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大国竞争和平时期主要争的是什么?
今年热映的《水门桥》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
影片中,志愿军凭借钢铁意志三炸水门桥,但美军却出人意料地让一座钢桥从天而降,用两天时间修复了志愿军评估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修复。
一天时间内,找到M2车辙桥的组件,然后把它们从东京附近的立川机场运到芦屋,再转运到韩国兴南港附近的永浦机场,最终空投到水门桥附近的古土里。
当时的美国不只军事、工业强大,更有一项至关重要的软实力——全世界最先进供应链,它包括资源、产能调配、仓储管理、物流、配送体系等等,它贯穿了整场战争。
我们中国差不多是到此次新冠疫情,当武汉需要呼吸机,当医院的常备药品濒临耗尽,当被封闭在家的居民需要日用物资……我们才集中展示了强大制造业与现代供应链结合的威力。
因此,伴随着疫情期间,产业链和订单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当人们惊呼越南将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而真正了解国家竞争门道的人却没有多少紧张。
原因就是,中国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已经同样大。
我们从两次疫情中究竟学到了什么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一次危机。
今天让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电商就肇始于一场危机——2003年的非典。
当线下零售陷于停顿,兴起于1999年的电子商务和快递跑步入场。
十年时间,中国线上消费就后来居上超过美国。
它不只是培育了一种商业模式,而是彻底改变了国人的生活,部分重塑了中国的经济生态。
2020年,当新冠突袭全球,全球超过一半的国家宣布了程度不等的停航、居家、社交隔离举措,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
我们原以为,这一次最大改变也许是线上办公时代的来临——Zoom、钉钉、飞书、腾讯会议……等软件走俏。从1月29日到2月6日,仅腾讯8天就扩容云主机10万台。
但大面积在线办公,并没有让工作更高效,人们反而越来越期待职场办公。
最大的冲击始于2022年3月上海停摆,当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上的这个关键节点被按下暂停键,我们突然发现:
强大的经济系统面对疫情原来如此脆弱。仅仅是上海停摆,却让整个“世界工厂”的运转都慢了下来。
4月,上海GDP下降超过60%,大长三角十几个城市的生产都受到严重波及,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南京更是惊现54.9%的”腰斩“。
由于现代大工业的分工体系,上海停摆还影响到了遥远的珠三角、重庆、武汉……出现了整条产业链上的工厂等上海重新开工的场景。
然而,除了汽车行业——中国10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9家总部在上海,以中国的产业链之丰富、产业布局的均衡度,其它行业的影响不该这么大。
那一刻,我们发现我们中国庞大的制造能力上下游的匹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
而越南风暴又在此时刮起,一边是中国工厂机器轰鸣不再,另一边是越南订单排到今年下半年。
在中国美国产业“脱钩”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暂时失速的强烈危机感中,这样的一冷一热带给中国人极为强烈的时代震撼。
我们究竟靠什么继续保持中国追赶美国的步伐?
三年疫情给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经验总结:在不确定时代,整体产业链的韧性是经济稳定的基础。这个韧性到底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们开始认真思考。中国产业升级下一步的关键点究竟是什么?
中国制造的下一步:让供应链聪明起来
静态之下,我们发现产业互联网似乎在中国已经隐隐成形。
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的建设需要大量隔离房等相关设备。这些属于平时基本用不到的物资,而且需求紧,要求高,供货时间精确到天甚至是小时。
放在过去,没有几个星期想都不要想。
最后,京东的智慧供应链派上了用场。从供应商选择到寻源——比如最近的、能生产出质量有保障的企业有哪些,到履约、交付、仓储、配送,完成了一条龙快速、精准匹配。
自2020年4月以来,光是上海会展中心、黄浦滨江、世博等多个方舱医院,京东交付的床位、衣柜等物资近百万件,为数千家企业客户寻源、履约交付超过2000万件物资。
京东,一家以物流著称的电商企业在疫情中承担起了组织生产的任务。
时代大不同了。1962年,IBM建立第一个互联网订票系统借助的是个人PC、服务器、电话线、信用卡,今天京东的数智供应链借助的则是智能手机、云、5G和移动金融。
还有,就是京东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供应链服务的企业的技术自觉。
但凡认真思考当今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比较优势,最明显的不外乎这两个:
第一,经过四十年积累,攒下的规模巨大的、在体系上并不落后的制造业;
第二,在互联网、数字技术大爆发时代的后发优势。
不论是大国竞争的大时代背景,还是经济可能面临一个较长时期起伏的现实,都在提醒我们,确保这两点优势对中国至关重要。
这甚至写进了一系列中国官方文件中。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见诸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见诸“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而我们的对手也正是从这两点入手试图消解中国的优势。
第一手,加速产业链与中国脱钩;第二手,确保中高端制造回归本国。
逆全球化以及上海疫情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趋势。
当下中国能马上做到的,巩固并放大中国已有优势的一条路就是让中国制造、让全产业链聪明起来。
过去,我们是以年、月或者季度为单位安排采购、生产。黑天鹅越多,对我们的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链的弹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数智供应链就是应对这一挑战的答案。
最稳妥的路
中国拥有联合国对全球工业产业门类划分中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全部门类,其产值规模超过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制造业产值之和,而且涵盖了从工业1.0到4.0低中高端。
别说越南,即便是日本、德国,都难以复制这样的体系。
但要让这样庞杂的体系更上层楼,除了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链运转的效率,提高资源、产能的精准匹配度也是方法之一。
事实上,在数字技术革命之前,工业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仅为11.6%不到,服务业高达80%,但美国服务业中有一半是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它们的结合才是美国的真正本钱。
在大国博弈中,国人更多把目光投射在芯片、光刻机、大飞机这样的硬科技或中高端制造上,而不那么重视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服务业。事实上,它们是更直接的产业加速器。
从消费线上化,到产业线上化,这就是大时代给中国供应链升级指明的方向。
在疫情中,流通体系数字化仅仅是小试牛刀,就在发现新需求,倒逼新的供给能力大放异彩。
也难怪高层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事实上,京东很多年前就确定了数智供应链的目标。
其核心理念是产业联结、数智创新和生态融合,通过数智供应链建设,企业能够从产业链全局优化效率,以数智技术驱动数实融合,同时联结更多生态伙伴,实现更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今天,京东云将这套供应链能力解耦出来,形成了包含基础设施,以及覆盖数智采购、协同研发、智能制造、全域链接、价值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等全链路的7大业务场景。
7月13日,京东云峰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又一次提到“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是数智供应链 ”。
◆ 第一,大规模全链路高效管理。
目前京东管理超1000万SKU,在全球几十个国家拥有数百个前置仓,服务5.8亿消费者,做到了全球领先的30.2天库存周转天数,属于全球领先水平。
实现这一切的是京东自研的人工智能决策系统,通过云模拟供应链的运转,可以在供需不确定场景下的精准预测、智能决策,采购自动化率达到85%。极大解决了空车、空仓、空驶的情况。
而且,这一套已经实现了在不同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中的复制。目前北汽就把京东的云服务用于打通和整合集团的基础资源,实现所有资源都可以在统一平台灵活调配,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把对生产流程的控制精确到极致。
◆ 第二,通过商业反向指导生产,减少不受欢迎的产能,使生产更高效。
不久前,一家名为格力博的新能源园林机械公司推出了“一芯家”新品牌,成功转舵国内市场,并快速获得5万台订单。很少人知道,两年前它还在主打外贸,在欧美割草机市场占据27%的份额,是全球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隐形冠军。
疫情刚刚开始时,这家企业曾面临原材料、海运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仅物流费就增长了6倍。疫情,让这家成立已经13年的出口企业不得不转向国内。
关键时刻,常州市钟楼区为园区内制造企业推出了“超级虚拟工厂”,帮助格力博解决了难题。
这个超级虚拟工厂由京东云、智云天工、常州移动打造的5G+AI制造云平台,借助“超级虚拟工厂”对消费端大数据来找到市场需求,通过新品牌打开了国内市场。同时通过“超级虚拟工厂”,将600多家制造企业联结起来,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也在平台上解决了供应链难题。
格力博的案例是中小企业通过对整体产业链效率思考,在更长产业链条上发挥自己优势并成功稳定发展的典型。这种横向连接生产、流通、服务各环节的数智供应链模式,也正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实融合的趋势。
◆ 第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数字化将会从产业源头开始,全链条匹配。
比如京东云助力鹤壁打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京东订单及外贸订单为牵引,围绕3C电子产品等终端产品汇集智造企业,实现集群发展。目前,鹤壁智能制造产业园已有10个项目落地投产,2021年创造产值1.67亿元,累计带动鹤壁新增出口额超17亿元。
还有就是江苏省泗阳县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的探索。
泗阳拥有5260家电商企业、1.2万户网店,为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电商,提升品牌效能,京东云开放数智供应链能力,以“产业、平台、生态、智库、运营、营销、品牌”七大引擎,服务当地搭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百亿级县域电商产业。推出“就泗鲜”电商品牌,助力泗阳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如果说制造业是中国参与大国竞争的根基,那么数智供应链就是加固这一根基的基础设施。
结语
中国未来的产业该是什么模样?
互联网从原材料阶段就开始介入,纵向贯穿整个生产和流通环节,用物联网、机器视角、云计算等技术打通堵点,实现全链路的人、仓、车、货精准匹配,用集约化运输、多式联运等方式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所以,当中低端产业开始加速离开中国,我们必须让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更快,才能应付未来更艰巨的挑战。
2000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才联合建成了全世界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Covisint。它最初的畅想是打造出一个让所有制造商、供应商、合作伙伴、利益相关企业的外部供应链协同共享的网络基础设施。
二十年过去了,它仅仅完成了几大车企与上下游之间的零部件的采购、支付、物流……的整合,局限于汽车产业链。
不过,今天,中国企业走得更远。
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但现代出版、教育革命和中国无缘;
火药,起源于中国,但火器革命引发的近代军事变革和中国无缘;
纸币和票号,起源于中国,但现代银行金融体系也和早期的中国无缘;
互联网技术不诞生在中国,这一次,我们希望工业互联网时代能在中国奏响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