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蛙”方知父母恩

养“蛙”方知父母恩

它仿佛成年后亲子关系的模拟,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从父母的视角出发。我们养育的那只蛙谁都不是,它就是成人后的你自己。

“我们家呱崽已经出门两天了,还没有回家。”最近,朋友圈被一款养蛙游戏刷了屏。这款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你重新体会了一遍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之心。

它仿佛成年后亲子关系的模拟,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从父母的视角出发。我们养育的那只蛙谁都不是,它就是成人后的你自己。

近日,一款名为《旅かえる》(中文译名《青蛙旅行》)的手游在微博KOL圈、朋友圈、B站、论坛贴吧等新生代群体社区迅速蹿红,成为手游市场上继腾讯荣耀系、网易吃鸡系、恋爱养老公系之外的第四股拥趸势力——萌蛙放置系。

目前,《青蛙旅行》在官方尚未组织任何宣传活动的情况下,已经位于AppStore游戏免费榜第一位,超越了《荒野行动》与《王者荣耀》;在TapTap上下载量达到了110万,评分9.9分(满分10分);在B站游戏心中,关注度超过了网易的《边境之旅》。

这种情况是出人意料的。《青蛙旅行》的游戏开发商Hit-Point是日本放置手游领域的行家,但整个公司一共只有12个成员,并不是手游市场上的主流厂商。

并且作为一款放置类手游,《青蛙旅行》的游戏界面与游戏操作、甚至整个游戏目的都是十分简单:放置、收割、等待,除了游戏角色更加萌态化,比起前段时间席卷国内女性手游市场的《恋与制作人》,这款手游显得有些单薄。

谁也不曾料想这只沉默寡言的小青蛙会与四位“国民老公”平分秋色,甚至隐隐盖过前者的势头,成为时下最受青睐的手游。但事实是,现在手游女性玩家几乎人手一只小青蛙,她们冷落了氪金属性的男人们,专心致志等待小青蛙给她们寄一张旅行写真。

《青蛙旅行》为什么成爆款?

脱力系的魅力

去年12月6日《青蛙旅行》在日本本土iOS平台上线,有媒体报道,该款手游排名一直在AppStore免费游戏榜TOP50左右,最好成绩也只是在日本IOS免费游戏下载榜排名13名。而如今空降下载榜单第一名,国内众女性玩家功不可没。

在《恋与制作人》之后,国内游戏市场的女性玩家摆脱业内“隐性淘金地”的身份走向公众视野。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表示,微信小游戏的累计使用用户达到了3.1亿,且男女玩家五五分。如果将玩过微信小游戏的用户都定义为玩家的话,那么目前女性玩家至少有1.55亿。市场逐渐成熟,但符合市场需求的女性游戏产品并不多。

《青蛙旅行》的出现恰逢其时,这实质上是一款极具日本“脱力系”的放置手游。游戏主要分为两个界面,青蛙的庭院和青蛙的屋子。

整个游戏的主要流程是进入庭院收割货币、然后在商店选择购物、回到屋子放置食物,青蛙出门旅行。这其中玩家的作用主要在于收割货币与放置食物,其他环节都无法进行直接的干预——对于习惯以自我主导为中心的玩家而言,这个游戏太过“脱力”。

青蛙在家的时候,玩家无法干预它的居家活动,也无法决定它活动的时长,有玩家惆怅表示:“我的蛙已经在家看了一天书了,它也是死宅吧?”玩家唯一能做的是在屋子里放置食物,增加青蛙出门的可能。

青蛙出门旅行的之后,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干预青蛙旅行的路线,也无法进行交流,青蛙寄回来几张写真、写真里是否出现其他游戏角色(青蛙的旅行小伙伴)全看概率。

更重要的是玩家无法决定青蛙出门的时长。青蛙出门旅行后,现实时间中青蛙会消失两三个小时至三四天,这期间玩家除了收割一下院子里的三叶草,能做的只有等待。

玩家看着青蛙自己吃饭自己旅行自己走走停停,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除了最开始为青蛙取了个名字证明了存在感,玩家进入游戏后基本丧失主控权,有网友称,青蛙在没有玩家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自给自足。

但或许也是这样,《青蛙旅行》才会以一种“佛系”的姿态迅速走红。游戏削弱了玩家的作用,反过来想,玩家也不需要在这款游戏上花费太多时间与心思,这是《青蛙旅行》与其他手游截然不同的地方。

《青蛙旅行》没有抢占玩家时间与资金的野心,或者说所有诱使玩家进行资金投入的设置都十分隐性,氪金能使青蛙旅行过程更华丽、带回更多特产,但不氪金青蛙依然会寄回照片与礼物,并不影响玩家游戏体验。青蛙如同平行世界一个冷淡疏离但又温柔的朋友,玩家是个有礼有节的观望者,彼此无负担,各自随缘。

相较而言,同样手游爆款的《恋与制作人》氪金需求则像个无止尽的黑洞,玩家享受过初期“老公打电话”的福利后,游戏的对战模式开始产生氪金效应,进入后部分章节需要资金投入完成体力补充,提升等级数,与《阴阳师》类似的卡牌抽取模式更加促使玩家氪金完成SSR获取,“打电话”的福利建筑在“花钱养老公”的基础上。

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在商业市场上十分奏效,《恋与制作人》上线首周单日iOS收入即超过30万人民币,月收入近3亿。但对于奔着谈恋爱取的女性玩家而言,总归有种“真心换绝情”的伤感,“养男人不如养青蛙”的口号从坊间诞生。

一只小青蛙背后的女性手游市场有多大?

但《青蛙旅行》本身“氪不氪金一切随缘”的佛系属性,让其在女性手游市场成为一股清流,却并不意味着女性手游市场的消费意愿不足,相反,女性手游市场除了游戏产业本身产生的商业价值,还有同人文化的出输。

《青蛙旅行》的游戏开发商Hit-Point此前也曾开发过同类治愈脱力系的游戏《猫咪后院》,同样是放置类手游,《猫咪后院》没有在中国引起如《青蛙旅行》一般的火热程度,却也是当时手游市场上的爆款作品。

《猫咪后院》也是一款主打女性市场的手游,将“猫咪经济学”运用到了极致。游戏中猫咪温暖治愈的画风设计,庭院是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的猫咪之国,每只猫的性格属性与神态动作都不同,猫咪冷淡可爱但是怡然自得的“王样”神态满足了女性玩家“云撸猫”的梦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1900万的下载量,2017年4月Hit-Point联手电影公司推出了真人版电影《猫咪后院之家》在日本上映。

女性游戏已逐渐成为一个风口,这一点游戏业内已经达成的共识。相对而言,女性玩家并不喜欢以战斗快感、战略成就等为主线的游戏,但女性玩家的付费意愿、娱乐需求并不低于男性玩家,出现如《青蛙旅行》、《恋与制作人》能满足女性情感需求、符合女性玩家审美的游戏,市场则迅速爆发。

《青蛙旅游》承袭了前辈的画风,在感情投射上则更符合女性市场的需求。《青蛙旅行》的画风上小青蛙每次旅行都带着绿色的大毡帽,上面别着红色的小花,简笔画一样勾勒出来的蛙脸带着幼儿的萌态,而游戏中的旅行场景都是参照日本真实的旅游景点。

比如日本爱知县的名古屋、兵库县有马温泉、京都府与之桥等,真实触动人心,再以温馨的童话风格绘画出来,小青蛙虽然时常不在家,却会在玩家忍耐力在极限的边缘寄回来一张旅行写真——这一切都让无法以氪金完成主控的女性玩家感受到了空巢老人的寂寞感,将一以贯之的情感投射化成了一种母爱。

不少女性玩家以“我的崽崽”称呼青蛙,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带入的身份是“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分享青蛙寄回来的写真,并开启“妈妈努力赚钱给你买帐篷”“崽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等老母亲式的碎碎念,成为了女性玩家游戏中的常态。

而这种常态在微博、B站等社区性强大的媒体平台上形成了一种与《青蛙旅行》相关的同人文化,玩家为青蛙制作拟人形象,各路KOL进行母亲角色带入后进行青蛙漫画的二次创作,将青蛙与《恋与制作人》的四位男性角色联系,总裁李泽言成了青蛙的爸爸,戏称“呱呱旅行就用用你爸爸的黑卡”。这成为更多女性玩家投身这款放置手游的原因,玩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共情感,还有游戏背后的同人内容。

《青蛙旅行》与《恋与制作人》的接连火爆也让手游行业见识到了女性手游市场的潜力。

据极光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恋与制作人》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了711.13万,上线一个月以来,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了400万,用户群中超过94.2%为女性玩家,24岁以下的占比达73.7%。这部分受众或许与《青蛙旅行》高度重合。

根据互联网咨询公司极光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王者荣耀》中的女性玩家规模多达1.08亿,占比已经超过男性玩家高达54%。《青蛙旅行》的火爆是一个窗口,它将游戏市场的女性比例具象化的表现出来了,现在的游戏市场,得女性游戏市场,得天下。

养蛙游戏准确把握住了玩家的“牵挂心里”,就像歌曲中唱到的:“想念是会呼吸的痛”。《旅行青蛙》让我们更有“为人父母”的代入感,痛苦、思念,并为之欲罢不能。这个游戏仿佛成年后亲子关系的模拟,从父母视角我们更能看清自己。

那只蛙谁都不是,它就是成人后的你自己。

*本文作者娱乐独角兽,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