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用过IE浏览器了?
不久前,微软永久关闭IE浏览器,有超过4亿受到影响。
这个熟悉的“e”图标,早已成为电脑桌面的摆设。
韩国工程师为纪念IE浏览器退役,花了2236元,竖起墓碑。墓志铭称“它是下载其他浏览器的好工具”。
有网友恶搞评选出世界上最慢的几样东西:树懒,乌龟、海星和IE。
哪怕大家不用IE,还有网友乐此不疲地发着黑IE的表情包。
这是一款连官方都不建议默认的浏览器。
微软自家安全专家都拼命劝大家,别将IE作为默认浏览器。
比尔盖茨在推特上调侃:关闭IE浏览器,是因为“微芯片被用完了”。
数据显示,2022年5月,IE浏览器的市场占比率已经只剩下0.64%。数据惨淡不忍直视,要知道IE浏览器曾是王者级的。
作为微软的“亲儿子”,IE浏览器比谷歌浏览器早出生十多年,巅峰期,全球市占率95%。
从最强王者到人人喊烂,IE浏览器输在哪里了?
昔日浏览器王者,沦为表情包
IE浏览器曾经有多强?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日子里,IE浏览器简直就是上网的代名词。
他曾是世界上装载量最大的浏览器,连苹果都要叫声大哥。
1997年,乔布斯站台上,亲自宣布IE浏览器,成为苹果麦金塔电脑的默认浏览器。
不过,IE浏览器的诞生,来自于比尔盖茨的一次疏忽,他为此付出了数十亿美元的代价。
实际上,网景导航者才是浏览器鼻祖,比IE浏览器早了2年。这家十几人的小公司,硬生生地跟微软抢食。
比尔·盖茨发了一封内部信,称浏览器在未来将会是整个互联网的入口。而在这份计划上,微软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打败网景。
微软先是与网景谈判合作,但谈判宣告破裂。
这位资源整合高手,仅一年间,砸了20亿美元,购买、兼并和开发,火速推出IE2浏览器,接着祭出了两个杀招。
免费开放。相较于网景浏览器的45美元,IE浏览器简直是白嫖党的福音,谁会拒绝呢?
更狠的是,微软把Windows95与IE浏览器强行CP。要知道,当时全球85%的电脑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而IE成为每台电脑的默认浏览器。
微软曾给IE4办了场发布会,公开挑衅网景,在对方公司草坪前竖起了一个3米高的“e”。
一段操作猛如虎,微软直接将网景干翻在地。
1998年,网景被华纳子公司“美国在线”收购,2年后,网景浏览器的市占率只剩13%。
但IE浏览器并没有高兴太久,一场长达7年的”世纪审判“悄悄到来。
正在微软以6616亿美元,创下了最高上市市值纪录时,它深陷泥潭:美国司法反垄断调查。
庭审中,微软解释,捆绑策略是创新与竞争的结果。其副总裁还现场演示,删除IE会让Windows变慢。事后证实,该视频是伪造的。
在公开的1小时庭审视频里,比尔·盖茨共说了22次“不知道”和14次“不记得”。
七年后,这场世纪审判,以微软支付了15.5亿美元的诉讼费而告终。与此同时,IE和Windows这对CP,成为了PC时代的绝对王者。
多年后,比尔·盖茨在接受CNBC采访时曾表示,反垄断案“对微软不利”,分散了公司注意力。
不知道此时的他,是否预见到了前方更大的危机,昔日落败对手虎视眈眈,即将卷土重来。这一次,IE浏览器还有招架之力么?
27年间,被IE浏览器支配的恐惧
2004年,IE浏览器从巅峰到沦为笑柄,开始了”被嫌弃的下半生“。
很多人眼里,IE浏览器等同于慢和卡。
有网友吐槽,在报名教资面试时,因不熟悉IE浏览器的操作,一个简单的报名硬生生花了4个小时。
这款来自旧时代的产品,不仅时常崩溃,而且缺乏现代浏览器的安全性,衍生了无数流氓插件和木马脚本。
连微软自家的网络安全专家克里斯·杰克逊都在劝退用户,不要再用IE上网了,直接挑明了IE只能作为网页不兼容时的备选项。
一代王者浏览器走向没落,背后是微软的摆烂。
它迷惑行为是,当IE浏览器刚刚独步天下时,微软就解散了浏览器团队。
IE犯下的致命错误,在于忽视用户体验。几年时间内,微软重视功能特色,产品得不到维护,由此造成的软件崩溃、安全漏洞以及网页显示标准不统一,这让用户和开发者们苦不堪言。
十年间,谷歌Chrome浏览器更新了70次,而微软IE浏览器更新了4次。
从IE6更新至IE7,间隔了5年。对于中国用户,IE6直到2010年Windows7出来后才获得新生。
精明的微软是失误吗?
要知道,当时微软是靠软件赚钱的,一个产品是否值得做,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投资回报率。IE浏览器是最基础的互联网入口,本身商业价值不大。
也就是说,微软没有试图开发出一款高性能的浏览器。IE浏览器的落败,与其说是微软摆烂,不如说是浏览器自身无法生钱。
除了用户的吐槽,IE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昔日老对手。
网景公司在收购前,核心成员创立了公益组织Mozilla,一边将开放了浏览器源代码,一边继续搞研发。
2004年,火狐浏览器横空出世,穷到连营销的钱都没有,粉丝们自发筹集资金,买下《纽约时报》的整版广告。
但IE忽视的用户体验,火狐浏览器补全了。这款浏览器在自定义搜索引擎、标签页浏览等方面优于IE浏览器。《福布斯》评为2004年最佳浏览器。
杂志《PC World》将它列入“2005年最佳百大产品”,次年,IE6浏览器被评为了“有史以来第八糟糕科技产品”。
火狐重新支楞起来了,在2008年突破1亿下载量,从IE浏览器口中抢下32%的市场。
凶猛的火狐,让比尔·盖茨开始正视犯下的错。“以后将更频繁地更新浏览器,以免被其他竞争对手分走更多市场份额。”比尔·盖茨说。
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它根本不给你反击时间。
IE浏览器退役,一点不可惜
IE浏览器的丧钟,从2015年就敲响了。
过去7年,微软为了停掉IE浏览器,整了不少花活。如果你用了IE11浏览器,意味着你不能用微软的即时会议软件,甚至连Office365、Outlook基础软件都不能用。Windows消息中心还会发出警告:IE即将正式退役。
实际上,最想停掉IE的不是别人,正是微软自己。
微软放弃IE浏览器背后更多的是无奈。各大浏览器之争,说到底是“内核”技术之争。
就在IE浏览器想要反击时,更大的对手来了。2008年,谷歌浏览器Chrome横空出世。
比当年IE更狠的是,谷歌浏览器内核Chromium,完全是开源的,所有人都能再免费制作一款浏览器。国内大部分浏览器,比如360、QQ、搜狗、UC等都在用Chromium。
微软放弃了IE,转而开发Edge浏览器。
Edge浏览器是IE的孪生兄弟,有着相同的基因内核。刚刚登陆Windows10时,Edge曾被寄予厚望,但其用户体验依然糟糕,差点成为第二个“IE”。
微软低头了,Edge抛弃了自身“基因”,迁移为“死对头”的Chromium内核。
很明显,谷歌浏览器是有备而来的。1000个程序员,死磕技术10多年,开发出Chromium内核,研发成本更是超过30亿美元。谷歌还曾资助过Mozilla基金会开发火狐与IE抗衡。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微软在美国计算机界的名声并不好:微软不是技术“发明者”,而是技术的“市场整合者”。微软最吸金的Windows不是自己发明的,连Word和Office也不是原创技术。
至此,无论是用户体验上,还是技术革新上,IE浏览器已经输给了昔日小弟。
更要命的是,微软几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当iPhone内置Safari,安卓内置Chrome时,这个熟悉的画风,像极了当年IE浏览器的捆绑策略。
不得不说,IE浏览器已经过时了。就在上个月,IE的市场份额仅剩0.64%。
即便是在中国,谷歌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也要远远高于IE浏览器。
技术向前发展,IE浏览器即便被淘汰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结语:
韩国工程师之所以为IE浏览器立碑,在于其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你可以嫌弃IE浏览器不争气,但不可否认它曾作为地基大楼的贡献。
在我国政务系统和教务系统中,IE浏览器的地位不可撼动。而今,IE结束了27年的旅程,这条路将由Edge继续走下去。
但重回巅峰的路并不好走,不久前,Edg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也仅仅是10%。
IE的终结不是终点,浏览器之战还会继续下去。
但无论怎样,做好产品才能留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