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华人创业者:遇天时地利人和 幸运的异乡客

硅谷华人创业者:遇天时地利人和 幸运的异乡客

2015-07-22 09:57创事记 合作伙伴
当我们设想一位年轻有为的创业者拿着大批有名的投资,从硅谷走出成为了著名企业家,另一些人在这里细水长流。这个时候,就像我曾提过的创业产业一样,至少创业的大潮养活了一批人。

股市的大起大落仿佛让“创业”暂时淡出了大众的焦点,但是私下里,如果你朋友圈上有几位关注创业的朋友,便能发现这些消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找不到工作,股票不赚钱,人们至少还可以创业。而提到创业,放眼全球,便要提到硅谷这块宝地。在国内各种鼓励政策下,不禁让人好奇在硅谷的华人创业圈现在是怎样的形态?于是上个月,我离开休斯顿,用一周的时间在硅谷采访华人创业协会和创业者们,说起感受,那就要套用一句老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在那里的异乡客们至少是幸运的。

人和:从学生到企业家,从小平台到大公司

原本去硅谷的计划只是采访创业协会和学生组织,了解一下硅谷的华人创业的大环境。但是几经朋友和几位会长的介绍,微信群里很快就有了从事不同领域的七八十位创业者。硅谷高创会(SVIEF硅谷高科技创新创业高峰会)的Benson笑着告诉我,这还不是硅谷真实的速度,当年他建的第一个硅谷创业微信群,一个周末500人的群就满了。相比休斯顿已经建立有几个月的“吃喝玩乐群”,至今也只有200人不到——仿佛在硅谷,创业才是刚需。

在出发之前,朋友就跟我推荐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C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 at Berkeley,伯克利华人创业协会)了解了解情况。作为有着1000多位成员的东湾区最大的华人创业团体,ACE和君联资本真格基金腾讯和500 Startups等著名的创业基金、公司和平台都有着合作关系,与斯坦福的华人创业团体一起,成为了这里华人学生创业的主力军。ACE的副主席之一于云鹏告诉我,ACE正在组织他们第一次在国内的大型活动,“ACE创业班”,现在已经有两站,分别是北京和上海。各地的10多位ACE的成员们参观了小米、IDG微软加速器、大众点评,近距离和大牛们学习创业经验。前几日我还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ACE_Berkeley)上看到了最新进展,活动报道中还提到马上还将会有杭州站的创业班。

当然,不仅是伯克利,斯坦福或者其他北美名校的华人学生们,对于一些还并未身处创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因为国内对海外创业趋势的重视,已经能够接触到顶尖的资源和最前沿的讯息,这让我忽然理解了鼓励学生创业的实质之一。我此前一直怀疑是否应该大力度地鼓励学生创业,这是否跟教育的一些诉求本末倒置,但是现在我发现,鼓励创业鼓励的是一种眼界。对学生们来说,向着成为一位优秀创业者而努力并没什么不好,他们从中所探索到的东西一定终身受用。

而湾区华人创业协会(BACES)和硅谷食堂(SVCafe)则让我看到了硅谷创业者实打实的一面。吴阳博士是现在湾区华人创业协会的会长,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组织着协会的各项事宜外。在这样一个由成功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引导的协会里,经常有许多讲座和见面讨论的活动,分享硅谷投资趋势,以及新创业者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经吴博士推荐,硅谷食堂这样一个新的创客交流平台进入了我的视线。硅谷食堂的创办人Alan告诉我,他相信,创业的本质还是要回归于人的互动和思想的交换,将创业的交流从线上带到线下,一定是促进思维火花迸发的好方式。而硅谷食堂就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每周,Alan和硅谷食堂的“服务生”们,就会在各个地区的微信群里号召大家在周边几个大商场的Food Court聚集吃一顿晚饭,参与者们可以边吃饭边聊,谈谈想法、分享机会,而Alan也自豪地告诉我,硅谷食堂自成立以来,的确已经促成了不少创业团队的组成,他们也相信,这样的模式正是当下在线社交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也一定能够为创业带来更多的优势。

在分秒如金的硅谷,用一杯咖啡、一次下午茶、一顿晚饭的时间就能对一桩生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之后的文章里也会细细道来,这样吃出来的“革命友谊”已是硅谷特色的文化。

既然创业者们能从会议室聊到食堂,可见他们聊的生意更是海纳百川。各种华人的小平台服务层出不穷,从近期大热的房屋出租平台到可以到邻居家吃便饭的手机应用。而就在我到达加州不久之前,公共关系的行业巨头蓝色光标也刚入驻硅谷。越来越多的团队和孵化器开始做起专门对接中美创业的服务,也有为华人创业推广提供解决方案。在这里,华人创业团队们正在为这里居住的人们提供着各种衣食住行的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有更多的公司开始专门为这些“外地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对接适合的资源——像之前提到的湾区华人创业协会、当地有名的孵化器InnoSpring,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协会等等,都有在做着把中国人的资源和这里的创业产业整合的工作。这样一来,即便硅谷的创业公司地图早已密密麻麻,仍然有人不断地涌进,被这里的创业资源吸引,形成良性循环。

地利:包容,鼓励,天气好

谈到硅谷的日常,许多人都会首先跟我提起这里晴朗的天气和有山有海的美景。在这里,阴天和雨天都很少,即便是早上昏昏沉沉起来上班,看到远处层叠的山体或者接天的大海,这样的好天气就能让工作上的阴郁心情就能扫去一半——而一天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当然,有好天气还不够,大环境对创业产业的实际鼓励也是这里成功的方式。从培养创业素质来说,各个组织都有许多活动和课程帮助初创者更好地社交和阐释观点。我就参加过当地的创业者组织在InnoSpring孵化器举办的小型演讲活动。会员可以报名进行主题演讲,另几位会员会为他们打分,针对语法、表达方式、手势和表情进行建议和纠正,最后评出最佳演讲者、评分员等等。无论对方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还是初出茅庐,评分者都会一针见血地之指出利弊,选手们也不怕出错,听众们更是以鼓励地心态来参加活动——这些台上台下在硅谷奔波的追梦人,大都从这么一条不断被纠正的道路走来,才营造了包容的环境。

而在资金方面,相比中国创业者很难从本地的基金拿到投资的情况,中国的投资人们则在中华儿女一家亲的传统中帮了这些创业者大忙。对于一些移动应用和网站等一些初期开销较小的项目,有做基金的朋友笑着跟我说,几万美金对在那里的中国投资人和基金来说相当于零花钱,而且这些人也相信,这些愿意在硅谷一闯的人也值得得到尝试一下的机会。在硅谷,投资人们对于希望项目要马上赚钱的需求并没有国内那么高,反而是团队的可持续性们更加重要。十个商业想法,比如有一半能被投资人投钱,其中可能只有一个是真正被投资人看中会有收益的,剩下的四个有些是帮帮熟人,有些是增加知名度和曝光,更多是看中的创始人的素质,看好他们能够在不断探索之后找到有前景的方向——这也是硅谷的传统之一。我在和一些国内创业者交流的时候,曾经听他们提到过前期不敢过多宣传,因为怕大公司把自己的想法快速照搬发布,自己就没有机会了。但像Google和Twitter这样的大公司,如果他们看好一些跟自己业务相关的技术,并不会马上复制抢占先机。而是等待与鼓励着团队发展成熟,把这些人才们收入囊中——比起想法与项目,这里仍然是以人为核心。

如果说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是锻炼,那创业一定是全身运动。很少有团队一次将一个产品做到底,大部分都是跟别的团队交流后把互相的资源整合交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有人从二手品交易做到了服装电商;有人从软件中收到的限制得到启发和支持,合并团队自己开发硬件。而硅谷积极的环境,才更让这些死了一遍又一遍的项目和团队再一次有机会踏上征途。

天时:创业的好时机?没人能预测未来

前一阵科技泡沫还是圈子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渐渐人们对于泡沫的看法也在逐渐改观。硅谷的年轻人会跟我说泡沫促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金流动是个好事儿,剩下的人不置可否,毕竟在泡沫破掉之前,谁知道它究竟是不是虚幻的?但是确定的是,在社会各界都在提倡创业的口号下,这些可能成为未来企业家的新创客们至少能够非常乐观:没有好想法没关系,大佬们说了,想法不值钱;没有技术没关系,组个团队招人喊喊口号总有人懂技术;有了团队没钱怎么办?没事儿,现在开源资源这么多,做个APP编个网站也花不了多少钱;那到真要开公司了怎么办?不用担心,中国投资人一批批来到硅谷,国人互相帮助,总能拿到几笔钱。现在不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吗,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教授创业,回国也不错园区还有政策优惠……这么一想,现在的新创客们好像真是处在最好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在鼓励创业,为大家投影美好未来的时候,却往往又少有提过创业团队的成活率和走向稳定所用的时长——这些数据才是创业最真实也最需要心理准备的一面。鼓励创业,从未是速成创业。

“我们现在的产品,经历了七、八年的研究和改进,直到现在才能正式产业化——当然,硬件的开发本身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产品的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是现在很多的新创业者却没法好好的认识到这一点,而这也是创业者亟待切身醒悟到的。”

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协会(简称中创协会)的林建人会长跟我说起他对当下中国如火如荼创业环境的看法。林先生已经在硅谷20多年,见证了硅谷这块创业宝地,从中国人寥寥无几到现在华人生意遍布,近几年也处理着有着6000多名成员的中创协会的中美往来事务。在当下,和创业者得聊创业的理想和伟大蓝图,而和林先生这样的“过来人”,聊得则是实在的展望,他们不会看好,不会看坏,只会笑着说没人能预测未来,谁都希望这里真的一直成为创业者的天堂,但是也都能看到这里存在的瓶颈。林先生告诉我,在今天,创业的成功率现在比我们想的还要低得多,前一阵人民日报还公开指出目前创业的成功率大约为5%。即便当下,大陆投资团与硅谷频繁往来,基金陆续入驻的今天,这些可以为同为中国创业团队提供支持的“老乡”,资金轮也大多数局限在天使投资。因为接触时间限制,和对市场了解较短,从国内过来稍长、较可持续的投资少之又少。

这样看上去,硅谷的华人创业也步履艰难。虽然中国创业者的基数之大,便捷的通讯工具则让这个圈子变得很小。圈里的各个行业应有尽有,仿佛创客们可以就在这个圈子里自给自足,从找合伙人到找资金,再到找办公室和办公用品,最后到微信、微博推广都能在硅谷找到相应的团队。公司们生生死死,虽然长久的不多,但是兜兜转转,产业更新换代总有人能维持生计,或者拿到一笔钱离开这里。当我们设想一位年轻有为的创业者拿着大批有名的投资,从硅谷走出成为了著名企业家,另一些人在这里细水长流。这个时候,就像我曾提过的创业产业一样,至少创业的大潮养活了一批人——无论他们是纯创业者,还是周边产业的经营人——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可能也不那么重要了。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创事记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