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O2O死亡名单反思 :没干爹死得快,从圈地为王到运营为王

汽车O2O死亡名单反思 :没干爹死得快,从圈地为王到运营为王

2015-08-21 13:45Newseeders 合作伙伴
汽车O2O公司要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拥有互联网公司运作的那种特性、思维,更应该注重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痛点的关注和突破,更重、更深、更专业、更极致。汽车O2O的游戏规则不是圈地为王,而是运营为王。

最近网络热议的O2O死亡名单,给火热得近似癫狂的O2O行业浇了一头冰水,引发各方反思。其中,汽车O2O行业更发人深省。资料显示,中国的汽车O2O市场,包括打车、代驾、专车、洗车等市场都非常广阔,动辄有数百亿,上万亿,何以那么多的汽车O2O公司成为炮灰?

汽车O2O的几种死法  没干爹撑腰最普遍

QQ图片20150821105756.png

杀入汽车O2O的公司无非是这几种情况:一种是有互联网背景,精通技术,通过搭建平台来颠覆传统产业,姑且称之为互联网派,这种玩法是行业主流。另一种是深谙传统汽车产业,甚至拥有传统产业公司,然后“互联网+”。为什么这两种都有不少死掉的案例?原因无外以下几种:

互联网派强调的是跑马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规模优势,建立市场基础和树立竞争门槛。因此,如果切入的时间不够早,就需要背后的资本和干爹实力够强,才有足够的现金去培育市场,补贴用户,扩大规模,在市场上后来居上。

目前,汽车O2O市场,BAT三巨头分别涉猎了滴滴、快的、Uber三家打车项目,因此打车平台基本上没有机会可言。而在代驾市场,e代驾及时利用了政策和市场的窗口期,4年运营已经做到了足够的规模,在垂直市场占据70-90%的份额,对于后来者,机会也是渺茫。

不难发现,互联网派的汽车O2O,往往死在没有干爹撑腰;或者切入的时机不对,无法规模致胜。然而容易忽略的另一种情况,是对传统产业的理解和运营不到位,占领了市场,但不能带给用户持续、可靠和高品质的服务,除了补贴,并无什么优势可言。而补贴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也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做大做强。

传统汽车产业切入O2O,往往是脑子步入互联网,而身子还在传统。表现出来就是资本运作步子太小,市场投入和营销不够给力。由于太保守,最后要么死掉,要么还是靠传统产业勉为支撑,生存尴尬。

而整体看来,汽车O2O死亡最惨痛的教训,是为了竞争而竞争,为了颠覆而颠覆,无视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痛点,在同业和传统产业的夹击之下,走上了不归路。事实上,目前存活的很多汽车O2O还在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完全靠补贴,靠跑马圈地做规模,而不是靠服务;强调占位,丰富产品线,做广度,而不是做深度。

勿忘初心  切中用户痛点运营为王

和倒下的汽车O2O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强调运营为王,服务为王,切中市场和用户痛点的公司,他们告诉我们,除了资本和规模之声之外,还有一种更本质的东西可以超越同行,改造传统。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外是Uber,国内是e代驾。

Uber在商业模式上,对接路上行车的高空置率,和人们出行的打车召唤时间成本,给各方带来价值。在运作上,Uber在高举资本大棒颠覆传统行业和培育消费者的同时,还有一套出色的运营体系,比如,在营销上所造的豪车、富翁参与专车的应用场景深入人心;开放的参与体系等;比如,把卡兰尼克打造为一个反对和拥护者同样多的叛逆、前卫,人气爆棚的形象等。

而国内的e代驾则低调很多,走的是另外一条颇有自身特色的路。

e代驾很早切入网络代驾市场,目前在国内覆盖150个城市,拥有10万代驾司机,平均7分钟抵达代驾指定地,最高每日12万单,估值是8亿美金!其中值得圈点的是,e代驾并没有采取疯狂烧钱,跑马圈地的轻公司模式,而是把服务做深做透做专,做的很重。秘诀就是运营为王。

网络代驾和很多O2O行业一样,由于是新生事物,没有行业标准。加上普遍跑马圈地,萝卜快了不洗泥,让服务品质大打折扣。e代驾通过调研,人才引进,以及清晰的战略,打造一套不断优化的系统运营体系,来提升服务,颠覆传统产业,抛开竞争对手。比如,针对司机的招募与管理,形成一套科学、专业、规范、严格的流程,覆盖招募、筛选、培训、集结、上岗等等。比考驾照还难的进入门槛、类似于交规的12分扣分制度、服务质量和标准白皮书,以及一管到底的服务,最高赔付200万元的代驾险等,都是业内甚至O2O行业行业首创。目前,很多汽车O2O,甚至其他行业的O2O公司,都纷纷向e代驾取经,甚至直接去复制。

这样一套严格、专业的运营体系,打造出超级的代驾师傅队伍,进而保证了服务质量,带给代驾用户极致的服务体验,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此,e代驾创始人杨家军表示: e代驾模式是对传统代驾的改造,但这种重构也是有底线的,绝对不会一味的狂砸补贴,然后再一脚踢开,这样有失社会责任,对代驾师傅而言也非常不公平,不符合我们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e代驾想要成为一个有追求的现实主义者,希望能够做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事实证明,O2O行业并没有炒作的那么神秘。如同雷军分享互联网思维经验时,反复提及的却是同仁堂等传统企业,提及的是老生常谈的产品和客户服务。因此,汽车O2O公司要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拥有互联网公司运作的那种特性、思维,更应该注重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痛点的关注和突破,更重、更深、更专业、更极致。在资本做基本保障的大前提下,汽车O2O的游戏规则不是圈地为王,而是运营为王,才能打造“有情怀,有创新模式,能落地,接地气,可持续”的最佳O2O模式。

*本文作者殷惠东,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品途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