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智能家居的"噱头"还大于其能够给予用户生活方面的实用性;至2011、2012年,智能家居的市场才初露端倪;后随着移动物联网的迅速发展,2014年堪称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元年"。
在深圳举办的投资界沙龙第133期《智能家居投资新趋势》中,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童子平表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张,其扩张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从以前的每年全行业增加了10%、15%,到后面增加了30%、50%。”他说道。
机遇:移动物联网成智能家居发展"催化剂"
"智能化"是现今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此趋势之下,我国相继出台推动政策,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193座城市列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而智能家居作为"智慧城市"的细胞不可或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协议和技术标准开始主动共通和融合,二是行业并购现象层出不穷。
移动物联网发展迅速,智能家居自由市场充足。童子平认为,2014年之所以可以称为智能家居的"元年",本质原因就是移动物联网的发展。2013年是移动物联网爆发的一年,智能机的出现和大范围普及,使得各种感应器、智能家居的创新性产品做得越来越出色。童子平还称,智能手机本身可以百分之百成为后来智能家居的核心控制终端。在此,不仅是一些老牌家电大佬们,许多诸如小米、乐视这样的新入行者都参与到智能家电的布局鏖战中。
智能单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童子平称,随着智能单品供应的渠道正迈向标准化和规模化,供应链等外部互联互通环境的大幅改善,智能单品的成本也大幅降低。
智能家居引领的智能、节能和低碳理念契合中国节能的硬性要求。节能、低碳的需求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其被需求的程度更受关注。欧瑞博创始人王雄辉对此颇有感触,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每日下班都会检查十个工作区的中央空调等是否关闭,发现公司的能源方面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则能够节能做出部分贡献。
挑战:没有捉住用户"痛点"
用户面窄。鸿基绿拓科技的董事长赵州芝认为,从目前的使用案例来看,智能家居更多的用在别墅和豪宅,真正使用的人并不多。而且,愿意做智能家居尝试的"小白鼠",更多的是能出的起价的"土豪金"。
同时,益登科技产品经历戈洪凯表示,智能家居的有些功能虽然看上去比较好,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其真正的用户体验和实用性并不强。童子平认为,以前的智能家居并未捉住用户真正的"痛点",而这是智能家居行业从业人员亟需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的,需要注重培养用户的行为习惯。
人才稀缺。赵州芝提出,智能产品并非简单的一系列终端产品的堆砌,而是一个系统配套作用,通常需要专业人士根据客户具体的个性化需求做出解决方案并且具体实施,这无疑需要大量具备电器、软件设计、营销等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在整个智能家居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稀缺。
行业标准协议混乱。赵州芝认为目前智能家居混乱的标准协议经常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智能家居更多的属于"卖方市场",亟需有关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一个相应的通用标准,使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能够真正实现互通互用,减少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厂家的开发成本。力合华睿副总经理胡林平也认为,智能产品的行业标准化问题亟需解决,他称,"如果每个智能产品都装有不同的App,智能家居产品就会难以推广。"
智能产业的产业链长。链条涉及到从原材料的非国产化采购到生产厂家的量产的能力和包括配套的能力,配套能力就包括人才或者组建的能力和检测能力,到营销团队、地产商跟终端消费者的这种对接、接洽都会涉及到。其实生产研发跟销售是不同领域的运营体系,它们的标准又不同,所以整个智能产业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长的行业。
投资趋势:谁更贴近用户,谁就更有价值
天和荣总经理陈川提出投资人对于智能家居投资方面的矛盾心理,他认为,投资人对于智能家居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企业能否做大做强,而目前智能家居用户面窄、行业标准混乱等局限性都表明,其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但投资机构往往追求的是短期的回报,不可能投资100年。因此,一方面,如果投资人出手太早,其要承担的风险性就高;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正在扩大,如果投资太晚,则机会就可能稍纵即逝。
虽然投资有风险,但投资机构对于智能家居目前显现的巨大市场空间表示认可,陈川提出,他的投资理念是:希望投资的企业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劳动生产力。
针对生活便利性,力合华睿副总经理胡林平也有自己的观点,"对于智能家居,我有一个理念,你要家里人会用,甚至买菜的阿姨也会用。"胡林平觉得,智能家居对家庭的影响力将不可忽视,但一定要考虑诸如"年纪大的人怎么使用这些东西"的问题,而不能让智能产品将生活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