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惊人的轮回又回来了。
继2007-2008年那波动荡之后,最近2年投资圈基金人事动荡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仅最近2个月就有如下变动:
5月17 日,复星昆仲董事长王钧、总裁鲍周佳、联席总裁梁隽樟集体离职,联合成立新基金。
5月8日,DCM中国联合创始人、董事合伙人卢蓉宣布离职,加入H Capital。
4月,林向红辞别苏州元禾控股,曹大容开光速安振,涂鸿川离开高原资本中国基金。创新工场合伙人王肇辉离职“单飞”,成立“如川投资基金”。
这让本已动荡的投资圈更加人心浮动,到底我是该待在大基金平台还是选择自己单飞?
同时,关于投资圈基金管理的话题又开始浮出水面,管理好一家基金,创造非常高的回报,到底是制度重要还是人重要?
VC投资:人的价值
投资靠人,这毋庸置疑,然而,仅仅靠人就能创造高回报了吗?
非也。
君不见有很多光环的大牌基金或者明星投资人单飞之后,基金经营的也一般般?
以事实来说话。
2007年那波明星投资人也曾引发创投圈人事地震:
其中有:
经纬的张颖(原中经合创投合伙人)和徐传陞(原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合伙人)、启明创投创始人甘剑平(原凯雷投资集团(香港)董事CFO)、凯旋创投的周志雄(原凯鹏华盈中国基金合伙人)、金鹏(原IDG资本初级合伙人)和金曦(原IDG资本投资合伙人)。
还有,2009年1月25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之一张帆离职、2月初TPG合伙人张桐以个人原因离职、2月中旬捷鸿资本创始人王刚因与LP洽谈不拢离职、2月9日凯鹏华盈合伙人吴运龙离职加盟经纬创投。
截至今天,10年光景,正好一个基金的轮回。大家可以与GPLP君一起看一下这几年基金的变动情况。
图一:2007年VC/PE前10名(数据来源:清科)
图二:2011~2015近5年中国最佳创投机构前10名(数据来源:清科)
从过去5年的创投机构排名可以看出,2007年之后诞生的新基金中,经纬与启明崛起,然而,更多离职单飞的明星投资人所创立的基金依旧默默无闻。最近5年始终在排名中位列前10的基金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和深创投,——仍然是老牌基金为主。
在中国,让我们以近期备受离职困扰的IDG资本来说。
IDG资本近2年遭遇合伙人张震、高翔、李丰等合伙人离职,不过数据显示,这并不是IDG的第一次人事地震。2005年,合伙人王功权、王树离开成立鼎晖创投,投资合伙人周鸿祎离开成立Qihu360(IDG也进行了投资),2008年,合伙人金曦、金鹏离开IDG加入凯旋创投。2005至今,经历了人事动荡的IDG资本依旧保持在行业前列——在2005年之后IDG所投资的公司中,已经有超过40家实现了上市或并购,尚未上市或并购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也有超过25家公司,其中的big name包括汉庭、91无线、暴风科技、传奇影业、Moncler、小米、宜信、蘑菇街、美图、BiliBili、古北水镇等。
知乎上有一则题为“基金恩怨情仇考”的数据帖(作者:何明科),通过近些年的投资数据来对各VC进行评估,其中有一项衡量是对风投行业的贡献度,即是指“某基金对其他基金投资事业的影响力”,在这一项中,IDG被评为对风投行业贡献最大的基金,其次是红杉和经纬。
以上事实表明,与人们的想象不同,人员稳定性和基金业绩并非正相关。我们再把目光转向风投历史更长的硅谷,可以发现同样的佐证。
而同样的问题也曾发生在硅谷。
一般而言,在硅谷,顶级VC莫不过Sequoia、KPCB和Accel,这三家风投公司的历史分别为44年、44年和33年,而且这3家基金同样经历了各种辞职潮。根据CrunchBase的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美国红杉离职的合伙人有14位,美国KPCB有6位,Accel有8位。
如下图所示:
尽管都有多名合伙人离开,红杉美国、KPCB美国和Accel在15年来都投出了多家独角兽,红杉美国投出了Youtube, WhatsApp, Airbnb, Dropbox等, KPCB美国投出Twitter, Lending Club, Spotify, Square等,Accel则投出了Facebook, Slack, Dropbox, Prosper等。
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投资当中人的价值。
到底人的价值在投资当中占据多大的比例?这值得大家商榷,同时有心人可以继续研究。
制度与人同为投资前提
投资都需要体系,对基金而言,体系与人二者缺一不可,而当一家公司或基金成熟之后,体系即成为前提。
这一点与二级市场基金异曲同工——虽然二级市场投资同样依赖诸如王亚伟等明星投资经理,然而,二级市场瞬息万变,在高节奏下,制度和机器比人更理性,这毋庸置疑。
因此,如何在合理制度下让明星投资人发挥更多,这成为任何一家基金,无论是一级市场基金还是二级市场基金成功的前提。
还是以IDG资本为例(谁叫它是中国历史最久的基金),谁让它离职人最多?
江湖成名20年,IDG资本离职潮不断,不过,这不影响他的一线地位。其原因何在?
显然,一个成功的投资基金背后不只有人,更重要的是基金后面的投资理念、投资制度及决策体系架构。这就如同球队一样,明星球员固然重要,但明星球员时有转会,从长时间来看,一支常胜的一流球队绝不可能只是靠个别明星球员塑造而成。事实上,这个道理放之商业社会而皆准,一个成熟的公司一定会依靠制度来运转,而不是依赖个人来运作。当一个公司在成长阶段,制度的保障和运行变得更重要,个人的作用逐步会淡化。因此,成熟的、制度化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够顺利度过过渡期,实现无缝衔接。
对此,IDG资本熊晓鸽曾表示,“我认为IDG资本团队就应该像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虽然向全世界输出了海外军团,但球队依然能够长盛不衰。我们靠的是成熟的培养机制,IDG给了年轻人足够大的空间和足够多的成长机会。”
关于投资制度,在IDG的基金管理内部,据GPLP君了解,投委会每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
此外,对于行业研究及分析,IDG也自成一派。
对此,楼军曾表示,“IDG是一家研究导向的VC,不热衷追逐热点,但希望能通过各种思考,提前发现热点。这促使我从过去的主要凭直觉看项目,开始学着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体系和理论体系,悟出自己的方法论。我开始明白格局观和大局观这件事……我们内部会做很多思考,并且鼓励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
关于风险投资行业的投资制度
对于LP们来说,投资基金,自然需要考察基金体系及制度——没有基金产品能够保证熊市保本、牛市超过指数。
这一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树立了榜样——在二级市场,如果一位投资者如果严格遵循格雷厄姆的教诲,以唯物主义的观点体认经济世界和证券市场的客观规律,把证券分析建立在客观冷静的数理逻辑的基础之上,并严格遵守安全边际、分散投资和股票仓位配置等原则和纪律,不负债投资,把投资的“制度”工作做好了,市场的风险得到了控制,那么,他就有极大的概率保证自己像卡拉曼所说的那样:每一圈比赛都留在赛道上,不用烧香拜佛也可以夜夜安枕。
那么,在风险投资行业,如何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来获取超额投资回报,这也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据GPLP君了解,在一级市场,也有不少投资大佬是巴菲特及格雷厄姆的忠实信徒,坚信价值投资的价值,那么,如何在一级市场构建投资制度,这显然是新的形势下,无论是大牌基金还是明星投资人离职单飞的基金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风险投资在中国只有20多年,需要探讨的问题太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何在良好制度保证下的新起点,让我们在新一轮的风险投资风波当中重新回到起点,审视当前的风险基金,让我们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