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Uber创始人彻底辞任CEO:投资人要求高速增长,公司就此跌入泥潭

刚刚,Uber创始人彻底辞任CEO:投资人要求高速增长,公司就此跌入泥潭

2017-06-21 16:57猎云网 合作伙伴
就在刚刚,卡拉尼克被投资人逼宫,彻底辞任了CEO一职。挥泪离别之际,创始人表示:“我热爱Uber胜过这世界上任何事物。”是投资人要求他大肆扩张,然而这种不计手段的增长方式,却把公司拖入丑闻。

今日消息,在5名大股东的层层重压之下,卡兰尼克终于还是卸去了Uber CEO一职。

据悉,这5名股东包括Benchmark、First Round Capital、Lowercase Capital、Menlo Ventures以及Fidelity Investments,他们股份加起来占到Uber总股份的1/4。在周二,他们联名给卡兰尼克写了一封信,要求卡兰尼克立即离开,公司也需要更换领导团队。

在与董事会成员沟通数小时之后,卡兰尼克最终同意辞职,不过仍会作为Uber董事会一员存在。

在这之前,Uber早已丑闻缠身。猎云网也曾多次追踪报道相关消息:

公司走到今日这个管理层真空的局面,也并非一日之寒。

特朗普,这个锅你也要背!

17年,卡兰尼克仿佛是遇上了史上最强的“水逆”。

1月,特朗普上台,并发布了极具争议的 “穆斯林”禁令,激起千层波澜。美国人民对特朗普的反对之声达到了高潮。这一股反抗热潮,除了波及政府部门,也影响到了美国各个科技公司的发展和运营。

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抗热潮中,Uber率先中靶。

当时,为了抵制特朗普的政策,纽约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但是,在这个局势下,Uber却关闭了部分地区的“动态定价”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公然和“反川普活动”唱反调。

图片 1

此外,鉴于CEO 卡兰尼克又是特朗普商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因此美国群众理所当然地把对特朗普的不满和怒火,转移到了Uber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删除 Uber”的活动 。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卸载Uber的用户数高达20万。

这也是Uber在17年始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同时也是卡兰尼克的噩梦开始。

性骚扰案件,暴露了Uber公司文化阴暗一隅

成立8年,Uber几乎不断地遭受争议。然而,真正引起轩然大波的,其实是Uber一名前员工的一篇博文。

2月,Uber前软件开发人员Susan Fowler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博文,称她在Uber工作时遭到了性骚扰,而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居然在避重就轻,试图包庇祸首。

Fowler在博文中写道:“很显然,他试图让我和他发生关系,这一意图是非常清楚的,我立即对这些聊天消息进行了截图,并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举报了他。”但是,公司高管告知她,对方是一位“业绩出众者”,他们不想惩罚他,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无知的错误”。

Fowler的这篇博文引起轩然大波。Uber的公司文化备受抨击。过后不久的员工大会上,卡兰尼克对公司在企业文化上所存在的缺陷道歉。

据知情人士透露,牵涉该事件的两名高层管理人员,即董事会成员Ryan Graves和首席技术官Thuan Pham将会接受详细审查。

然而,更让Uber头痛的在于这件事件发酵的结果。事件发生之后,Uber对至少215名员工展开了调查,并且开除了20余名与性骚扰事件相关的人员。

在调查中,Uber被指控管理结构膨胀、稚嫩,导致了厌女文化和错误管理的出现。在它12000名员工中,3000名居于管理岗位,而很多人之前根本没有管理经验。

尽管公司力辩其中真伪,但仍有些百口莫辩。

 “无人驾驶”项目丑闻频发

2月,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创企Waymo对Uber提起控告,称其窃取商业机密、知识产权,以及与其激光雷达系统相关的专利。自此,两家公司之间的纠纷正式拉开帷幕。

Waymo称,其工程师Anthony Levandowski 下载盗取1.4万份机密文件,其中包括了价值极高的激光雷达电路板的设计资料。Levandowski将这些资料转移到自己的SD Card中,重装了操作系统并格式化了自己的电脑。之后,把这些材料带到了Uber。

2017年4月,Uber表示,Levandowski将不再参与公司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中与激光雷达相关的一切工作,并不再担任Uber在匹兹堡的研发中心ATG的主管。5月31日,Uber正式宣布,解雇Levandowski。

Levandowski在Uber一直负责自动驾驶部门,这个部门也被卡兰尼克称为“Uber”的未来。Levandowski的离职,也意味着这个项目可能会遭到长期搁浅。

当然,这并不是Uber遇到的第一期自动驾驶丑闻。3月26日,Uber无人驾驶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另一辆车相撞发生侧翻,Uber当即叫停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技术的恶评,也让圈内人士开始质疑,一直扬言深耕无人驾驶的Uber是否有些过于浮夸?

高管离职潮爆发,管理层开始悬空

如果说,上文提到的大多数内容都在于外患,那么真正给予Uber致命打击的,当属于频频发生的高管离职事件。

除了上文提到的因为涉嫌性侵事件被开除的20人,以及侵犯专利的Levandowski之外,离职的高管还包括以下人物:

2月底,受到性骚扰丑闻的波及,负责工程技术的高级副总裁Amit Singhal离职。此人原是谷歌公司的高管;

3月5日,产品副总裁Ed Baker也因性骚扰指控而选择辞职。

3月20日,Uber总裁、二把手Jeff Jones辞职,原因或是因为卡兰尼克计划招募一名职位与其冲突的高管;

3月30日 , 先进技术部门副总裁Brian McClendon声称想从政,因此离职。

4月,通信与政策负责人Rachel Whetstone离职;

5月,Uber欧洲、中东和非洲业务的法律总顾问Jim Callaghan离职。

6月1日,财务主管Gautam Gupta离职。

6月7日 ,Uber元老级人物Eric Alexander因在印度女子被Uber司机强奸的医疗报告事件中处理不当而离职;第二个星期,卡拉尼克的亲密盟友,高级业务副总裁Emil Michael离职;就在Michael离开的第二天,董事会成员David Bonderman因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发表冒犯女性的不当言论向公司提出辞职。

最终,CEO卡兰尼克也迫于资方压力,宣布离职。Uber正式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自动驾驶”的公司。

Uber惨祸频出,竞争对手却不停融资、合作

Uber从17年开始,连连受挫。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仅是看客。至少它的竞争对手Lyft和Grab正在马不停蹄地前进,该融资的融资,该合作的合作。

3月,Uber的东南亚市场竞争对手Grab筹得15亿美元融资。5月,另外一家按需出行创企Go-Jek完成12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亿美元。

再把目光放回美国,这儿Uber诞生的地方,战况则更为微妙。

4月份时,Uber的直线竞争对手Lyft就确认新一轮融资完成,最终融资额6亿美元,至此该公司估值达75亿美元。到了5月,Lyft又跑去和Waymo合作,开发自动驾驶车辆技术。两家公司声称,将会在无人驾驶产品和试验方面进行合作。这就不免有些讽刺了,因为Uber当时正和Waymo的无人驾驶专利官司打得难解难分。

转眼到了6月,Lyft再次行动,宣布了全新的合作伙伴——来自波士顿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司Nutonomy。Nutonomy是全世界第一家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公司。

有此可能看出:Uber受挫,给了它的许多竞争对手趁势而上的机会。不过,Uber当然也并非坐以待毙。

面对公司考官悬空,其的确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停招进新的高管。几个月前,Liane Hornsey成为Uber的人力资源主管;最近,该公司聘请了前苹果执行官Bozoma st . John担任首席品牌官;另外,哈佛商学院教授Frances Frei被任命为首席领导和战略副总裁。据了解,Uber仍然在寻找一位拥有“上市公司经验”的新的法律总顾问,以及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

另外,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根据,Uber在今日更是推翻了长期政策——首次允许司机收取小费!

尽管其Uber第一季度全球营收飙涨至34亿美元,几乎是2016年同期的3倍,但它的市场份额正逐渐被对手侵蚀。5月底,Uber在美国的年增长已经放缓至40%,去年同期则为55%。Uber的美国市场也在一步步萎缩,从今年1月初的84%缩小到了5月底的77%。

这一次,卡兰尼克的离职也给市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谁将来收拾Uber的一滩烂局,这个昔日被捧上塔尖的共享经济巨头,还能再次辉煌吗?

*本文作者鲍伯君,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猎云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