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VC行业全攻略:人才流通的过程,也是一种买卖的行为

转战VC行业全攻略:人才流通的过程,也是一种买卖的行为

2017-02-22 15:46Newseeders 合作伙伴
VC面试、创业者做VC,VC去做创业者,这样的角色互换,到市场中去交易——坐在桌子的另外一端去,特别有意思。

《VC引力波》是新芽NewSeed精品栏目之一,向投资人开放的发布行业观点的平台,欢迎投稿:jessiemeng@zero2ipo.com.cn。

导读:

“我是一个记者、产品经理,想进入 VC 行业,可能吗?我应该什么时候辞职?一个训练有素的 VC 是怎么选择一份工作的?怎么样考察一家机构,以及考察机构的哪些方面,评估这家机构合不合适自己?”

1、《孙子兵法》在求职中的运用

1)因胜而战

很多厉害的人,都是其他机构过来挖的,哪里用得自己找工作。也有一些人是骑驴找马,等找到工作了,再跳槽。这种方式比较稳妥。

2)战中求胜

战中求胜,冒的风险比较大,有些是没想清楚,就裸辞了。有些是对自己比较自信,知道自己的水平,了解市场的需求,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好的机会。

2、市场需求分析

1)天时

VC行业的跳槽,也符合一个行业的招聘淡旺季,能明显感觉到,2月,3月,4月,9月,10月是招聘的高峰期。

何一种商品,想在市场上流通,得有需求方,如果只有供应方,是不成立的。

从深圳的招聘市场来看,主要有那么几波机构,有比较大的招聘需求。

A、国资背景的,包控一些母基金

特点:管理的基金规模比较大,从几十亿,到几百亿不等。因此,只能投一些比较大的案子,很多都会涉及VC和PE,甚至二级市场;方向的话,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偏高科技,比较少见投房地产的,过去几年倒是非常流行;因为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所以,整个基金的管理机制偏保守,决策流程复杂,推进速度慢;但是这种机构的募资和退出能力都非常强。

招聘需求:由于国家需要完成产业升级,由一个制造大国发展成高科技国家(此次省略1万字),所以在这块设了很多新的引导基金。会有不少机会,但是一般都要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偏投资后期的。看到几个亮点,一丁点数据都没有的项目,他们真的不会投。

B、传统金融行业过来

特点:基金规模一般,从几个亿,到十几个亿不等。因为投资机构人很少,非常扁平化,所以老大啥风格,啥偏好,就决定了这个基金的风格和偏好。这个偏好当然包括选人的偏好了。总的来说,他们比较看重学历,证书,有没有读过MBA什么的。看项目的逻辑,偏二级市场的风格,从财务,数据这些方面出发。当然,他们的成绩也不错。

招聘需求:这种基金比较新,大多数都是13年、14年设立的,基本是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发现了做VC有钱赚,自己又比较熟悉二级市场,有退出的渠道,募资能力也不差,所以就杀了进来。目前的阶段,他们一般是二期的基金,可能需要增加些人手,基金也更加正规化了。如果自己各方面的条件过硬,可以去试试。

C、从其他地区,杀进来的机构

和北京相比,深圳的VC行业,还非常年轻,除了深创投东方富海、松禾、达晨,还有从达晨出来的启赋,双手都能数得过来。而且里面,很多以前都是做PE的。虽然北京的机会很多,但是机构也很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很多北京的机构,把目光放到了深圳。从去年开始,陆陆续续,就非常多北京、甚至厦门的机构,开始在深圳设点。

这个是招聘的大头。一个机构开拓新的地区,一般对于求职者来说,是一种红利。一方面是在这个地方积累的资源不是非常多,所以,找人不是非常方便;另外一方面,在北京,等其他地方的人,又不愿意去深圳。恰好遇上从北京辞职回深圳的人太少了。所以,有可能这些机构会降低门槛,考虑一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而不一定是做过投资的。

特点:通常在深圳没有合伙人,异地推荐案子太难了,不容易出成绩。

招聘需求:可能只招一、两个人。

D、和上市公司联合的投资机构

特点:这种机构投的阶段跨度比较大,也有些是专门为配合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做投资的;也有些是老大的人脉非常广,下面的人只需要跟案子就可以了,得到锻炼的机会偏少。

招聘需求:要求不高,有相关经验就可以。

E、VC 2.0

VC 2.0是指从原来老牌基金里,合伙人出来新募集的基金。通常这种基金比较有特色,各种新套路。如果自己和对方很熟,能力也还不错,很有可能被拉过去做合伙人。因为这时候,基金的合伙人,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他也是一个创始人。手头上可选择的人,可能也不是特别多,基金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有可能降低标准。

在创业的时候,即使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自己比对方的水平高,但是从创始人的角度来说,信用也是有成本的,因此得把这个考虑进去。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的能力不如自己,却获得了更好的机会。这也和上面说的“人和”有关系。

F、众多孵化器

特点:投资能力比正规的基金偏弱,主要的工作,可能是挖掘、筛选项目,进入孵化器,投资金额偏低,接触到的项目质量偏低。当然,也有些非常好的孵化器,但是这种机会一般比较少。

招聘需求:因为提升空间有限,所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些。很多毕业生,会选择这个地方,入行,了解创投市场。

2)地利

毫无疑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是风险投资行业,最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北京,基本最优秀的机构的总部,都在北京,而从每年拿到风险投资的案子数量来说,北京也是最大的。

3)人和

人和很好理解,自己从哪个坑出来的——哪家企业,哪个学校,在这个行业里,认识了什么人,能不能让对方帮忙自己内推。投资的圈子本来就很小,非常讲究人脉关系,如果说自己对某个机构感兴趣,找不到朋友帮忙内推,那么在这个圈子里,是混得特别失败的。

熟人推荐至少能保证自己的简历,能达到关键人那里,甚至有机会能争取到一个机会,和合伙人深入的沟通。

3、人才流通的过程,也是一种买卖的行为

首先,人才是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程的,也是一个市场匹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提高市场匹配的效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渠道

因为这一个讲圈子的行业,而且不大,一般都可以通过同行、猎聘网、前程无忧拉勾网,或者猎头,了解到各家基金的招聘需求。

2)对需求方了解程度

最近,好几个我非常不看好的案子,因为他们靠炒作概念,甚至说造假,融了几轮的钱,我特别惊讶。后来我想哪怕是很优秀的投资人,哪个人手头上没三、五个烂案子?更别说那些没用什么投资经验,拿自己的钱投的投资人,和不懂这个行业,小的细分领域的投资人被忽悠了。

所以啊,这也是匹配的问题啊,投资水平和项目质量相匹配。只要项目包装的好,get到了投资人的点,也能卖出去的,而且能拿到好价钱。

当然,这不是说要造假,这个圈子那么小,老大们都是认识的。而是说,鼓励那些目前还找不到合适机会的朋友,可以找一些和自己条件匹配一些的。

看一家机构合不合适自己,就要对一家的机构进行详尽的分析。主要也是从“募”、“投”、“管”、“退”这几个方面来考察。

A、“募”

基金的募资能力不能太差,如果经常为募资发愁的,很影响工作的,好不容易挖掘到一个好案子,却没钱投。那些新旧基金交接的情况除外。

从基金的LP是谁,基本可以看出一家机构钱的属性,什么性质的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怎么投,比如说这家基金的钱来自于股市、房地产,那么会受二级市场的影响特别大,有可能发生股灾了,基金的钱就到不了帐。

我们没用办法,突破宏观来谈微观。

B、“投”和“管”

如果是一家比较有名一些的基金,老大肯定经常去做PR的,只要用心搜一下,总能找到他们在各个地方的讲话,出席过什么活动,然后,认真读读他们讲的东西,就基本可以看出他的投资风格,投资理念,甚至可以细化,怎么看人的,怎么看市场的,怎么分析需求的等等啦,再去官网,或者创业邦数据库,看看他们的履历简历,从而可以分析出他们的知识结构等。

再者,就是看看他们的投资方向,投资组合,自己对这些方向感兴趣吗,他们投资的项目,自己有聊过吗?自己是怎么判断这些案子的。去找几个他们投的案子聊聊?这些案子的创始人是当事人,从他们得到的第一手信息,最珍贵了。最后才有一个综合的判断,自己认不认可他,需要不需要抓住这个机会。

C、“退”

大多数投资目的都是为了退出,可以赚到钱。所以要看这个机构在退出方面,有没有独到的能力。有些机构的合伙人可厉害了,特别擅长组局,很烂的项目,也能通过并购等方式退出。

3)对自己的了解

这个非常关键,需要自己多和同行交流,对自己有一个“不偏不倚”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能力怎么样,和同行对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不是想得足够的清晰等等。这个和创业公司去拿钱,做行业竞争分析差不多的道理。啰里八嗦地讲了一大堆,想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真得花些心思,特别是自己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希望能找到一家机构,能做5年、10年的,就会更加谨慎了。不是看到对方名气大,就行了。

VC面试、创业者做VC,VC去做创业者,这样的角色互换,到市场中去交易——坐在桌子的另外一端去,特别有意思。

       作者简介:陈庆森,前创业邦投资经理,主要关注AI和文娱方向,BP邮箱:chqs2008@qq.com


*本文作者陈庆森,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