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佳:众筹1500万,

张嘉佳:众筹1500万,"史上最文艺餐厅"攻占11城,带着小龙虾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虾子要吃活着烧的,痛出来的鲜美,才足够颠倒众生。这是张嘉佳的感悟。"卷福"是他与好基友蒋政文一起开发的小龙虾品牌,曾经是线上售卖业务,通过年初的两次众筹,如今已募集超过1500万元,遍布11座城市。

"…卷福和他的朋友们?"接单的滴滴专车司机一头雾水。

大约半个小时后,记者在这家名字独特的小龙虾店里大快朵颐,被麻辣鲜香和绍兴花雕不断刺激的味蕾,并未让我们忽略这家店的文艺气质:墙上挂着《花与爱丽丝》的海报与七堇年的照片,安倍夜郎的《深夜食堂》躺在书架上;点开菜单,"老司机最爱的啤酒虾"、"寂寞难耐的小家碧玉"、"青春若是条不老的鱼"等菜名令人不禁莞尔

"水不够随时加,还有多给您几幅手套,我们店里最不缺这个。"店内顾客寥寥,服务生倒也并不急切,他把装虾皮的塑料筐挪到我们脚边,脸上挂着几分神秘微笑。

这种笑容,早些时候我们曾在"卷福"的主人张嘉佳的脸上看到。"你们看起来那么高兴啊,"他见到小娱进来,手里的烟并没有放下,反而仿佛招待熟人般寒暄,"我发现你穿得粉粉的,口红色也偏粉啊。"

"张嘉佳老师,我从大一就开始看你的书,还把书里的话抄下来呢!"

"这说明你是一个正常的少女啊。"他嘴角上扬,抬手拢了拢灰白相间的长发,和我们聊起即将上映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摆渡人》以及他那众筹1500万而来的小龙虾生意。

"连书名都被拆分出来卖影视版权,是不是穷疯了!"

包含30多个短篇故事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短短半年内销量超过200万册,光影视改编权就被售出了7、8次,而且作为作者会参与票房分成。"大概是穷疯了吧,"张嘉佳毫不在意地自嘲起来。"像这次光线和磨铁买的其实不是这本书的版权,而是书名的版权。不过都是很合理的价格,没有去卖天价,销量只到我十分之一的作品,卖的都比我贵。"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摆渡人》,是张嘉佳小说影视化后,最早与观众见面的两部作品。"其他售出的(版权)后来各大电影公司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张嘉佳的小说虽然买了,但(他)太奸诈了,买了没用,不是他编的就改不出来。"

在《摆渡人》剧本写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家卫曾找张嘉佳聊过一次,认为他的小说有自己特有的节奏,只有自己来拍摄才能贯彻作品的气质。而与此同时,《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即将面临开机,分身乏术的张嘉佳想到了自己的"铁瓷"张一白。

"要是别的导演,可能还需要对作品有一定理解,张一白就不用了,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照着张嘉佳平时的样子拍就好了。"张嘉佳一脸他办事我放心的表情对小娱说,"现在大家对他有一些质疑的地方,因为他近期瞎拍了一些(电影),这不是他能力的体现。事实上他是执导能力很强的一位导演,作品影响过一个时代。"

"他一个江苏人,还会知道啥叫铁瓷?"在北京的工作室,听到小娱描述张嘉佳,张一白哈哈笑了起来。"我们俩的关系是损友,互相语言暴力,他老爱吹牛逼说人们都买他的小说,我和他讲,你的小说甭管买了,他们肯定第一个就来找我拍。"

"他书特火的时候其实我还不认识他,别人推荐我也没看,心想着好多伟大的作品我还没看呢,凭什么看他的。但当时心里是留了个印象,好像这个人特别会写故事。"

在北京的工作室,张一白问起小娱张嘉佳走红的经历,张一白似乎不太认识这个被他成为"铁磁"的男人:"哎呦喂,他还玩微博,还玩知乎?看不出来啊!"而认真评价张嘉佳,张一白说他没想到张嘉佳会有如此细腻的笔触。

"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去哪里都是鲜花开放"(参见《摆渡人》);

"雨过天晴,终要好天气。世间予我千万种满心欢喜,沿途逐枝怒放,全部遗漏都不要紧,得你一支配我胸襟就好。"(参见《他们开放在别处》);

"我觉得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晴时满树开花,雨天一湖涟漪,阳光席卷城市,微风穿越指尖,入夜每个电台播放的情歌,沿途每条山路铺开的影子,全部都是你不经意写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复一年朗读"(参见《骆驼和他的姑娘》);

这些都出自张嘉佳之手,让万千读者心醉不已。

然而张嘉佳与张一白的相识却没有小说中的那般豁达意境。

两人相识于一场上海的饭局,张嘉佳恰好坐在张一白身边,"他笑不滋儿的,喝个酒还带着一种讽刺挖苦的表情,一下子把我惹急了。"据张一白回忆,那天两人哐哐一通喝,喝开了以后又跑去"暗黑料理"耳光混沌续摊。回北京在机场,张一白买了一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才发现这个看起来随时插科打诨的男人,字里行间却透着细腻与感性。

再后来,张嘉佳拿着改了几十版的厚厚的剧本找到张一白时,说想拍成4个小时。"剧本真的很厚,但我很喜欢。"张一白觉得《全世界》和过去所有的爱情片都不一样,"它更成熟,透过爱情写人生的况味,写一种宿命。就像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今年你路过了谁,谁又丢失了你。"

拍戏的日子在大冬天,张一白每天白天晚上与张嘉佳喝酒,喝完了各回各家,爬起来舍生忘死地拍戏,然后接着再喝。张嘉佳回忆道:"拍了一半的时候,两个人喝酒,他就说张嘉佳,我不会辜负你。"

$page$

"王家卫用拍三四部电影的时间,教我拍出一部自己的作品"

对邓超来说,张嘉佳仿佛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头一次见他是在拍摄现场,聊了几句后邓超忍不住感叹:"我应该早就见你。"

而张嘉佳则很早就笃定,邓超是那个特别适合演陈末的人。"我曾经看一台晚会,他在上面唱歌。大家都说他逗,可是镜头扫过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他的眼神有些忧郁。他其实是那种内外有两层面孔的人。"

"陈末就是我自己,因为沉默。因为我执意,因为我舍不得,因为看到太多绝望,所以反而看出了希望。"外表呈现出的逗逼和不靠谱,与内心的孤独和忧郁,这是邓超在电影中为陈末,或者张嘉佳诠释出的独白。"看完了我觉得它是一部好片子,你会为里面的猪头、茅十八和陈末他们哭的。"张嘉佳又点燃一根烟,望向窗外的眼神有些飘忽。

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依然是那个外人眼中有才华、动不动飚出金句的张嘉佳。张一白说:"比如我们有场戏,我跟邓超拍着拍着,觉得台词怎么都不舒服,就让张嘉佳赶快想点别的。他说我在机场等半个小时再通电话,结果大约20分钟后,他就打电话来给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编剧和原着作者是同一个人的优势就在于,原作者在编剧的时候,写出来的都是原着,反正我说了算嘛。"张嘉佳笑得狡黠,"电影版的《全世界》就像是一个人换了套衣服,但大家一看就知道那就是你。不过《全世界》确实是剧情编剧里面最难操作的一种,七个主人公在同一个故事里并行推进,相当于三对恋人还带个外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线。"

这部投资成本过亿的爱情电影,被看作是畅销小说IP改编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编剧从筹拍一直跟进到最后的剪辑,连路演也会参加。"我觉得很委屈,我一个编剧为什么要去路演?"他佯装生气的样子,不过还是对制片方安排的工作很是配合,"好片子就必须提前点映,让大家知道它好,别tm叽叽歪歪了。"

马不停蹄的工作对他而言似乎已成为命中注定,"《全世界》之后就是《摆渡人》的宣发,等到《摆渡人》之后,我就跟大家讲电视剧版《全世界》的事,这部电视剧也应该是这十几二十年来很厉害的一个东西。"他坦言对电影没什么压力,"要批评也批评张一白,跟我有什么关系?当然一样的,《摆渡人》出来(票房)也是我扛啊。"

作为导演处女作,《摆渡人》拍了整整一年,监制王家卫对于演员发型这样细节的苛刻要求,令张嘉佳初次体验到当导演的难处:"完全不是人干的事情,指挥几百号人,看监视器看得头昏眼花,觉也不能睡。"

不过能让电影大师用拍3、4部正常电影的精力来教学,可不是任何新人导演能有的待遇。"对我来说,他不仅仅是我的偶像,还是我的老师,有种血浓于水的情感在里面。"张嘉佳说,"我跟王导学习了两件事,一个是什么东西都是有可能变好的,另外一个就是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把它推翻的。"

众筹1500万,"史上最文艺的小龙虾餐厅"从11城路过

采访间隙,听说记者要去围观小龙虾店"卷福","采完我你们就去吃吧,可以跟店员讲让他们打个折。"张嘉佳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调戏起旁边光线的工作人员来,"光线的人现在又愤怒了,这个姓张的怎么牵扯这么多业务!"

后来张一白听说张嘉佳只是给打了一个折而没有请客,一脸的不屑,"真抠!"

虾子要吃活着烧的,痛出来的鲜美,才足够颠倒众生。这是张嘉佳在《生鲜小龙虾的爱情》里的感悟。"卷福"是他与好基友蒋政文一起开发的小龙虾品牌,曾经是线上售卖业务,通过年初的两次众筹,如今已募集超过1500万元,遍布11个城市的小龙虾门店也红红火火地开了起来。

时光倒流至2000年,蒋政文在西祠胡同上创建"王小波门下走狗"文艺版块,从而结识因发表《姐姐的灵魂》而轰动一时的张嘉佳。"他是一个特别纯粹和坚持的人,"蒋政文告诉娱乐资本论,"我们当时那么多文艺青年中,只有他坚持认为自己一定会成为作家,他也确实做到了。"

而张嘉佳另一个坚信的梦想是:老子要开一家龙虾馆,让全中国的虾店俯首称臣。"有一天蒋政文来找我说,张嘉佳咱们一起去卖小龙虾,干杂志真的是累死爹啦!"

一位是褚橙的操盘手擅长经营,另一位则是小龙虾的忠实吃家,两人把品牌的名字定为"卷福",既是借用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友谊佳话,同时也想传达小龙虾作为一种食物,是见证友情的最好载体。

"史上最文艺的小龙虾餐厅"说开就开。对于"卷福"能取得众筹的巨大成功,蒋政文并不意外:"小龙虾是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食物,而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卷福旨在做小龙虾消费的升级品牌,是很多人认可并愿意参与的事情。"

"北京来现在还没有宣传,现在客流量不大,所以你们去肯定会有位子,四月开的上海店因为是第一家,倾注的心血比较多,现在业务比较稳定就得提前预定了。"张嘉佳说,"不过我昨天去北京店觉得还OK."

"你经常去店里巡视吗?"

"当然,这也是我的事业啊。"张嘉佳的眼睛笑成了好看的月牙,"我跟店员们讲说:挺住!等我这边有空了,我就去搞餐饮!其实目前只需要等到厨师技术跟服务员的水平稳定,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吧…不过做餐饮真的很难,我在南京有一家特别大的餐厅,就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几千平,晚餐的翻台率是2.8,全南京最高的,结果每个月亏损14万。"

"时间海不是巨无霸公司,我想保护那些有才华的青年"

如果问张嘉佳现在最想要的,大概是获得片刻的喘息。前段时间刚做完心脏手术,紧接着就进入到《全世界》紧锣密鼓的宣传中,面对一批批媒体迎来送往,问着重复的问题,他微微叹了口气:"以后导演和编剧都挺不想做的,没有在写新的书,啥都不想写,你们一走,我马上回家睡觉了。"

不过谈起去年底他成立的时间海文化公司,张嘉佳还是会振作起精神来。据了解,从去年签约穆熙妍、姜思达、卢思浩等6位作家,到如今公司已经签约了包括导演、作家、演员等在内二十多人,张嘉佳坦言自己对公司发展比较谨慎:"我也在和我的团队说,做时间海这样一家公司,不是想把它做成一家巨无霸,我的目标很明确:保护有才华的年轻人。"

从时间海目前的运作模式来看,作品影视化或者说IP开发仍是其主营业务。不过张嘉佳对此看得很淡:"虽然我是最大的IP创造者,但我反而不是IP热其中的一份子。影视作品从来就是分两种,一种是原创,一种是改编,突然有一天,大家把改编叫成了IP,如果真的按照IP被赋予的概念,比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变成另外一种商品后这种号召力可以被传递,那么中国20年来能够称得上是IP的不会超过20个,10个我都敢讲。"

而最大的IP,莫过于影视作品本身,电视剧或电影带火小说的例子并不鲜见。"中国这20年哪有什么东西啊,像《匆匆那年》、《致青春》,《致青春》在拍电影之前书的销量不过70万册,在电影之后销量才破了百万,《匆匆那年》是销量刚破百万,破百万销量的小说在这些年是很少的。"

在张嘉佳看来,如今青年作家的生存状况堪忧,"不仅仅是生活上的问题,而且他们面临很多乱七八糟的诱惑,在IP潮、资本潮下容易走错路,创作实力也会降低".

"时间海的作者除了写东西就是吃喝玩乐,过自己的生活,其他扯皮的事情公司来做。作为一个新导演,如果你有才华,我也要保护你,首先不让你受到外界资本的伤害,第二把资源倾斜给你,让你去做好的东西。"张嘉佳把时间海看做是有才华青年的收留地,"我们做电影,做出版,做经纪,谁愿意来,我们基本上就具备了他擅长的这项业务。"

如今,成为中国作家富豪榜常客、微博坐拥千万粉丝的张嘉佳,确实也具备了影响他人的能力。随便抛下一句"有生之年,终会相见",便引得无数少女在转发表白的同时,按捺不住春心萌动。

"我对成为明星或偶像一点兴趣都没有,"张嘉佳摆了摆手。

"您不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万千少女的偶像么?"

"万千少女瞎了眼睛。明星或演员大家可能更追求皮囊,他们可以是你晚上做春梦的对象。而一个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更多是心灵层面的东西。"他眼里有光,又透着坚定,仿佛无论日夜交替,都要做那个永远有光,永远照耀前进的陈末。

*本文作者曹乐溪,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娱乐资本论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