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在1998

周鸿祎在1998

2017-08-07 09:51IT时代网 合作伙伴
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奇迹年”:马云辞去公职、马化腾成立腾讯、李彦宏创立百度、周鸿祎创立3721……大佬们纷纷在这一年动手,定下了互联网二十年后的格局。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1998?

俄国十月革命过去100年了,那块大地上,死过很多人,也生过很多人。

我国历史也很长,国土也很大,也生过很多人。

比如——

1964年到1974年,中国不少地区,就生出了不少有意思的人。

1964年9月浙江生了马云,1964年10月陕西生了张朝阳,1968年11月山西生了李彦宏,1970年10月湖北生了周鸿祎,1971年10月海南生了马化腾,1974年2月江苏生了刘强东

之所以列举这些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差不超过10岁适合拜把子这么江湖的理由。

重要的原因,他们创立的公司旗下产品,比如电商、输入法、社交、浏览器等等目前都是业界扛把子,尽管经常有人骂他们,但还是经常用他们的产品,被他们的产品改变生活。

并且他们创立的公司在各种排行榜上都很靠前,是广大年轻创业者意淫的对象。

更重要的一点,在1998年前后,这些人都在做了改变他们一生,也影响了中国的大事。

潮流波涛汹涌,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暂挑一个人作为测量海水深浅的定子。

在这群人中,周鸿祎年龄可大可小,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相约1998,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1998年王菲、那英演唱的一首女声二重唱歌曲《相约一九九八》,红遍大江南北。

更神奇的是,大佬们不约而同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歌词:“来吧来吧相约一九九八/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98年2月,成立了爱特信公司但不知道具体做什么的张朝阳(34岁),如歌词“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涩”,推出“搜狐”产品,把爱特信也改名为搜狐,大步前进。

98年6月,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刘强东(24岁),背着家人,辞去外企主管职位,来到中关村成立京东,“相约在银色的月光下”艰苦奋斗。

98年10月,那个此后将“被人民怀念”的周鸿祎(28岁),为了完成“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创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

98年11月,意气风发的马化腾(27岁)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腾讯。

还有两个怀胎到11月尚且没有动静的同学:

98年,师范出身的马云老师(34岁),即将辞去公职,构建那个“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正式成立于1999年9月)。

98年,在硅谷打工的李彦宏(30岁),看到国内时机成熟,正计划回国创立“中国的Google”——百度。(百度初创于1999年,正式成立于2000年1月)

周鸿祎在这群人中,创业时间既不早也不晚。

可是,这些人出生地、工作地、业务领域都不太相同,也没有拜把子、纳投名状,他们为什么都选择在1998年前后动手?

1998: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大炮。

《三国演义》里尽管把诸描述得“多智而近妖”,把孙权美化得“生子当如孙仲谋”,然而如果赤壁之战,没有那场东风,那么孙刘是不是就败了?孙权、周瑜的老婆是不是就被曹操俘虏了呢?

可见,时势造英雄,此话有理。98年,东风又起……

1998年,朱镕基强调,科教兴国是新一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江泽民发言: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正式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根据政企分开、依法行政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制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行政管理体系。

虽然科教兴国早些年也有提出,在1998年,不论是社会重视度还是后勤保障都更让有志青年心痒难耐。

刘强东背着家人辞职创立京东;师范出身的马云老师,投入了时代滚滚潮流,筹划着那个打开时代财富的阿里巴巴;李彦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百度正从路上赶来……

周鸿祎……

实际上很多人得知周鸿祎是源于他从“雅虎”出来,成立的“奇虎”360之后——

“06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99%公司都在造流氓软件,造流氓软件也就罢了,打着我的名义”,周鸿祎如是说。

那群人很不厚道,周鸿祎又不做流氓软件,这种气怎么能咽下去。

周鸿祎接着说:“我们就做一个查杀流氓软件工具,把这帮孙子都干掉。”

而在1998年,周鸿祎商业地图上的前进方向其实还不太清楚。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创业再说,周鸿祎就在这一年创建了三七二十一科技有限公司。

试想如果没有1998年的火星,大炮的捻子啥时候点着,真不好说。

机会留给敢拼搏的人,但更多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8年,周鸿祎这批人表现出的姿态,其实跟当今社会“双创浪潮”中的80后、90后差不多。

只不过,每个人创业之前的经历却并不太相同。决定了对创业不同的态度:有人顺势、有人尝试。

张朝阳:大学霸,96年开始做互联网,就是有点小迷茫。

他是这批学生里的大学霸,1986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同年以全国第39名成绩,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

1994年张朝阳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5年底回国任美ISI公司驻华首席代表;1996年成立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爱特信。

但此时的张朝阳似乎处于青春期的迷茫,学了很多东西,荷尔蒙水平很高,有力气就是没有太具体的方向,试着做过防火墙软件、赛博空间等。

技艺精湛,又有做企业的底子,98年的东风中,一旦确定方向……

李彦宏:顶级技术,10多年经验。

他也是学霸,1991年毕业于北大信息管理专业,随后前往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

学以致用的他还是技术大牛,先后担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公司资深工程师。

而且李彦宏所持有的“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整个现代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基础发明之一。

这等精湛的技术,一旦在合适的环境里生根发芽……

刘强东:自学成才,5年技术,1次创业教训,两年行业经验。

他也是一个好学生,从小受“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立志从政。1992年高分考入人大社会学系,但是大二的时候迷上了电脑编程,并且很有天分。

一向念家的刘强东,学会编程后给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另外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

大三的时候,他更加卖力兼职,挣了“大哥大”、“人大第一台学生机”,自信心小膨胀的时候,还开了一家餐厅,但因为不懂管理,采办人员贪钱,以亏损倒闭告终。

1996年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工作了两年,做到物流主管。

98年到了,做大事的时机就摆在他眼前……

马化腾:研发人才,10多年行业经验。

这位同学话不多但踏实能干,在深大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毕业。

他也是一个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投入实践的实干派,在创办腾讯之前,他和朋友合作开发过风靡一时的股霸卡,并获得人生第一桶金。

另外他还做过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年左右的经验。

有名、有才、有钱,环境又好,不爱说话的人也想干点大事……

马云:接触电商10年,两次创业经验,尝到互联网甜头。

他的学习成绩就不说了,但英语成绩特别好,口才更是一流。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虽然不是科技出身,但到1998年,马云和贸易的渊源已长达十年之久。

马云不是一个老实分子,还特别坚韧。1991年他创办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700,房租2000,马云就从义乌批发贩卖小商品,养活翻译社。

1994年底,他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1995年4月,他就敢凑钱成立“中国黄页”,可见其胆略。

其后三年,中国黄页赚了500万。尝到甜头后,长着外星人般头脑的马云,1998年该思考点什么……

周鸿祎:斗士出山。

他也是个学霸,199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因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系研究生。

1995年研究生毕业,周鸿祎就职于方正集团,从普通程序员,先后做到项目主管、部门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虽一路高升,但与人麾下为兵,怎比得上仗剑天涯!

虽然准备不太充足,但98年的东风已卷起战袍,管他三七二十一……

风浪过后,历史长河的岸边,我们只看到了幸存者。

如今这些人,站在了时代前沿,我们可以以各种角度去分析他们,甚至把他们“草根”这一标签过分放大,吹胀,灌满鸡汤,蛊惑草根年轻人收取智商税。

实际上,绝不是说东风一吹,事就成了。周鸿祎这些人,只是那个时代投身创业的冰山一角,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回顾周鸿祎那批幸存者,基本都是拥有异于常人的专业技能和战略眼光的学霸、勇者,并且在创业前都在各自领域深入研究,拥有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市场经验,当然还有背后经常被忽略的强大团队。

历史的长河,泥沙俱下,僵化的市场体制下,正是这群人玩命搅动下,优质顽强的企业和产品才浮出水面,重写了人民的生活方式。

前段时间有人怀念周鸿祎,周鸿祎先生本人回应:人民不是想念我,是想念互联网的炮火声。

如果站得离历史长河远一点的距离,就会发现——

幸存者上岸后是需要抢夺食物,收割地盘的,因为彼此边界不清、互相倾轧,必然会发生擦枪走火、短兵相接。

杀毒、搜索、手机、电商、社交、支付、O2O、P2P、VR、共享单车等等战争此起彼伏,企业与企业、资本与资本之间战鼓声从未间断。

像周鸿祎这样的创业者,算是根基较浅的,因此创业初期需要各种知名战斗,增强战场存在感。环顾四周,除了挑战者和扩张者,战场上只有尸体。

与其说“人民怀念周鸿祎”或者“互联网炮声”,不如说周家的炮声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空谷回响了。

当下“双创”潮流中,百家争鸣,各门各派二踢脚、高射炮、窜天猴、洲际导弹满天乱飞,更有关起门喝杯咖啡就能解决的暗战……

处在这样混乱、诡秘、复杂的战斗时代,人民怀念3Q大战那种比较单纯的对手戏,倒也是有情可原。

都说是乱世出英雄,现在互联网商业世界和98年之前的市场,也算如出一辙,最终金字塔顶端、浪潮之巅也一定会有新秀诞生。

那些冲刺在成功路上的创业者,闲暇时或许可以横向对比思考一下,新一轮的机会来了,你的能力能让你幸存下来吗?

*本文作者魏峰,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IT时代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