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是一群极有增值价值的动物。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人力成本上升很快,但中国的优秀程序员究竟在哪呢?
先来看一组有关互联网技术人群流动的分析:
保守估计,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人员约有400-500万名,很多人平均2-3年就会更换雇主,每次跳槽收入增长都在30%左右。
而人才的流向是,从BAT等企业流入聚美优品、陌陌等发展稳定、融资顺利甚至成功IPO的创业公司,接着再流向一些更小的公司,而且他们具有与VC一样的眼光,挑选雇主也会看潜力,很愿意加入优秀的初创团队并获得期权等回报。
这一段分析来自程序员招聘网站100offer创始人贾智凡。100offer的模式是拍卖程序员,而且是精品程序员。让我们从程序员的角度来叙述这款产品的思路:
首先,年薪在20-50万元的程序员们已经不会再去海投简历了,他们的跳槽基本靠朋友与猎头,在这个群体身上猎头也能得到不少增值收入;但猎头只对自己的客户来服务,程序员挑选雇主的范围依然有限。
所以,100offer打算定期筛选出一些优秀程序员来“拍卖”,列出其背景信息(但不透露联系方式),同时发送给无数互联网公司HR部门,有兴趣的HR就给出offer,程序员如果有意应聘,则可以开放自己的联系方式给对方,约定时间面试。
到这里,我们就要问了:这种信息隔绝的模式,放在拍卖行业可以算是“盲拍”,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Priceline的反向竞拍。有多少公司愿意买账呢?
贾智凡与团队目前试验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2014年8月,100offer创立1个月之后,挑选了6位上海的程序员来拍卖,效果不错;第二次在9月,挑选了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个城市的100位,其中95%拿到了offer,由于同一位程序员的信息会被发放给很多家公司,这100位共获得了580个offer,最抢手的一位拿到了28家公司的offer。
而且贾智凡希望100offer是一个自动化引擎,跟踪到每位程序员在平台上的进展情况,可以在后台看到(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各自得到多少offer,对企业方面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原因,约定的面试时间,并且安排了Uber直接接送程序员前往面试。一套流程下来,目前监测到的数据是,有60-70%的程序员已经完成了面试,已经有入职意向的有40%。
100offer的创始团队来自复旦大学物理系、数学系以及微软的员工。众所周知,物理与数学是需要激荡脑力的学科,而100offer在出现初期,也可以说是模式取胜。
这个团队针对企业HR这一端几乎没有做过BD。从2014年7月,30家企业的友情参与,到截止2014年10月9日的607多家企业,100offer有专人负责向这些HR意向方打电话来进行审核。
而在程序员这一端,依靠注册就会赠送30元的亚马逊代金卡来启动初始人群,现在共有8000位程序员注册。
当然,除了模式之外,这也是一个踩在市场热度上的项目。连贾智凡自己也承认,时势造英雄,此刻的创投领域,无数资本正在向创业公司流动,这使整个行业的人力成本有一定的保障——这是个最好的时代。
不过下一步,他们决定花更多精力放在服务上,转变为一家服务性公司。
招聘是个极其久远的产业,贾智凡认为,它将被革命的原因是:几家传统招聘网站的模式只解决了信息沟通,雇主发布招聘要求,雇员发简历应聘,而且几家招聘网站是单向收费,雇主企业是最大的金主,这样对雇员这一端并不公平;此外,所有市场都会从大而全转化为垂直化,垂直招聘也有一定的希望。
所以他打算先从程序员这部分来出发,给他们营造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然后再涉及到其他人群。100offer专门成立了一个“候选人服务部”,包括与Uber进行合作,都是为了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招聘服务,这个部门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是对HR和程序猿的话语权以及规则的建立,如果有一些企业HR在约定面试时间之后跳票,100offer也希望给予一些惩罚。
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够实现,100offer也就能够摆脱赔钱赚吆喝的情况(对企业端与程序员端都免费,而且程序员入职成功还将给与补贴)。当平台具有更大影响力之后,100offer打算去供应一批行业最优秀的程序员,这时就能够逐渐去做收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