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的创业:准备好未来7-12个月的生存 BAT撒好“肥料”,创业机会更多

资本寒冬下的创业:准备好未来7-12个月的生存 BAT撒好“肥料”,创业机会更多

2015-10-21 16:33Newseeders 合作伙伴
很多创业公司花过多成本挖BAT的“贵人”加入自己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此外,创业者也应当控制自己的试错成本,他认为,投资人可以允许创业者试错,但是成本控制在10万、20万左右足矣。

10月21日,在创新工场真格基金及隆领投资共同举办的“群英会Demo day”上,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李剑威及隆领投资合伙人汪东风就“资本寒冬的机会”进行探讨,他们认为,“真正的好产品该融资的时候还是要融资”,并且,巨头通过烧钱已经将用户习惯培养起来,在巨头的“肥料”中,新兴创业公司的机会更大。

寒冬中谁能成为王者?

“以前,投资人看项目,会看周对周增长率,但是现在都看吐了”,汪华认为,在寒冬中真正剩下来的赢者,一定是找到自己的模式或产品的,而非是仅仅“活着”的。

汪东风觉得,即便资本进入寒冬,但是“好的公司该拿钱还是会拿钱”,但有的企业融资受阻主要原因在于CEO完全是财务规划上的“菜鸟”,没有财务规划的观念,因此在寒冬之时只能通过压缩成本这种极端手段控制资金,创业公司必须找准自己的盈利模式,否则,一方面自己成功率又不高,另一方面还想拿投资人的钱,在资本寒冬之时生存会更加困难。

虽然主流投资机构的投资节奏慢下来,但只要企业每一单的经济效益被证明出来,资本依旧不会在乎放钱。李剑威举例,2008年经济危机到来之时,京东只是一家几千万估值的企业,而今却成为行业中对手鲜少的“独角兽”,“对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生意的创业者来说,遭遇寒冬未必不是好事”,会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将每一单都进行规模化,会走得更远。

寒冬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核心问题还是找到用户痛点”,李剑威觉得,通过对用户的测试形成规模化、了解用户需求是重点。汪华则认为,“深度”和“现金流”是目前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建议创业者考虑好未来7-12个月的生存问题,将“星辰大海”的目标细化成可实现的计划,“从绝对的量的发展转为质”。

汪东风则指出很多创业公司花过多成本挖BAT的“贵人”加入自己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此外,创业者也应当控制自己的试错成本,他认为,投资人可以允许创业者试错,但是成本控制在10万、20万左右足矣。

BAT已经播撒“肥料”  创业机会更多

“百度、阿里大肆烧钱,我爸妈都会用手机支付了”,汪华称,前阵子送餐行业烧钱,已经让用户养成订餐习惯,因此,并非说烧钱行为完全没有意义,用户习惯已经被培养出来,这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机会。

因为,“树叶落了,变成肥料,种子只要准备发芽迎来更多机会就好。”

(“群英会”是由李开复及所领导的创新工场、徐小平及所领导的真格基金、蔡文胜及所领导的隆领投资三方联合发起,面向互联网优秀创业者的公益创业辅导计划。)

*本文作者周小燕,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