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可能就藏在那些“奇葩”的产品需求中

独角兽可能就藏在那些“奇葩”的产品需求中

2017-07-05 21:07Newseeders 合作伙伴
有些项目,一开始真的理解不了,但是就是有一波人很喜欢它,业务数据表现惊人。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一定做对了什么。我最喜欢这种项目了,有可能它是下一个独角兽。

腾讯强调做产品时,和前面1000个用户做深入的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能会有些意外的发现——可能我们是这样设想,产品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功能,但是真实的用户有不一样的看法,觉得是那样的。

1、VC 怎么剖析产品的需求

创始人:我的项目非常好。

VC:你的项目怎么好了?

创始人:你看我的业务数据多漂亮,足以打消你的质疑了吧。

VC:这些业务数据具体怎么构成的,怎么来的呢?

创始人:。。。

如此一层层剥下去,就能发现项目有没有打中了用户的痛点,各种成分在数据增长当中充当什么角色。

不过就算是VC,也不容易寻找到这个点。因为“造假”太容易了。

比如,花了很多钱,用免费、满减等方式,去拉用户;依靠创始人的资源,促成的业务,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些数据不仅坑了投资人,还坑了创业者自己,因为钱花了,却没办法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最后什么东西都没沉淀下来。可见不同来源的数据,具有不同的说服力。

当然“造假”也分故意和无心的。

我出去见项目,经常有创始人向我描述他们的世界,从淘宝、到微博、到微信,慷慨激昂,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推理的逻辑,却不知道去问问他们的用户,自己要服务的人的想法,对方怎么看的,用户真的需要这个东西,愿意为这个东西买单么?

大多数互联网项目死掉的原因是:在产品提供的服务和用户想要的东西差距太大,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交集。

我很好奇为什么在传统行业很少投资人提刚需、弱需求、伪需求这些概念,而上一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投资人就会经常提及。我想原因是,传统行业的需求都特别明显了,不需要经过论证了,而移动互联网一种虚拟经济,信息技术,提供的是和以前不一样的服务,所以要经过需求验证吧。

2、创业者怎么寻找产品的需求

像我周边一些很厉害的创业者会不断地开发不同的新的APP,基本是一个月1款的速度,放上应用商店测试,看用户的自然增长量,低于1000的砍掉,不断地试错。

对他们来说,也算精益创业吧,以比较低的成本验证需求。但是一般的团队承受不起,而且随着这两年应用市场給到新的应用的量越来越少了,就更难了。

或者,每天盯着各大应用商店的排行榜,有哪些应用冒出来了,就去抄。当然他们有分辨哪个应用有没有砸钱推广,每个应用排在什么位置有多少流量的能力。

3、项目发展遇到了瓶颈,怎么办

对于创业团队給自己试错的机会不多,因此更多时候是在已有的产品上作改良、迭代。

有时候一个产品明明不错,但是用户增长就是不快,也很快看到瓶颈了。有可能是因为产品的形态不对,或者是对产品、对用户的需求理解还不够。

我跟了一个项目跟了3年,虽然没有机会投资他们了,但是一直很看好他们。他们就遇上了这种情况,他们在细分品类里做到了第一名,但是用户量增长并不理想,用户规模上不去。这又和这个市场的规模明显不符。

他们的问题是产品的形态太超前了。也就是说,他做的是未来的产品,和目前大众的心态不符。因此要把时态拉回来,从一些同类型的产品的数据表现,也可以看出,确实是这样。

撬动用户量爆发性增长的点在什么地方,是大多数创业者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腾讯强调做产品时,和前面1000个用户做深入的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能会有些意外的发现——可能我们是这样设想,产品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功能,但是真实的用户有不一样的看法,觉得是那样的。

一旦把这个点提炼出来,把它放在金字塔的顶尖,重新设计产品,制定策略和打法,跑起来,就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写的《需求 》一书中提到一个具体的案例:

美国Zipcar公司一开始的创始人是切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尝试将自己的商业才华应用于美国的环保事业,发现了一个解决购车、养成汽车遇到的众多问题的方法——共享汽车。

切斯发现汽车共享可以从多方面实现资源节约:1)减少路面上的车辆,降低拥堵;2)用于建设公路和停车场的土地面积也会更少;3)加入共享计划的人也不会对汽车过分的依赖,不会去一趟离家5个街区的超市还要开车,这样就减少了汽油消耗,不会在没有必要的车程、等红灯的时间和绕着街区着车位的过程中浪费资源。

于是她拉上自己丈夫Roy Russell,德国的好友Antje Danielson,从几家风险投资公司那里募到了130万美金就开干了。

结果,市场“毫无反应“,头一年,只有75个人注册了会员。从1999-2003年,Zipcar的成长虽然很稳定,却十分缓慢,停滞在3个城市拥有130辆车和6000个会员的状况之下,止步不前。

切斯一直在努力,尝试用创新的手段为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产品注入新的增长。

例如,她强调Zipcar的社会使命,力图引起年轻城市居民在环保方面的共鸣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很有趣,很吸引人,但用户增长一直没见起色,盈利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愿景。切斯此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绿色环保的梦想之中,依然保持着乐观态度。

然而,没过多久,公司财务就告急了,投资人却坐不住了,面对这个烂摊子,董事会决定任命格里夫斯做CEO。

格里夫斯曾任职于波音公司和休斯飞行器公司(Hughes Aircraft),还在两家高科技创业公司工作过,一家是信息美国(Information America),取得了成功;而另一家数字商品(Digital Goods)则因过早进入电子书市场而以失败告终。同时,他也是几家战略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和主要负责人,在私募圈里根基不浅,而这对于持续需要资金的Zipcar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

但是,格里夫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却跟找钱无关。

格里夫斯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出Zipcar 2.0,实现用户的高速增长。这就意味着,要把Zipcar的关注群体扩展到热心环保人士之外,强调产品对都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是一种人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格里夫斯说道,“你的目的,是要说服人们逃离汽车公司长达百年之久的营销攻势。”若想让公司成长为一家真正的企业,服务的规模就要提升一个等级。用董事会成员彼得·奥尔德里奇(Peter Aldrich)的话说,就是要“将一场政治运动转变为一家公司”。

可没想到,格里夫斯却开始叫停规划之中的扩张项目。他之后解释说,“我们需要先在一个城市的层面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公司在着手扩张时并没有真的考虑清楚,实现盈利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Zipcar如何才能实现快速成长,当时是众说纷纭。有人建议开展激进的广告营销活动,也许通过广告牌、平面媒体、广播和电视广告等手段,高强度宣传Zipcar的优势,可以吸引人们去尝试公司的服务。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利用自由媒体的力量,通过访谈、报刊文章等信息宣传手段,唤起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价值观。还有一些人提倡传统的商业手段:打折券、免费试用、地铁站外和商场中的Zipcar登记柜台等。

而格里夫斯则决定先开展客户意向的研究调查工作。为了搞清楚Zipcar产品缺乏魔力的真正原因,格里夫斯成立了焦点小组,对那些知道Zipcar品牌却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加入会员的观望派进行了深入研究。究竟什么才能激励他们加入Zipcar会员呢?格里夫斯认真听取了观望派的意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导致这些人犹豫不决的具体原因上。经过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如果对业务成长本身投入足够的关注,就可以解决汽车共享服务中的很多长期问题,并大幅提高Zipcar的内在吸引力。

Zipcar会员常常会发现,在需求量最高的晚间和周末,这个城市中仅有的几辆车早就被别人预订一空。而且,最近的车辆也停在离家10~15个街区远。这虽然听起来不算什么大麻烦,但在整个Zipcar租车过程中再附加半个小时的步行时间,就足以让大多数客户望而却步。

就像一位Zipcar会员所说的一样,“如果最近的Zipcar在两个街区之外,让我赶夜路走到那里,我就会不耐烦。”另一位会员说,“如果车停在离我家步行5分钟以外的距离,我就不考虑了。”他们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棘手问题。Zipcar的默默无闻限制了车队规模的发展,而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又该如何壮大Zipcar车队规模,使服务更受欢迎呢?

格里夫斯拓宽了思路,对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成功跨越了这道障碍。他认识到,Zipcar走向未来的关键在于密度。汽车的停放位置必须距离会员很近,才能真正替代个人购车,成为一种便捷的出行工具。比如说,如果波士顿拥有20万会员,8000辆车,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而公司当时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凭借一个规模很小的组织,去模拟大规模机构才能实现的高度市场渗透。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Zipcar没有将车队投放到整座城市,而是集中力量,在几处城市居民区形成相对密集的布阵。这些居民区中住满了典型的Zipcar用户:年轻、精通技术、环保、节约。Zipcar重点抓住潜在客户集中的地区,就算从小规模起步,也可以实现高密度的目标。

格里夫斯的“即时密度”战略促进了公司发展上升的良性循环。在选定的居民区中,人们常常在街头看到Zipcar,于是开始向朋友打听这种服务。只要注册Zipcar会员的本地居民数量到达一定规模,公司就会将服务拓展到临近的社区,并以这种方式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在需求与人性的微妙关联中,有一点值得关注: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的,通常是不起眼的小事。与买车相比,Zipcar会员每年能节省几千美元的开支,而且还不用将大把的时间投入停车、维护、修理、保险等琐事之中。然而,真正促成人们加入Zipcar会员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发现,车就停在离家步行5分钟的位置,而不是10分钟。如此看来,5分钟的差异才是触动需求的真正力量,这甚至比金钱和时间的节约对人们的影响力更大。

4、理解那些自己理解不了的需求

有些项目,一开始真的理解不了,但是就是有一波人很喜欢它,业务数据表现惊人。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一定做对了什么。我最喜欢这种项目了,有可能它是下一个独角兽。

作者:陈庆森,海朋资本高级投资经理,长期关注消费升级、教育和文娱方向,BP 请发邮箱:chqs2008@qq.com

*本文作者海朋资本 陈庆森,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