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浪潮与风口:资本不追风口,究竟在追什么?

对话浪潮与风口:资本不追风口,究竟在追什么?

2017-10-26 17:33Newseeders 合作伙伴
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同对话嘉宾共同探讨了题为《浪潮中的蓄能与释能》的对话。梅健:我个人认为的伪风口,在四年前左右的移动医疗是非常火的。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但是我一直没有动手,我认为时机未到。

10月25日-26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新芽NewSeed举办的“2017V武林大会”在北京召开。从"少有人做的事",到"全民创业",V50陪伴创业者们跋涉了十二年。2017V计划,汇聚最具代表性的创客及投资大佬,解读最尖端的技术、分享最前瞻商业模式、展示最摩登的产品,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巅峰对决,探讨浪潮之中与浪潮之外的创业、投资机会。

会上,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同对话嘉宾共同探讨了题为《浪潮中的蓄能与释能》的对话,对话嘉宾包括: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主管合伙人胡雪峰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董事长李宇辉远致富海首席投资总监、东方富海合伙人梅健;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清科集团联席总裁、清科创投主管合伙人袁润兵洪泰基金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厚望投资董事长曾之杰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新芽NewSeed(www.NewSeed.cn)编辑整理:

黄佩华:我是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很高兴主持这个圆桌,这个圆桌非常精彩,因为我们是要谈浪潮,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胡雪峰:我是来自于深圳高特佳集团的胡雪峰,我们只做医药大健康领域,无论从早期、中期,还是后期,我们基本上都有所涉猎。总来说我们还是偏向于产业型的投资。

 李宇辉:我是磐霖资本的李宇辉,我们专注在医疗、环保、新的消费模式三个领域,我们奉行精品投资的策略,发起设立了八支基金。目前我们投资了大概40多家公司,项目成功率超过了83%,其中八家已在A股上市,我们的退出率超过了23%。

梅健:我是东方富海的合伙人梅健,在两年前实行了平台化的战略,下面的基金都实行了专业化,有医疗、新材料、新医疗基金。我受东方富海的委派,到了远致富海,主要投资的领域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还有人工智能以及高端制造。远致富海是2014年开始运作的,13年筹备,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现在远致富海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超过了60亿,我们主要做跟上市公司协同的并购,还有大的中后期直投。

 于立峰:我是源星资本的于立峰,听起来源星资本是一个新的名词,实际上08年就成立了,去年从君联资本的人民币基金拆分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纯人民币的基金。我们已经发起的spv一共有8支,管理的规模是50亿人民币左右。我们重点关注三个领域,一个是大健康,包括医疗、医药、互联网医疗;其次是先进制造业和智能+;还有无人技术还有跟消费相关的领域。最近尤其还会关注军民融合领域。

袁润兵:我是清科创投的袁润兵,我们主要关注新消费、新技术,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今天的话题。

曾之杰:我是去年年底离开中信资本,和我的合伙人一起成立了一支深圳鸿泰基金,专注于智能硬件和半导体。同时,我们在苏州也成立了一支(厚望)成长基金,这一年我们投资非常顺利,我们感受到了智能硬件的浪潮。

什么行业算浪潮?

黄佩华:我在启明创投非常关注互联网消费领域,投资的案例包括摩拜单车,还有罗辑思维。在投资市场经常会有新的浪潮,有什么行业或者是什么领域,大家觉得比较可称作为浪潮的?如何看待浪潮?

李宇辉: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大家提到了这个浪潮,就会跟另外一个词相对应,所谓的风口,我们的看法是要成为浪潮的东西,首先它一定要强劲,能够把浪掀起来,这个风一定是持续的风,所以持续时间一定要长。什么是浪潮?信息革命、计算机大量的推广,PC到大型计算机的计算技术,到后来的互联网从PC端到移动端,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浪潮。现在各种样的风口能不能发展成浪潮,有待于观察,所以要区分浪潮和风口的关系。

我们对于浪潮风口的理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的。对于浪潮,不管是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还是我们投资人员,都要去提前研究、布局。对于风口,磐霖资本的观点是我们需要观察,我们不会去追风口,反而在风口回落的时候,我们选择介入,这个时候对于企业家而言,一定要敢于去追逐浪潮,甚至勇于跟浪潮共舞,但是对风口还是要适当小心一点,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我的观点。

黄佩华:说到浪潮,如果是比较持续性的,我们看移动互联网这一块,这个浪潮好像已经差不多了。我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大家比较迷茫,不知道下一个浪潮在哪里?有人说今年上半年是人工智能,下半年是新零售,你们认为是浪潮或者风口吗?

梅健:男怕入错行,不管是企业家创业,还是我们投资人投资,选准一个行业,还有一个好的阶段,跟浪潮有关。因为我是理工男,主要看技术类的,过去15年我们有三次大的浪潮,02、03年的时候的光伏,07年左右的LED,2013、14年的新能源汽车,还有上游的锂电池。三次浪潮之前,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布局,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收益。

光伏行业起来的时候,东方富海还没有处理,我们抓住了LED行业的浪潮,投资了(艾比森)和(利雅得),这两家公司已经上市了,新能源浪潮之前,我们布局了点电池的隔膜,还有材质,还有(科达利),是做电池的节能件。我们跟外资同行聊天,他们说选择标准,第一看人,第二看人,第三还是看人。我个人觉得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和浪潮,也非常重要,我们本土创投讲的是先选赛道,后选选手,这是我们的理念。

一个企业在浪潮里面顺势而为,是容易成功的,当企业家创业比较顺的时候,他是比较愿意遵守游戏规则的,对投资机构也不会失信,如果企业选择了这个时机不好,他自己的企业经营不下去,甚至资金链断掉,你寄希望于他力挽狂澜,这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做投资要有一些行业背景,东方富海把我们的基金全部专业化,要把同事硬性分配到专业基金里面去,强制性让他们更加专业化,才有可能去把握这个行业浪潮,才能够提高投资的成功率,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

曾之杰: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历史创造英雄,你有了浪潮,才会有弄潮儿。第二,浪潮永远是长江后浪来推前浪,当然大的环境你必须要有,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迈入中等国家收入的水平,人均GDP基本上接近1万美金了,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十年前大概人均才3千美金。从总量来讲,我相信超过美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会有很多浪潮出现的年代,机会很多。

如果要具体到每一家投资基金,说每个人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我觉得从鸿泰基金的角度来讲,我们特意把基金放在深圳,经过这一年的操作,我觉得深圳这两年产业链的升级换代非常明显,整个产业链条开始更加有效,涌现出一大批智能硬件的公司。智能硬件的特点,往往是开发周期短,要能够跟得上市场的变化。中国北上广深每个地方的产业特征出来了,我们的策略是根据不同的地区,来设立不同的基金,有可能上海长三角偏制造业更多一点,北京是做互联网的公司更多一点,但是深圳其实还是有很多离产业链很近、反应很快的业态,我们自己叫所谓的智能硬件。当然智能硬件这个面又涵盖得很宽,AI芯片就是很大的范围。

受投资人关注的浪潮

黄佩华:2017年哪些行业出现了浪潮,引起了你们的关注,并且你们布局了?

于立峰:为什么说今天叫浪潮?在这之前大家都叫风口,都叫烂了,想一个新词,就叫浪潮。浪潮是有起有伏,跟风停风吹是一样的。我觉得即使词汇不同,但揭示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在一个大的经济宏观虚实下,在大技术的驱动下,一定会带动一些行业的高速发展。那么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怎么样在这个浪潮当中去抓住机遇,冲浪的人都会说要赶着潮头去冲浪,不然被浪淹死了。一定是赶在浪潮起来的人,才能起来,才能挣大钱。第二,你赶着浪潮,还是去抓住浪花?在大的行兴起的时候,在这个行业中你到底是做了哪一部分?这个浪起来,很多行业都起来了,因为浪起来之后,也有浪退。比如说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会有一大批的投资资本在里面,一大批的创业者在里面,最后有衰退的过程。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核心是要找到自己最做窄,做深,做透,哪怕是一个夕阳产业,在整个产业链当中都是有机会,都是有价值发现。

哪些行业会成为浪潮?过去这几年我们见过很多,比如说新零售,前两年大家都叫O2O,当然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不能去追求所谓表面意义上的浪潮。我们做技术类的投资,追寻技术的本质是能不能带动行业的发展。如果你去看智能技术,有一两年大家都说投资人工智能,今天我们看,我们发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公司它的商业模式都没有办法前进,更多是做早期技术的研究,一直没有给股东赚钱,一直没有做价值链的创造。我们要思考在这个浪潮当中你具体在做什么,如果智能硬件是一个发展方向,有明确的物理形态,明确的应用场景,明确的解决实际痛点,现阶段来做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投资,可能就是在这个阶段里最适合的一个浪花。加上未来走得更大的领域当中,我们要看整个技术的发展,会不会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浪潮也好,哪些行业也好,你只要说浪了,不会一朵浪,一个大海过来就是一堆的浪。在浪的过程中,你是抓住了浪花,还是被浪打死,所以我觉得这里面理解浪潮一个核心的要点。

黄佩华:袁总你们关注了哪些浪潮?

袁润兵:我觉得是和时间点和维度有关系的,过去三到五年内创新创业的浪潮里面,大家都在这个浪潮里面,反而感觉不到浪潮。如果放到十年和15年的维度里面,就是一个浪潮,中国30年的高速成长,增速低于6.5%,到了3、4%的速度,我们的投资和创业逻辑都会发生变化,可能感觉不到非常大的浪潮,这对我们的投资和创业,包括一些具体的行业,都是有最深远影响的浪潮。

刚才提到了具体关注哪些浪潮,要看具体站在哪个维度。如果站在特别早期的时候,当然看到人工智能的兴起,还有新零售,站在五到十年的维度来看,一定会有新的东西出来,如果站在二十年来看,肯定会有巨无霸的企业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短的时间来看,放在半年、一年或者两年这样的维度,我不觉得一些技术性的行业,在半年前是一个行业,半年后却突然热得发烫,有无数的公司成为独角兽,然后称自己拿到了全球的领先技术,这个与商业的逻辑,技术的逻辑不一定一致。但是利用某些浪潮,在短期内很好利用这个供需关系来拿到更高的估值,获得更高的影响,不管从创业者,或者从投资人来讲,这是无可厚非的。浪潮来了,我很好抓住了它,但是对于真实这个行业的发展,可能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事情。

如何借助浪潮?

黄佩华:胡总说一说医疗这个领域吧,包括对企业来说,您觉得怎么来借助浪潮得到更好的发展?

 胡雪峰:追风逐浪,做时代的弄潮儿,可能是每个人都追逐的梦想,人人都想在低谷的时候进去,在高峰的时候出来,这是我们所有投资人最高境界的。但现实往往挺残酷的,就怕你在高峰的时候进去,低谷的时候出来。大多数都是死在了浪潮和风口上。

我其实不能完全算投资人,我一直在做医药企业,我在企业从基层岗位,到企业老总,工作了20多年,所以一直在医药企业里。我理解的投资,也是高特佳的一些理解,第一,投资人一定要有定力,我觉得投资界现在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媒体化,大家都在去追风,都在去赶浪潮,当然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周期,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周期,确实有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浪潮期,但是你作为一个投资人,如果你真的是没有那个水平低谷进,高峰出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保持一个投资定力,你要想一想你究竟能投什么,你投什么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资源的能力,以及你对某个细分产业的理解究竟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度。

你是有充分的定力去仔细研判产业或是行业,还是跟随我们全球的,国内的这些投资大佬们跟风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所以我觉得,第一投资人要有充分的定力,既要有弄潮的心态,更要踏踏实实研判你的项目,研判你的行业,研判你产业。坐下来,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第二,投资人要更贴近于产业,不要去做推动,或者说用金钱去砸出来的项目,我不觉得一定是好项目,而是要做实体经济,真真正正投入一个企业的时候,能够和产业和创业者一起研判这个项目,共同做这个项目。比如我是创业者,我应该怎么做,你要不能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投资人、创业者一定要紧密结合。

高特佳一直专注于医药、医疗、大健康领域,开始也不是这样,开始也是什么赚钱就投什么,什么热门就投什么,其实静下心来想,你没有产业的支撑,你不是一个专业化的投资人,不是一个专注领域的投资人,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现在的经济发展态势之下,什么都懂的投资人,失败的概率可能会越来越高,你只有扎下去,贴近产业,专业专注,把产业和投资的互动结合在一起。

我自认为高特佳在医药领域是最贴近产业的,并且我们投某一个项目时,我们不会做短期投资,我投进去,培养出来,上市,甚至是我们就一直没有退出,我们投资博雅生物,全资收购,培养收拾,我们现在仍然控股,现在你手上就多的一个产业上的平台,未来我们的投资半径还是这样:我们做二股东,做战略投资者,我们做有影响力,有赋能意义的投资人,跟企业,跟项目方一同成长,这是我们的一个投资理念。

所以,我觉得既要看重浪潮,又要忽视浪潮,不被浮云遮挡,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这是一个定律。

风口或浪潮,究竟追不追?

黄佩华:不要盲目追求风口,然后要更多要去了解一个行业,还有底层的一些逻辑,我觉得在座投资人都比较认可的。有没有唱一小反调,最近起来的风口你们不认可的,比如说比特币,或者是共享经济。

梅健:我个人认为的伪风口,在四年前左右的移动医疗是非常火的,很多创业者说:“我这个东西搞了以后,老人每人带一个,中国有几个亿的老人,戴上几亿个我的终端,这个终端上传,有大数据,大数据将来又能发挥作用。”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所谓移动医疗的公司,出来了几个?我加入一个群,有几百人,都在谈移动医疗,聊了三四家,没有一家有大规模盈利收入或者是利润。移动医疗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好处,但是现在的技术或者说我们的成本控制方面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个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但是我一直没有动手,我认为时机未到,所以我觉得这种所谓的风口,我们在真正落子的时候,还是要谨慎的。我认为移动医疗的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前景,但是哪家公司在哪个应用方面能够突破,现在还没有找到感觉,所以我们现在暂时不动。

李宇辉:分享一下我们投的两个案例,这个可能更有说服力。我们介入衣二三,也是选择了一个所谓的浪潮,就是85后和90对于时尚的追求,这是我们认为的一个浪潮。我们投衣二三,是把它当成一个订阅式的时尚电商,一种新型电商,而不是按照所谓共享经济的风口在进行投资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们是在把握这样的一个浪潮,而不是去追逐一个风口,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们刚刚完成对深圳的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的投资,这个公司名字叫爱啃萝卜,机器人的投资非常热,人工智能也是非常热。我是学机械出身的,理工。我们对于技术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很多的技术可能在基础研发层面没有考虑到具体应用场景的问题,我们投的公司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就是在仓储运输,以及在生产线的搬运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就是自主移动技术,拥有这种核心的技术应用,就使得它的产品能够落地到具体的需求,所以这家公司实际上已经获得了行业巨头的青睐。

我想说明什么问题,其实在这个浪潮里面,我们怎么样去把握这个浪潮,其实对于投资机构是要进行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我们要把我们的投资思路,因为浪潮是很大的一个浪潮,刚才提到像医疗健康,像环保都是浪潮,具体在这个大的产业里面,我们怎么样去进行投资,怎么样适合自己企业的特征,我们自己优势的领域进行投资,所以根据企业的状况,自己投资机构的状况,对投资思路进行理清,围绕这样投资思路深入下去,不断的进行这个方面的挖掘和投资。

我们投机构如何在浪潮中间去把握这样的机会,或者所谓的弄潮儿?第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投资思路具体化,细化,并且研究这个思路深耕下去。

第二,要提前布局,提早布局,我们要实时关注全球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可能形成浪潮的这样一些行为,或者说这样的思维,对这种趋势的把握我们要提前进行布局。

第三,我们的理念不追风口,我们风口兴起的时候,我们会观察,等到风口开始回落,我们开始介入,从投资机构的角度介入,最大的好处就可以充分尽调,我们可以很好去把握这个公司的基本面,把握这个公司的风险点。另外,相对的估值也是比较合理的估值,不会因为风口的回落,使得我们高高被套在上面。

黄佩华:时间有限,这个圆桌就到了尾声,我总结一下,给投资者和创业者的一些建议,第一肯定要对行业有很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如果有浪潮可以借助浪潮,如果一切都回归生意的本身,还是要了解是不是伪需求、伪风口,或者是真正的浪潮,我觉得李总说的时机也很重要,可能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们进入的时机要把握得好。谢谢各位!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新芽NewSeed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