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与媒体见面,详细解读了今年全国两会带来的五个建议,并就谷歌人机大战、VR元年、Apple Pay入华、微信提现手续费等话题与现场记者进行了交流。
互联网+最热的是第三产业媒体:去年 “互联网+”成为了两会的热词,过去一年,腾讯和各地政府有了多种多样的合作,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合作?腾讯能发挥一些什么独特的作用?
马化腾:合作涉及很多领域,与交通、医疗相关的,比如智慧医院的解决方案,这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我们推出的医院智慧方案是一整套的服务,包括用户从挂号到叫号、就诊、缴费、取药、术后的复诊等等一整套的流程,都可以全部在微信的公众号里面体现。
跟过去相比,医院和病人都可以感受到很明显的变化,最直接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就可以把这些过程都串起来了。
另外一个,互联网和税务结合,我们很快就应该会发布。
用微信一扫,云端就生成一个真正的发票,纸质的要不要都无所谓了,而且你的单位、种类全部自动传进去。
媒体:互联网+农业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您怎么看待这一新业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马化腾:互联网+现在最热的就是第三产业,各行各业的服务行业都比较容易和互联网+结合。在工业和农业上面相对滞后一点,但是现在也看到这个苗头起来了。
从农业来说,像我们的粮油、蛋肉等等农产品,越来越多的开始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我们看到其实农业是有这个能力了。
当然,还受制于很多的因素。比如食品的包装不够规范化。一旦散装就麻烦了,你不知道这一把黄豆和那一把黄豆的差异,你再贴标签也没有用,大家不知道你中间是不是换掉了,所以这还需要包装、流通领域的标准化,才有办法把信息化应用。
我们希望是先做简单的,让容易实现的先结合,难的留在后面一步步发展。
提现收费:会和银行沟通手续费的问题媒体:前段时间微信把提现设置了收费,各大银行现在在跨行转帐之间是免费的,提现收费的初衷是什么?目前各大银行的免费转帐对你们会不会有一些影响?
马化腾: 这个问题也是最近的热点,目前我们看还是平稳的,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恐怖。
我们现在是第三方支付,银行快捷支付到第三方支付都是有千分之一的成本在里面的。
用户如果只是用第三方支付去消费,通常商户会给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手续费,不同的行业是不同的类别,这部分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是转帐就不同了,转帐基本上可能是经过第三方帐户,一进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时间连一天都不到,这样的话一进一出,就要承担千分之一的成本,这个数字哪一家都受不了。我们这个数字在近期涨太快了,我们原来也有预计到这么受用户欢迎。
我跟大家坦白,这个成本现在一个月超过3亿,有很多人说你的钱不是有利息吗?我都算了,利息的收益不到十分之一,算进去这个成本1月份超过3亿,而且最恐怖的是还在高速增长,这个东西我们就没办法了。
我们做一个通道一进一出,却要承担这个千分之一,确实是很不科学。
当然我没跟银行说,我说我的钱还回去呢,一进一回能不能抵扣?就像现在运营商一样流量的入出还可以抵扣,你只算净流出收费行不行?
我们也希望是这样,目前来说银行还没有同意照类似的情况来做,如果同意的话这个东西我们肯定可以把成本降低,也是透明的,让消费者有这个优惠。
这个事也是一个过程,我相信互联网企业和银行未来也会看到其实是一个鱼水关系的问题,正因为我们有一些发展,我们有一些新业态,还帮助银行在新形态下更好地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家会看到越来越正面的一些情况。
国际化是一半一半的机会媒体:微信现在在印度市场也有发展,但是WhatsApp在印度市场很强,腾讯如何看待?
马化腾:这个涉及到国际化的问题。WhatsApp更多像短信,没有社交,比如像我们朋友圈这样的功能,它非常受发展中国家欢迎。
国际化是一半一半的机会,一旦一个产品在一个国家里面站住脚跟了,第二个产品是非常难和他竞争的,这在我们做即时通信中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说我们也在看能不能做差异化,包括和印度本地的一些公司能不能合作。
中国一些走差异化路线的社交产品和服务也站住脚跟了,我想说竞争就是这样,晚了三个月就可能错过了这个时机,当然我们在东南亚有些国家还是比较领先的。
媒体:微信在美国的情况怎样?下一步有一些什么样的新计划?
马化腾:目前在美国主要还是华人用微信比较多,大学的华人比较多,我们的微信在当地学校里面被使用起来,把老师、校长什么都拉到群里面去了,所以说这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的好处吧。
但是在学校以外微信还是比较难,刚才提到了社交领域已有一个产品站稳脚步,其他产品是很难打进去的。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微信作为一个连接海外华人的重要桥梁,这里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我们也正在思考下一步其他的增值服务体系包括移动支付,能不能在微信中推出去。
谈Apple Pay: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更重要媒体:Apple Pay进入中国之后,对微信支付有没有什么影响?
马化腾:大家可能把Apple Pay和移动支付的概念混淆。
苹果的支付其实不是第三方支付,它没有帐户,其实是银行传统POS机刷卡互联网化的体现,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也许未来微信有摇一摇、扫一扫。
这是一种开放的新形态,银行也正在拥抱互联网,和苹果的合作也是这方面的动作,我相信这不是正面的冲突,而是共同把这个市场的蛋糕做大,这个更重要。
媒体:阿里、百度、京东现在都有独立金融部门,也启动了上市的计划,融资动作都比较大,唯独腾讯在这方面是比较静默的,2016年腾讯会不会单独成立金融部门,启动一些比较大的动作?
马化腾:我们的风格一贯都是做完再说、做好再说。
我们的财报里面,金融的收入都列不到一个板块,属于“其他”中的一项,所以你是看不到的。
目前来说,腾讯的互联网金融分两块。第一块是微众银行,主要是做贷款,第二块是理财通。理财通是一个开放平台,上面对接一些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
作为平台来说,选择好的金融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希望到最后大家都是拼一个数字,回报率9个点、10个点,这样最后全部会出事儿。所以我们还是希望稳,但是这个好产品是稀缺的。
我们希望能够网罗到这些好产品,在我们的平台上可以直销卖给消费者,然后再不断地经营好这个平台,这方面我们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
好IP的价值终于开始体现媒体:中国的互联网+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什么?
马化腾:泛娱乐化也是我们内容产业的一个方向。
比如小说和动漫,国外现在这几个可以拍电影的英雄,很多都是漫画画出来的英雄人物。但是国内可能是小说比较多,大家看到这些影视剧、电影很多是小说改编过来,动漫还不够发达。
但是我们觉得现在其实越来越融合了,从动漫文学开始走向影视剧、电影甚至到游戏,甚至再细分一点舞台剧、表演等等都是一脉相承,过去是割裂的。
我们现在控股的文学网站,有很多好的IP,其实过去也不知道价钱,很便宜就贱卖掉了,现在发现原来这么流行的影视剧当年是我们这边出去的,但是看到这么多年一发展,它的价值终于体现了。
现在,如何系统性地综合开发这些知识产权摆在我们面前了。这一定是大势所趋,目前在国内最有条件做好的也应该就是我们,我们现在是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如何将IP泛娱乐化和多角度开发。
但是我觉得也不要为开发而开发,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为有些IP是大部头才值得这么做,如果中等的贸然去多种开发,其实不一定有效果,这个还需要摸索。
腾讯在游戏和影视方面有最广泛的VR应用场景媒体:全球瞩目的谷歌对阵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你更看好人还是机器?关于VR怎么看?
马化腾:终于问到一个比较未来的东西了。
围棋是棋类里面最复杂的,所以必须要用推理的方式才有可能战胜人脑。用过去象棋的方式完全硬推的话,计算能力再高也没有办法做。
这方面给了大家一个相当大的震撼,大家争相传阅,蠢蠢欲动,说自己也想做点这样的事情。这个带给沉寂多年的人工智能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我们做这一行的人感到很激动。
VR和AR也是非常热。很多人说2016年是一个VR元年,很多的厂商有动作,产品也开始出来。分辨率、感应速度和眩晕等问题都逐渐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内容和产品,就跟手机一样,你有了硬件以后上面跑什么服务和内容,那是很重要的。
腾讯在游戏和影视方面,有最广泛的VR应用场景,因此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和各家硬件厂商进行VR合作。
我们作为服务提供商和聚合者,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标准,从用户的角度和厂商充分地进行合作。
我们甚至不排除跟一些厂商在早期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得更紧密,能够把VR推动得更好。目前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未来真正的VR体验是怎么样的。我们希望能打造出一些样本,相信未来两三年,会逐渐成熟。
国外互联网企业开始学习中国媒体:中国互联网公司是否还会长期模仿硅谷的模式?中国有哪些真正意义上未来反向创新输入、输出给世界的机会和领域?
马化腾: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国有四家,有人说是政府保护、资本等原因,其实很多产业没有保护,比如说当时跟MSN在即时通信领域竞争得非常激烈,但是最终因为我们理解了本土市场,所以能够打赢。
关键是文化和人口,纵深够多,的确有人口红利这部分。这个是实实在在的,否则人口很少,再怎么做深度也不够,这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优势。
但是确实也不容易,从我们的感受来说本土市场的竞争绝对比国外激烈很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不择手段。
这几年BAT以外,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在垂直领域方面开始创新发展。我感觉这方面,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开始之后,比国外可能还更领先。
亚洲的移动互联网走得更加快速,包括移动支付。在我们通过滴滴、快的跟阿里竞争的时候,就是快速地催熟这个市场,让很多人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所以说有利有弊,竞争还是有很多的好处。
亚洲尤其是中国这方面的进步很快,包括微信社交平台里面的公众号帐号体系。我们是全球来说最早在社交领域,把线下的服务和线上对接起来,很多国外的企业开始学习中国这方面。
医疗行业痛点:根源在于医生释放自己的能力媒体:你为什么会关注医疗这个行业?这个行业的痛点在哪里?
马化腾:这个说起来也挺长,我刚好前不久去杭州看了我们投资的几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做得比较大的微医集团,原来的挂号网,后来做互联网医院,这次在乌镇第一个互联网医院也是他们在做的。
我们看到好多家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微医集团是说除了挂号网以外,从互联网医院的角度,针对一些没有品牌的医院但有场地,怎么样把它纳到医疗体系里进来,就像连锁加盟一样变成全球最大的医院,有分散的病房,可能可以同时看10万个病人。但它是靠其他医院的落地加盟,这样的方式是用互联网品牌联合线下品牌来带,这一层是这么切的。
但是我们看到我们投资的像卓健医疗,针对的是大中型医院。
我们还看到像丁香园,从医生的用药助手等等来做,其实针对的解决方案是针对社区诊所的解决方案,那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切入了。
大家都会找出自己最擅长的一块儿,我们还投资像做医生社区的医联等等,里面有最全的专业人士,比如说一个手术的各种数据、各种图,在它们这个体系里面都可以访问得到。
通过不同的角度切进去水都很深,包括我们甚至看到在微信公众号上创业的一些公司,做医生多点执业,比如飞刀、远程做手术这样的一些代理服务商。
关于痛点,其实这个根源在于医生怎么样才能够释放自己的能力。
大家都要看名医,但名医的容量是很小的,谁都要看最好的医生。那这个医生能不能做成一个团队,医生冠这个名,他下面有几层可以分诊,比如说在香港看一个医生,前面是护士给你做诊断,两三个别的医生给你处理完,到最后的关头把所有的信息都包好了,最后那个最厉害的医生一看,就给你做最后的诊断,他花的时间可能就是两分钟、一分钟,前面的时间可以用一些别的医生或者说护士来去处理,它是分层分级非常科学化的,这些我们国内都不是,一挂号什么东西都得这个名医处理,它的效率是不高的。
另外它能不能辐射一个团队?一个医生带30个医生,我为这些年轻的医生负责任,他搞不定、搞不懂的东西我可以帮他背书、帮他看,这样的话就可以成倍、上百倍地扩大这个产能了,就是看病的能力,这些都是要信息化的手段来做,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投资的公司是按这种思路来做的。
(根据腾讯科技报道整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