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成汽车新竞争锚点,儿童「安全」座椅的新机会?

「安全」成汽车新竞争锚点,儿童「安全」座椅的新机会?

2025-07-04 16:27DoNews 合作伙伴
随着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公众对用车安全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不管在私家车还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出行场景中,儿童安全座椅都有望成为“标配”,进而提升普及率,激活

安全,已成为当前车市的新竞争锚点,并逐渐演变成衡量车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尺。这背后,是消费者对“用车安全”的强烈需求推动。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汽车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多种措施保障自身及家人、好友尤其是孩子的用车安全。 

在政策层面,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GB 27887—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儿童乘员约束系统标准迈上新台阶,将更有效地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大势之下,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品类迎来强势增长。数据显示,京东618期间,安全相关汽车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60%,其中,儿童安全座椅全周期成交额同比增长60%。

然而,DoNews注意到,目前,部分消费者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仍然存在不少误区,而在实际使用中也往往存在家长主观使用意愿强烈但孩子不愿意乘坐的情况,且市面上儿童安全座椅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异巨大,也给消费者的选购决策带来阻碍。

01.行业卷标准

“如果不是需要给孩子买儿童安全座椅,我都不知道里面藏着这么多学问。品牌多就算了,认证标准也很多,什么国家3C认证、欧盟i-Size标准、ADAC标准,看得我眼花缭乱。”“95后”宝妈华欣(化名)感叹道。

儿童安全座椅,这一专为不同体重、年龄儿童设计、能够安装在汽车的座椅,旨在汽车发生碰撞或急刹车时,通过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并限制儿童身体移动来降低所受伤害,提升儿童乘车安全性。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范立曾在《2023儿童道路安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当机动车发生意外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能将婴儿死亡率降低约70%,1-4岁低龄儿童死亡率降低54%-80%。

对于这种直接关系孩童乘车安全的产品,市场监管部门规定,从2015年9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儿童安全座椅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系列政策的实施、中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家长安全意识提升等多项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市场的发展,整体呈百花齐放之势。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儿童安全座椅零售总额达到了54.7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3.2%,预计2027年将达到99.2亿元。

DoNews在淘宝平台搜索关键词“儿童安全座椅”发现,销量排名靠前的包括DWARFOO、bebebus、初婴贝、贝倍适、BesBet、贝比途、路途乐、Heekin、虎贝尔、Osann欧颂、惠尔顿、innokids、好孩子、宝贝第 一等中外品牌,价格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这些儿童安全座椅品牌产品普遍存在“卷标准”的现象:基本都满足多重认证标准,除了国家3C认证、欧盟i-Size标准、ADAC标准等常见标准,某些产品还通过了中汽研80km/h的高速碰撞试验等类似的个性化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商们也在不断革新技术,在产品品质上自我加码。

比如,好孩子集团自主发明的GBES吸能技术,突破传统吸能方式的局限,成功实现80km/h的撞击标准,吸能效果是欧美标准的2.56倍。

再如,京东京造联合中汽零部件正式发布了《i-Safe儿童安全座椅强化安全认证》(以下简称“i-Safe安全认证”),涵盖了极 致碰撞防护、婴儿肌亲肤安全、机械耐久强化、电气安全四大维度,为中国儿童安全座椅市场提供更多参考标准。

具体来看最关乎儿童安全的碰撞防护方面的表现,“i-Safe安全认证”规定正面碰撞速度为75-80km/h,较国家3C及欧盟i-Size标准提高50%-60%,较ADAC标准提升7%-14%;侧面碰撞速度达30km/h,显著高于国家标准,模拟更复杂事故场景下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i-Safe安全认证”还规定了包括头部位移量、胸部加速度、头部压强等多个细化标准,确保在更为严苛的碰撞场景中,儿童座椅仍能保持与原标准一致的保护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i-Safe安全认证”新增包括极端温湿度循环(高低温30次、温湿交变3次)、过压保护、静电防护等6项安全测试,填补国内外标准在智能安全领域的空白。

京东自有品牌业务部母婴业务部商品总监罗权对DoNews表示,“‘i-Safe安全认证’推出的主要考量点是希望给消费者极 致的安全保护,但现有的产品标准只是保障基本的安全,而且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安全座椅的智能化趋势十分明显,但标准中对于安全座椅的电子电气安全目前都没有涉足,我们希望去推动标准的升级来给消费者带来更安全的保护。”

罗权进一步表示,目前京东京造的儿童安全座椅已经在使用“i-Safe安全认证”进行生产销售,未来还会号召京东平台销售的其它品牌一起来进行i-safe的认证,共同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极 致安全的安全座椅。

02.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经过精挑细选,华欣最终购买了一款国产品牌的儿童安全座椅,但她的拳拳爱子心很快便遭遇了迎头冷水。

“孩子根本不愿意坐,我的小孩算是比较乖的那种,长到一岁多平时连大哭都很少,但是一放到安全座椅上就撕心裂肺地嚎、剧烈挣扎。而且因为安全座椅占了一个后座,人多的时候就会出现座椅不够用的情况,家里人偶尔也有些怨言。”华欣无奈地说道,“所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根本没有我一开始设想的那么高,有时候短途出行也还是抱着孩子坐车,毕竟有她哭闹的时间都够开到目的地了。”

华欣遇到的事情并非孤例。在北京市工作的王晓(化名)孩子两岁多,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孩子不愿意坐安全座椅她也深有感触,“儿童安全座椅适合一岁以内没有多少自我意识的,一岁以上开始调皮了他就不愿意被捆着,不爱坐了。儿童安全座椅坐着不舒服需要训练,要垫很多东西坐着才舒服。”

不过,家住河北省的何恬(化名)告诉DoNews,虽然她的小孩从出生起就开始放在儿童安全座椅上,而且出行频率很高,但孩子长到快三岁了,长期的训练也并不妨碍小孩坐在上面哼哼唧唧闹脾气,“小孩天性是好动的,就不愿意被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候没办法,只能给她玩儿手机转移注意力。”

王晓的儿童安全座椅,是在闲鱼购买的惠尔顿品牌的二手,原价两千多、二手价只要900多元就到手了。而据她观察,闲鱼上转卖的二手儿童安全座椅都很新,因为很多家庭买完后,都出现了孩子不愿意坐的问题。

2024年年初,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和中国传媒大学道路交通安全课题组联合举办儿童安全座椅立法促进专题研讨会,并发布《0-6岁儿童照护者及准父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及立法态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报告》”)。

调研选取北京市、四川省成都市和广东省汕头市,分别作为一、二、三线城市的代表。《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报告》显示,在儿童安全座椅的配备与使用上,0-6岁儿童家长组有67.53%的受访者为孩子配备了儿童座椅,但其中仅有33.48%的家长表示孩子在乘车出行时“总是使用”;75.43%的0-6岁儿童家长存在怀抱儿童乘车的高危行为。

针对儿童觉得安全座椅不舒适不愿意坐导致产品被闲置的情况,罗权表示,京东京造计划通过两个方面的举措来改进产品体验。第 一,通过解决安全带舒适性的问题,让小朋友不会被紧紧束缚住,目前已经在进行技术性的测试阶段;第二是解决小朋友无聊的问题,计划是通过AI技术跟安全座椅相结合,把安全座椅变身成小朋友的智能座驾,小朋友可以自由对话、听儿歌、听故事等,让小朋友一开始就愿意乘坐安全座椅。

03.认知仍需提高

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问题,我国有强制规定。据2020年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配备儿童安全座椅,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从《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报告》来看,在儿童安全座椅的法律法规方面,0-6岁儿童家长组有69.03%的受访者听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规定,46.32%的准父母对此知晓。

然而,在具体执行中,准父母组仅有26.16%的受访者配备了儿童安全座椅,很多准爸妈并不清楚在新生儿出院回家时就应该使用安全座椅;在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上,0-6岁儿童家长组有44.29%的受访者选择了与孩子体重不相符的安全座椅。

在现实中,存在一些家长有安全意识但认知并不多的情况,也易受到商家误导,比如购买儿童安全坐垫来替代儿童安全座椅。

2024年7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消费提示,儿童安全坐垫的安全系带、卡扣等部件结构强度不足,低于安全标准要求,被曝光的多款安全坐垫样品承受不了动态试验产生的巨大惯性力,出现破损和座椅分离等情况。另外,儿童安全坐垫的柔性结构不能给幼童身体尤其是颈椎部位提供足够的保护。

然而,DoNews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儿童安全座椅”发现,伴随儿童安全座椅出现的还有儿童安全坐垫产品,与儿童安全座椅动辄数百元到数千元的价格相比,儿童安全坐垫往往只需要几十元,看上去更为轻便,且商家在宣传时表示产品有“保护宝宝安全出行”等功能,看起来对儿童也有不错的约束效果。虽然产品详情页有关于“简易坐垫不属于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商品,不能代替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类产品”的消费提醒,但字体狭小所占篇幅并不大,极易被忽略。

家住贵州省的王新(化名)就曾花费79元给孩子购买了儿童安全坐垫,“我挑的是安全坐垫中质量比较好的,价格也比很多同类型的贵。”在他看来,儿童安全座椅不仅笨重,还很占车内空间,且担心花大价钱买来后孩子不愿意坐。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规定以及儿童安全座椅需要强制进行3C认证,王新坦言并不知晓。且对于儿童安全坐垫属于非法制售产品,并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功能,他表示惊诧,“认识的人中一开始只有我给孩子坐车配备了安全保障方面的东西,其他人都是看我用着效果不错才买的,我以为给孩子束缚在座椅上,不让他开车窗车门、不往驾驶座爬就好了,万一撞车了安全带也能束缚住,现在看来我的安全意识其实很不到位。”

不过,王新表示在了解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知识后,会去重新购买,“正好现在孩子看了动画片里关于‘坐车要系安全带’的内容后,每次坐车都嚷嚷着让系安全带,买个儿童安全座椅回来也不用担心他不坐浪费钱。”

可见,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有立法固然是根本,但普法宣传同样重要,必要时,采取强制手段也未尝不可。比如,据媒体报道,虽然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强制规定儿童乘客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但地方层面如深圳就明确规定,12周岁以下儿童不得乘坐在副驾驶位置,4周岁以下儿童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违者将处以300元罚款。

DoNews注意到,很多车企长期以来都有关于儿童安全乘车的公益宣讲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儿童安全座椅重要性的认知;一些汽车品牌在进行销售时,会赠送儿童安全座椅给用户;小米SU7发布时,还曾在后排提前预装了一台小米生态链品牌的新品——qborn小海豚系列安全座椅……等等行为,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保障用车安全成为车市竞争焦点,对于这其中儿童安全座椅面临的机会,罗权表示,“新能源车已经逐步成为消费者首 选,安全座椅跟智能电动车结合实现智能车机互联,这是未来安全座椅的机会点。未来京东京造也会去积极跟车企接洽,去进行车机互联的智能化对接。”

相信随着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公众对用车安全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不管在私家车还是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出行场景中,儿童安全座椅都有望成为“标配”,进而提升普及率,激活儿童安全座椅市场的增长潜力。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