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由清科创业(1945.HK)、投资界、东方富海、集成电路创业投资服务联盟联合主办的“投资界沙龙:AI狂飙 智汇未来”在深圳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投资界和产业界的多位重磅嘉宾,围绕AI前沿趋势、资本动向与产业实践展开深度探讨。
东方富海副总裁、合伙人黄静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期待与各界伙伴共同拥抱AI带来的变化和机会。
多维透视AI发展路径
在主题分享环节,东方富海上海管理总部总经理、合伙人王兵从物理学对称性角度解读AI发展规律。他指出,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语言发明,奠定了人类在食物链顶端的地位。这一进化逻辑同样适用于AI发展,特别是GPT系列大模型和多模态理解的突破性进展以及具身智能领域灵巧手成为产业链核心价值环节的根本原因。王兵预测,大部分白领工作将在近年内被AI替代,而具身智能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卓源亚洲创始合伙人、董事长林海卓就AI Agent的商业化发展进行了专业解读。他认为,区别于传统大模型,AI Agent具备自主性、反应性、社会能力与主动性,能基于模糊任务进行任务拆解和路径规划。Agent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多模型能力、结合用户历史数据进行任务规划,推动个性化服务和自动化任务执行,落地场景包括编程自动化、医疗诊断、法律招聘、音乐生成等垂直领域。同时,要关注AI企业人才结构与竞争格局的变化,当前全球AI人才争夺已进入“巨星化”时代,*AI科学家的价值创造能力正在被市场重新定义。
数创弧光创始人、CEO江旭晖聚焦合成数据领域,也是IEAD研究院和东方富海早期孵化与投资的创新企业。数据被视为AI时代的“新石油”,高质量数据稀缺成为技术迭代瓶颈。合成数据可缓解数据资源稀缺问题,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尤其在私有数据场景中具备重要价值。高质量合成数据需解决数据同质化与多样性问题,是未来AI落地的关键技术支撑。
玄源科技是东方富海AI企业生态链的重要成员,创始人兼CEO李蕴洲分享了AI硬件进化之路:“未来的竞争,是‘硬件+软件+生态’的全方位竞争”,借鉴英伟达的成功模式,软硬件协同设计和生态构建至关重要。多模态交互能力是提升AI产品体验的核心关键。
把脉技术与商业的融合之道
圆桌对话环节由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主持,多位嘉宾就AI技术与商业的关键碰撞、技术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数创弧光创始人、CEO江旭晖表示,合成数据是破解数据荒的钥匙。通过增强回路训练,公司实现了模型在专业场景的精准度跃升。
卓世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苏战超分享了大模型在健康等行业的落地经验,AI的价值不在实验室指标,而在于解决场景中的真问题。卓世科技聚焦“1米宽10000米深”的垂直场景,用私有数据+行业know-how构建商业护城河。
云天励飞党委书记、副总裁郑文先指出:芯片行业正经历从训练到推理的历史性转变。国产化替代的关键是突破软件生态和能效比,AI推理将是未来三年主战场。
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数字经济基金负责人张昕提出“经济性图灵测试”新标准——技术稀缺性、商业穿透力和生态控制力是评估项目的三维坐标。美国流动性推高估值,中国需警惕“简单复制硅谷模式”。
奕行智能首席战略官&董事周道航透露,弈行智能的AI芯片有望为行业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算力支持,同时关于估值与成长性的匹配问题,周总表示要警惕高估值下融小钱的作法,容易导致downround的融资困境。
本次沙龙吸引了百余位投资人、创业者及企业代表参与,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未来三年将是AI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在通用人工智能、AI Agent、具身智能等领域将涌现大量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