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O2O如出一辙的共享经济,被概念玩坏的“刚需”

与O2O如出一辙的共享经济,被概念玩坏的“刚需”

2017-04-21 14:09Newseeders 合作伙伴
很大一部分刚需,是在“痛”感之下,被选择性记忆。拿共享充电宝举例,每个人都经历过手机临时没电的窘境。还很可能还因此错过约会被甩而记忆犹新。所以,偶尔出现一次的巧合,成为了想当然的“刚需”。

曾经有一个真正的刚需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直到被别人投资了,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所有刚需说:我投你。

这恐怕是每一个当年跟风过刚需的投资人的内心写照。

我记得2015年,那个凭着APP就可以拿到融资的年代,投资人口中最多的三个词“高频”“痛点”“刚需”。仿佛符合这三点的项目都会是一个蕴藏巨大的金矿。尤其刚需,成为投资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O2O的热潮和不是刚需的“刚需”

那个O2O如火如荼的年代,催生了许多“刚需”包装着的项目。

从外卖洗衣到医药美甲,online to offline,将物质的流通转化为bit的流通,成了所有O2O门的金科玉律

然而他们真的抓住了刚需么?恐怕不是。

就像人们吃饭是刚需没错,然而外卖并不是。人不可以不吃饭,但是却完全可以不吃外卖。再说医药O2O,人们生病吃药也是刚需,但是送药服务是刚需么?急需用药的病恐怕不是医药O2O就可以解决的。

这就凸显了一个问题,当年的O2O们,对于刚需是偷换了概念的。人们的需求在于O2O涉及到的那些种种生活方面本身,而并不是O2O企业们的具体业务。这是个很奇怪的逻辑,就像是人们呼吸空气是刚需,而你将它装在瓶子里去出售,然后说呼吸是刚需,然后理所当然的说兜售瓶装空气就是生意。

直到有一天,资本寒冬戳破了O2O们口中的那些不是刚需的刚需。除了外卖还在争议之中苦苦支撑之外,仿佛其他一切都沉入海底。

如出一脉的共享经济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现在看来,共享经济的崛起和O2O如出一脉。共享经济,在一开始也是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来切入的。

从Airbnb在国外火热起来之后,国内在共享界就先一批的出现了类似的民宿共享。然后衍生到共享出行,共享单车,到现在的共享充电宝。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展路径。共享出行催生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又催生了共享充电宝。短途出行是“刚需”,最后三公里也是“刚需”,手机的临时续航更是“刚需”。然而,仔细想来却不难发现此处的“刚需”和O2O的“刚需”,如出一辙。从前的短途出行有出租车,最后三公里可以公交车甚至步行,手机应急续航,只需要到咖啡店接个充电器就行。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所谓的“刚需”都易于被替代。“刚需”再一次出离了逻辑,在想当然的“需求”之下,“刚需”又被遗忘了。

看吧,为了扩张竞争,OFO和摩拜再一次陷入补贴之争。

“为什么补贴?需求不够刚耳。”

拿什么找回你,被概念玩坏的刚需

刚需到底怎么了?

很大一部分刚需,是在“痛”感之下,被选择性记忆。

拿共享充电宝举例,每个人都经历过手机临时没电的窘境。还很可能还因此错过约会被甩而记忆犹新。所以,偶尔出现一次的巧合,成为了想当然的“刚需”。

还有一部分“刚需”是偷换概念的产物。吃饭是刚需,于是外卖也披上了“刚需”的外衣,出行是刚需,于是共享出行也混入了刚需的队伍。

于是,刚需就这样被玩坏了。

不过要找到真正的刚需,也并不困难。

从经济学上给刚需的定义来看,刚需是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我们只需要找到不打价格战的领域就好。(机智脸)”然而,这只是正确的废话,对于每个领域来说,都有其刚需群体。挤出行业的水分,锁定有效市场,才可以找到真正的刚需。为了估值而吹大市场,只能离真正的刚需越来越远。

请创业者们在营销和融资的时候,先记住真正的刚需再吹牛。切莫,用惯了套路,玩坏了“刚需”。

*本文作者魏腾,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创头条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