现在我们决定清偿海外债务,卖一半资产就能把全部债务清偿。”
大概到去年为止,万达终于达到了这个目标。感觉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好像就要来了。
而且,在5月23日退出AMC的声明中,公司特意强调——截止目前,万达集团海外所有投资退出时均有收益。
退出AMC后,万达主要的海外资产,还包括传奇影业,万达电影旗下的澳大利亚HOYTS院线,美股上市公司万达体育旗下的盈方体育传媒。
这里,会不会上演AMC类似的故事?
03
万达绝地反击
2017年之后,王健林变了,不再有“小目标”之类的语出惊人,变得低调而务实。万达年会改成新春团拜会,取消了老板上台唱歌的环节。连娱乐圈政委,万达公子王思聪,也异常低调,他最新的一条微博,已经是万达广场的广告了。
这只是表象。其实,万达集团最根本的转变,早在2015年初便开始了。简单来说就是,以地产业务起家的万达,要开始向轻资产转型了。当时,王健林提出目标,到2020年,集团服务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要占到65%以上。债务危机,只是加快了公司转型的进程。
传统的重资产模式就是,建设一个大型万达广场,旁边搭配一些写字楼、商铺、住宅,用配套物业销售产生的现金流投资持有万达广场,公司享受全部租金收益。
轻资产模式中,建设资金由其他投资方提供,万达负责选址、设计、建造、招商和管理,产生的租金收益由投资方和万达分成。
模式输出的底气,来自万达商管集团旗下的商业规划研究院,这是中国唯一专业从事大型商业中心规划设计、获得建筑行业甲级资质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机构。
在轻资产模式的助攻下,万达广场从2000年开出第一代首店,2014年100家、2017年200家、2019年300家,已经更新到第四代。即便在万达债务危机最困难的时刻,万达广场的发展也并未停滞。截止目前,万达广场已达369座。按照目前的拓展速度,预计2021年能达到400座左右。
3月份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启信宝显示万达商管随即开展了一轮重组,预计很快就要冲击港股上市。
卖掉了AMC,万达电影和传奇影业便成了万达文化集团旗下的核心业务平台。
万达电影2019年和2020年合计亏损114亿元,2021年或将迎来业绩的触底反弹,《唐人街探案3》45亿元票房,电视剧板块的《号手就位》,都算是不错的开端。
传奇影业的《哥斯拉大战金刚》,仅在中国市场就收获11亿元票房。
整个万达集团,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集中在投资板块。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后,万达商管集团、万达文化集团之外的万达投资集团,廊括了房地产、城市综合体、文旅及小镇业务。
2017年的世纪交易,万达卖掉了大部分土储。几年之后,万达发现,旗下各大业务,其实无法完全离开房地产这个核心。
但是,万达韬光养晦这三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变革最剧烈的时期。万达模式被新城控股等同行学了去,综合体的勾地故事没有以前那么香了。招拍挂市场,集中供地又成了房企能力的大考。
万达能否重新掌握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