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g 的订餐界面。
我的工作需要在旧金山一家小办事处坐班一阵子,那段时间每天都要解决吃工作餐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已经连续几周用iPhone上一款叫Sprig的应用来预订午餐。
Sprig的订餐界面看上去挺漂亮:一张足以乱真的桌子,上面放着一些可供选择的午餐和晚餐的外送食物。所有配餐的图片都拍得不错,看上去让人很有胃口。比如,写这篇文章的那天,可选的菜色有10美元一碗的泡菜、13美元一份的龙舌兰酒与青柠汁调味虾子沙拉,以及均为11美元一份的凯撒沙拉、熏鸡烧西兰花和羊肉丸卷饼。供应的餐食全是有机食物,使用酱料也经过特别调制,我还能知道鸡肉的产地是旧金山北部的佩塔卢马。
我还有些工作可以在加州伯克利的公寓里完成,在家办公的时候我也天天要想办法填饱肚子。每个月有两三次,我会上一家名叫Josephine的网站订午餐或者晚餐。
我第一次看到Josephine的时候,它的官网还简陋得很,偌大的页面只有一个指示用户输入电话号码的提示框,注明可以“加入我们的短信服务”。今天,它的网站设计也不过比当年稍微用了点心思,还是没有iPhone应用。
Josephine这个公司自己并不会预备任何现成的餐食,而是精心挑选一些做家常菜的下厨爱好者并帮他们接单。写这段话的那天,他们提供的菜有奥克兰市的Lisa做的胡萝卜汤(11美元一份)、爱莫利维尔市的Hai做的越南河粉(13美元一份),还可以预定第二天的饭,分别有来自阿巴尼的Suzie的鸡肉饺子(11美元一份)和至果谷的Afiba做的墨西哥什菜(8美元一份)。未来两周的家常菜都可以预订。Josephine不大适合那些饿扁了才去点餐的人。谁要是忽然期待过几天想吃点什么,而且愿意慢慢坐等美食送上门,那倒是适合用它来点餐。这家网站的图片也没有做什么修饰,和出售手工艺品的网站Etsy类似,连所有菜色介绍也出自厨师本人之手。
家庭大厨们在 Josephine 网站上各显神通,挂出来的都是拿手菜。
Sprig的卖点就是「快」:从选餐到配送号称仅需20分钟。
这种体验类似于在美国外卖订餐网站Seamless或者GrubHub下单:行色匆匆的送餐员敲开门,从硕大的隔热食品袋里取出我们点的外卖,我们接过顺便道谢,关上门。或许有那么一刻,你会想到这种公式化的交流和平日外出用餐的情趣截然不同,然后心中怅然若失。总之,还算值得给个五星好评。
不过,用Sprig订购的快餐显然跟其描述宣传的文字还有差距:食物烹调火候不够,还没有好好收汁就全部盛出。以我的经验,这些餐食的出品一般,吃倒是能吃,但绝对称不上多美味。水平嘛,大概相当于口味还行的公司内部食堂,比不上Facebook的餐厅。
民以食为天,网上快餐服务瞄准了民生的根本需求,它乘互联网的东风抓住商机,有助于解决公共卫生的重重危机。Sprig有志于建立史上最大、最好的网上食堂,其雄心昭然若揭——要在每个城市生根发芽,扩大菜单规模,选用更好的食材,加快送餐速度。我甚至可以预见,未来他们会派出无人飞机,从半空中投递羊肉丸子。
但是,一条龙的餐饮外送服务还不足以成就一家餐馆,Sprig的应用也不能提供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这一点和电商巨头亚马逊类似:在劳动力和物流方面故意含糊其辞,将它们的信息统统隐藏一个友好的购买按键背后。Sprig的用户的确体验到了用餐的极大便利,快捷得不可思议,可厨师和送餐员的体验感受又如何?用户不得而知,也不必知晓,只需要按下订餐按键。
我真为亚马逊、Sprig和SpoonRocket、Postmates、Munchery等他们的许多同行感到惋惜。他们建立了精密的订餐系统,却把跟“人”相关的信息统统屏蔽。说得好听些,这种方式有些压抑顾客的热情;说得严重些,它根本就在毁灭人们对用餐美好氛围的期望。
顾客有可能从 Sprig 上订购到这样一份外卖。
$page$Josephine的餐食不提供送餐服务。
成功下单的那天,客户会收到一条短信,详细说明取餐的街道地址。到了约定出菜的日子,你得亲自去取,骑自行车也好走路也好,总之按照地址摸索过去,找到大门上标有Josephine标识的那一户人家。等你赶到的时候,对方通常已经把门打开。推门径直走进屋,你会莫名产生一种偷偷摸摸做坏事的感觉。厨房里,接受订餐的家庭“大厨”正在忙碌,看上去像邻居一样可亲,可能现场还有别的客户等待。你报上名字,和“大厨”问好,取走自己的那一份美餐,有兴趣的话可以聊几句。就这样,最后你把盛装餐点的袋子挂在自行车把上,晃晃悠悠地一路骑回家。
这样的往返肯定要超过20分钟。可我告诉你,我在Josephine订餐和取餐绝对是一段舒心的经历,因为有欢笑、有温情。我向往这样的体验,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在网上尝鲜的需要,还因为它开发了我的邻里关系,填补我心灵地图上邻居的空缺。当然,趁取餐之机顺便参观别人家也是有趣的经历。
Josephine 的口号:在邻居家吃得到的家常菜。
Josephine的“厨师”风格和水平往往不一。有些人明显接近专业大厨的水准,手艺精湛,效率奇高,堪比短租网站Airbnb上的那些房东,另一些则不适应其他人站在厨房里盯着自己做菜。有些“厨师”在菜里放的玉米面包切片太厚,就像大家平时冲动买的促销赠送品一样慷慨,还有些喜欢看着钟点做汤,让客户来取菜时能不早不晚刚刚出锅。
这些厨师们有个共同点。他们都像邻居一样友好,用自己的方式烹制一道美食,愿意邀请你到自己家来取走。
我在Josephine订餐时,曾经有一次因故取消订单。那次,取餐时间快截止的时候,我接到一个电话,是那位“厨师”打来的,她向我提议:“我可以把菜放在外面,你拿走就行。”我还是拒绝了,她只得作罢:“好吧,那算了。”话音透出掩饰不住的失望。我因此懊悔了一整晚。
Sprig于2013年成立。四位创始人都有科技行业背景。到目前为止,公司总共募资约5000万美元。可以说,它是顶着“餐饮业的Uber”的称号一路走来的。现在Sprig的订餐服务覆盖旧金山、帕罗奥多和芝加哥三市,其中芝加哥的业务显然是为日后在美国全国扩张进行试点。Sprig官网的招聘页面显示,其空缺职位遍布波士顿、洛杉矶、西雅图、达拉斯和奥斯汀。
Sprig app 的订餐界面
Josephine诞生于2014年,两位创始人也是硅谷人士,成立以来募得约60万美元。最近,畅销美食图书作家、《纽约时报》专栏作者马克·彼特曼(Mark Bittman)加入 该公司董事会。Josephine合作的家庭厨师主要散布在奥克兰和伯克利。今年10月,该公司首次推出旧金山市可取的餐食,现在该市境内已有三位Josephine家庭厨师提供餐食服务。
如果说Sprig以亚马逊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奋斗,那么相比起来,Josephine的目标就没那么明确。在这个快节奏的现实社会,Josephine看起来太理想化,真真切切地践行着“吃住家菜”这个梦想,那原本是个美好得不真实的梦。它也带来了便利,但没有Sprig那么便捷。它需要更多的厨师,却不能真正下聘书请他们。要想在旧金山湾区以外的市场站住脚跟,Josephine要用更巧妙的方法,并不像一般募资和商业扩张那么简单。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无论是庞大的工业化系统,还是大面积的基础设施,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我认为,我们消费者有责任在商业领域和公民参与之间权衡并选择。这不是什么重大的责任,但还是需要我们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想要置身其中的社会体系?这是否适合人们生活在其中?
我们可以这样推想:
Sprig这类机构正在消灭行业代理和专业厨师的行当。他们奉行中央集权,旨在建立无数小单位支持的巨大运作中心,其内在的运行机制隐而不宣。他们成功的基础,是随时可替换的个人劳动力。
可以想见,要是未来的社会被Sprig所侵占,所有厨师就都沦为这个巨大机器的棋子了。
Josephine则恰好相反,它培养代理和专业达人,去中央化,旨在编制密集的人际网络,营造邻里关系一般的温馨氛围,其运营机制公开透明。它的成功要依靠每个人开发他们的独特口味和厨艺。
要是未来的社会充满Josephine这样的公司,很多人就不必亲自下厨,部分人会承担更多的烹饪工作,而且比以往做得都好。在这样的公司运作下,厨师和客户都会感到快乐。也许哪一天,我们会趁热吃着出自家庭厨师之手的墨西哥什锦菜卷,在街头微笑相遇。
最吸引我的一点,是Josephine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它不是乌托邦那样的空想。今时今日,就在加州东湾,已经形成了类似模式的规模化运作。邻居遍天下,意味着人人皆可能做大厨,因为有天赋并渴望一展厨艺的人比比皆是。
Josephine只运用最基本的通讯工具,就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利用一些人“想做厨师”的愿望来满足另一些人“必须果腹”的需求。这可能就是最合适的体系!要满足口腹之欲、抓住商机,同时化解公共健康危机,答案可能都在于你家隔壁的厨房。
我们可以一点点、一步步地做出选择。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就不再用Sprig下单订餐。现实地说,我的确觉得他们的鸡肉三明治味道不咋地;长远来看,这是因为我菜不希望未来的食物都是Sprig模式批量制作出来的。
现在每隔几周,每每兴之所至,我就会查看Josephine上显示我附近的厨师又推出了哪些菜。他们的餐食总是很可口,至少友好的晚餐烹调氛围让人感觉很好。说实话,我非常期待它呈现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