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官网,百曜科技于2024年成立。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核心场景,致力于通过构建AI虚拟细胞大模型实现生命工程化。
百曜科技创始团队早在2023年就发布了知识增强、跨物种、亿级数据量的单细胞预训练基础模型。随后快速迭代并发布了首个基于图结构的单细胞预训练基础模型,让AI理解基因调控和内外环境下细胞状态的变化的规律,从而模拟真实细胞行为。该系列研究成果曾作为封面文章发布于《Cell Research》以及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和《NSR》上。
在训练过程中,该模型融合生物学先验知识,使学习更具方向性,输出结果更贴合生物学逻辑。此外,模型首次整合超亿级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并联合人、小鼠两个物种进行跨物种预训练,从而学习共通的生命规律,为后续将动物实验数据有效转化、预测人体细胞反应提供了可能。
百曜团队介绍道,“细胞作为病毒之外最小的生命单元,整合了关键层级的生物信号,利用AI对细胞进行模拟,能够在基础科研与工业药物研发中回答一系列关键问题。随着全球组学观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突破,细胞模型将逐步纳入更多维度的组学信息,实现从单组学模型向多模态模型的演进,最终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对整个细胞动态生命过程的推演。这将使我们掌握最小单元的生命智能体,并以新型工具平台与方法论,探索更复杂的组织器官、疾病模型乃至各类生命活动。”
峰瑞资本副总裁谢达表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也是疾病寻因与药物研发的“主战场”。虚拟细胞依托生物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构建细胞的“数字孪生”,有望赋能细胞发育、药物敏感度、抗体生产等常见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场景,从而大幅降低试错成本与周期。百曜科技在虚拟细胞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已经率先完成多个基础模型和面向特定任务的特化模型的开发,并与国内外医药企业开展合作。我们看好企业在多模态数据采集和建模的能力,期待企业在细胞药物开发、生物制造等方向不断取得进展。
明德资本合伙人胡茗译表示:生命科学研究正跨越多个关键尺度——从宏观的表型与组织,到微观的分子通路,再到承上启下的细胞功能尺度。过去,我们缺乏在细胞这个整合尺度上进行动态、定量研究的能力,仅能通过截面数据推测细胞动态,如今海量多组学数据与Transformer算法的融合,使我们能够构建高保真虚拟细胞。这一平台将彻底打破机理研究与应用开发间的壁垒,把生命科学带入可模拟、可编程的新纪元。百曜科技团队拥有AIVC关键算法和高质量数据上的复合优势,我们期待与他共同探索这个历史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