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这么被我搞垮的 附5条重要经验

我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这么被我搞垮的 附5条重要经验

2015-12-30 10:27猎云网 合作伙伴
创业有风险,我的第一家创企Efographic就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今天在这里我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经验教训,让更多初次创业者少走弯路。从为什么创业到我是如何搞砸这一切,我都会一五一十地告诉各位。

作者Dave Schools是企业家、市场营销专家兼作家,曾启动过三个项目。它们分别是信息编辑网站应用Efographic、旅游应用City Swipe和为企业家打造的手机日志应用Brew。但是创业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Dave将会在本文阐述其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惨痛教训,

听说过企业家的诅咒吗?就是不捣鼓一些新鲜东西弄到市场上就浑身难受的怪毛病。

然而创业有风险。我的第一家创企Efographic就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今天在这里我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经验教训,让更多初次创业者少走弯路。

从为什么创业到我是如何搞砸这一切,我都会一五一十地告诉各位,最后还有我自己总结的五条重要经验。

第一部分:我的初次创业故事

人们常说解决个人困难是开始创业的良好契机。我的工作、特长和热情一股脑都扎进了数字营销领域,在一次偶然机会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首先出现在我自己身上。

我发现我经常收到包含很多图片的新闻邮件,每当我打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些邮件时我都得从中挑选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图片作为“社交名片”来吸引粉丝眼球。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创造一种方式或工具可以把整个新闻邮件分享到社交媒体。

接着我又灵光一闪,信息图表不也经常遇到不能完全分享的问题嘛!比如说当你把信息图表分享到Facebook上时,由于受到Facebook的发布限制,图表内容会被缩减,读者往往看不到最上面和最底下的内容。

所以我打算设计一个新的网页应用叫Efographic,它可以获取新闻邮件或者信息图表的截图,然后把长图片切分整合成适合发布分享到社交媒体上的图片。

What I Learned When My First Startup Failed图2

但是我不会写代码,我也不知道开发应用或者网站该如何下手。所以我决定用自由职业平台Crew寻找我所需要的软件设计开发人员。

我把我的项目发布在了Crew上面,然后静静等待世界各地的程序员来“应聘”。我收到的应聘申请来自泥泊尔、巴西还有英国,应聘人员从个人到企业。

我希望我的程序员能够理解我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互相合作愉快并能取长补短。

最后我选择了来自英国的高级开发人员Asim Hussain。虽然他的姓(Hussain)使其在美国机场过安检时遇到了些麻烦,但是Asim的履历着实让人信服(拥有Google、Huffington Post等公司的工作经验),而且为人坦率。

我们商议了时间进度表,重新设置了产品的最终愿景,然后项目启动!

$page$

为了支持项目运行,我从家里借了5000美元。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谁真的无条件信任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创业家,那人一定是我的爷爷。他永远是我第一个投资者。

What I Learned When My First Startup Failed图3

到这里,我们的项目算是正式启动了。

同时,我开始做市场确认和前期营销相关活动。我发布了一组可以链接到Launchrock登陆页面的社会化广告;我给潜在消费者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对Efographic感兴趣;我还花了100美元启动了一项Google调研来验证我的创意。此外,我还在Reddit和其他社交媒体上尽可能地宣传Efographic。

What I Learned When My First Startup Failed图4

2015年1月份,我们迎来了产品发布的重要时刻。

我找到一个Twitter好友让他帮我在Product Hunt(一个发现热门新应用的绝佳胜地)上发布了产品。那一天,浏览Efographic的访问者超过了2000名,当然这个数据少不了我疯狂在Product Hunt上为我的产品拉人攒人气的功劳。

但是结果呢,75%的人注册了这个服务。然并卵,我一毛线都没有赚到。

What I Learned When My First Startup Failed图5

接下来的几天,Product Hunt上的热潮渐渐退却。最终网站每日访客量惨淡到只有20-30人左右。我甚至还尝试了B2B销售,但是依旧然并卵。

显然,Efographic需要修改。但是经过跟Asim的深入讨论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改变产品设计依然改变不了产品没有市场需求这个事实。

2015年6月——产品发布6个月之后——我放弃了。

于是各位不禁要问了,这一切尝试值得吗?

值得!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这么做,因为我从中学到的教训无可替代。曾有一位创业者在Reddit上说过:“与其搜索研究6个月不如用3天时间去实践,你可以学到更多。”

我十分赞同这句话,我确实从自己的失败中学会不少。下面的5个经验教训我乐意与大家分享。

$page$

第二部分:五条经验教训

1. 不要照本宣读,即不要将你之前所了解到的各种有关创业、技术和设计的东西都应用到你的初次创业中

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我拿Unsplsh图片网站上的图片作为网站背景。然后在应该提供免费服务的时候我又设置了收费模式。当我的产品还只是一个无聊的尺寸调整工具时我又想着怎么去杜撰一个感人肺腑的创业故事。又因为网站解决了几个用户需求,所以我就想着我们可以建立几个消费者案例来吸引更多人。

错!大错特错!

事实是一个需求一个用户案例足矣!把这一个案例做好、做漂亮、有说服力,比好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案例更有效。

2. 别对你的创业理念过于自信

如果你有这个趋势,赶紧打住。

我电话拜访的大部分潜在客户都不怎么明白我的产品理念,即使有的人说我懂、我理解,也只是为了摆脱我的絮叨而敷衍了事。但是我对此完全不以为意,总是信心爆棚。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该试图证明自己是错的。

我花钱买了问卷调查和广告来证实创意有效性,但是我自己心中早就给自己打了勾。这些调查和广告不过是营销工具罢了。

对我来说,所有的钱都应该用来让公司变得更加强大。然而一个好的创意经得住各种考验,对消费者来说就是“我愿意为这个产品花钱”。

3. 如果完全没有竞争对手——这可能是一个坏兆头

任何好的创意都少不了以下两个特点之一:

1)要么是根据已有基础的再创新,因此开发成本相对低廉但竞争对手众多;

2)要么这是一片完全未开发的领域,从未有人尝试过,且创新成本高得吓人。

其次最适合渗透的两个市场是:

1)已经存在不少企业,但都未形成大气候;

2)有大公司下血本开拓新市场时,紧跟其后。

再来回头看Efographic,其在互联网上根本毫无竞争对手。虽然Efographic的理念让我感到激动不已,但是我应该料到网络上没有半点同类产品的蛛丝马迹其实也就意味着Efographic根本没有市场!

4. 产品最关键的是有用,而不是看上去“诶呦,不错哦”

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个教训。

我们在创业的时候,肯定希望让用户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时感到舒适。因为你的发明创造,人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加美好。这种想法的确很美,就像为爱人烹饪美食一样,就像爆米花加巧克力再加上一大杯可乐。

但是Efographic啥都没有。Efographic在我的脑海里没有激起半点火花,在其他90名用户脑海里更没有。

在产品开发阶段,我会跟人说我在创业,然后他们就会问:“哇,关于什么的创业?”

然后我就说:“呃,你有没有……”

一大段解释后,他们目光发现身边消费G点呆滞、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等他们终于从我的催眠中清醒过来时,他们马上补刀:“诶呦,不错哦!”

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好的产品总能给人们带来如醍醐灌顶般的觉醒和迫不及待的热情。然而,我这个产品没有。

5. 围绕你的Pitch设计产品,而不是为了产品设计Pitch

在你的创业产品正式上线之前,你会不停地向朋友、家人乃至陌生人阐述产品理念、推广产品用途等等。我经常逢人便推销Efographic,但是很快我就厌烦了,因为要解释Efographic太难了,除了我的“特定目标用户”之外根本没人理解这个产品的意义。

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懒得用Efographic这个复杂的工具。

所以在这里我又领受了一个血的教训:如果你的产品很难解释清楚的话,那就说明产品有问题。首先想好你的Pitch策略,然后根据这个策略打造契合的产品。这样你的产品才会简洁并设计精准。

经验1:我建议一开始不要把Product Hunt作为产品发布战略的一部分,免得日后离不开这个工具。要让Product Hunt成为你的加分项而不是必须项。

经验2:放缓脚步。冲得太快容易导致失策和执行力的偏差。因为时间和资金所剩无多,我和我的开发人员一度感到压力巨大以至于想投机走捷径。我有时候仍会后悔当时没有花时间多想想或者多讨论一下我的创业计划。所以,千万别着急。多花时间用心完善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发布策略,用心培养你的受众、用心组建团队和智囊团!

*本文作者孙媛,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猎云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