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才是无人零售店鼻祖,2016年12月, Amazon Go在亚马逊西雅图总部开业内测,随之披露的Amazon Go视频一时引爆全球,对线下零售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4个月过去了,一再推迟Amazon Go终于开业,引来无数美国媒体和老百姓集结在神秘的Amazon Go门口排队体验。
但在中国,所谓“无人便利店”已在过去的2017年开了一茬又一茬儿,人们都有点“审美疲劳”了,Amazon Go开业的消息并未在业内激起太大涟漪。
那么,看起来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Amazon Go和国内的“无人便利店”们有什么不同?
Amazon Go是亚马逊最具革命性的创新项目之一,颠覆传统便利店、超市的运营模式,顾客通过App扫码进店后,在店内随意拿商品,离店后自动扣款,彻底跳过传统收银结帐的过程。
使 Amazon Go运转的技术大部分在于货架。Amazon Go天花板上安装了很多摄像头,拍摄消费者和商店。数十个方形白色设备挂在天花板下面,这些设备使用“多个传感器输入”就像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识别视野中的人和物体的系统。
在过去14个月,Amazon Go仅面向亚马逊员工开放试验——「零售氪星球」一位亚马逊工作的朋友说,即便你是亚马逊员工,也必须履行一个申请程序才能下载Amazon Go App,不是谁都可以“拿了就走”的。
从认为2017年初开业,到足足延迟1年多,可以想象,为提供一种“JUST WALK OUT”的体验,Amazon Go经历了很多不可预测和想象的现实考验。
「零售氪星球」总结了Amazon Go的几个关键特色。
首先,Amazon Go 主要目的是重塑实体购物的体验,是亚马逊到线下去的一个最大努力。
很明显,Amazon Go是亚马逊飞轮效应的一个落地实践——如果亚马逊能始终以用户体验作为起点,流量就会在口碑效应的带动下自然增加,从而吸引更多供应商的加盟,由此,又会带动用户体验的进一步升级。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亚马逊通过在线上让顾客又快又省地买到东西,实现完美电商体验,也成就自己。「零售氪星球」认为,进军线下实体店市场,亚马逊试图要带来的是,“No Lines.No Checkout.(毋需排队,毋需结账)”的最好感觉,从而超越普通食杂店。
亚马逊副总裁 Gianna Puerini 说,Amazon Go的目标是为“匆忙、饥饿的人”服务。消费者会找到随拿即走的食物、小吃和饮料等。Amazon Go用科技来帮助人们不用拥挤在收银员周围付账的神奇体验,看起来达到了。
其次,Amazon Go无人商店的特色不是无人,而是智能。
Amazon Go商店内,有员工在入口提示扫描ID,有员工在整理货架,在厨房中,有 6 名员工为前面货架上的三明治、沙拉和其它外卖午餐备货。除了没有收银员,食杂便利店该有的理货员和厨房工作人员,Amazon Go都有。
无人更多是一种智能,把面向消费者环节全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自动化处理,最终达到与“有人店”相同甚至超过的消费服务体验。
再次,“拿了就走”技术现在大规模商用还是有点难。
亚马逊副总裁 Gianna Puerini对媒体表示,亚马逊计划开设更多门店。根据熟悉亚马逊早期计划的知情者,其内部计划认为一个店要想回本需要店周围几个街区中有数千个办公室职员。但亚马逊目前还没有计划将技术输出给亚马逊刚收购的全食超市,也没有计划输出给其它零售商。
「零售氪星球」猜测,研发高达数千万美元的“拿了就走JUST WALK OUT”的技术本身目前无法拓展到更大店型。之前有披露,店里超过20个人,Amazon Go就是会出现识别错误。现在,Amazon Go能容纳97个人同时购物。但在更大面积的商店,巨大的硬件投入和计算能力需求会更难以想象。
事实上,就在Amazon Go正式开业前的媒体探访上,CNBC记者就意外发现在Amazon Go里买的酸奶没有出现在账单上。事后,亚马逊副总裁 Gianna Puerini说这很罕见,Really?
在Amazon Go买东西是拿了就走,自动结账,客户很爽。而目前很多国内无人便利店是,没有收银员,顾客自助结账,节省了人工成本。
在理念和结果上,与Amazon Go的“No Lines.No Checkout.(毋需排队,毋需结账)”不同。一个是让客户体验更好,也节省了人工;一个是让店主减去收银员人工费用,但客户体验未必提升。
2017年下半年,「零售氪星球」先后探访了北京首家无人便利店EATBOX,以及京东集团X事业部推出的京东X无人超市,以及由前多点联合创始人林捷去年6月创立的“简24”首店,以及缤果盒子在北京798的无人店铺。
「零售氪星球」认为,从2016年底,Amazon Go内测开始后,国内陆续开业的一大波无人零售店铺中,“简24”可能是最像,或者是Amazon Go的忠实模仿者(其创始人林捷认为“简24”是受Amazon Go启发的后来创新者)。
换句话说,“简24”在亚马逊最关键的结账环节,试图复制其“拿了就走”的购物体验”。“简24”号称是正式落地的融合计算机视觉识别、复合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等前沿科技打造的第一家无人便利店,用户下载安装APP或通过小程序扫码入店,挑完商品可直接离开。
相比很多国内同行,“简24”是唯一一个不需在商品上贴RFID,通过人体特征识别和物体识别,可追踪用户在店内的行为的无人便利店。
但是,在2017年10月首店开业时,“简24”识别准确度只能达到80%。在100平米的店内最多容纳10人同时购物。在开业1个多月后,曾去过“简24”的一位业内人士说,店面和普通零售店没有什么差别,在场3个人在店内买东西,却有2个人都结账出错了。
从现场看,实现设备和装修呈现比较简单,“几十个摄像头不加掩饰,直接从天花板上垂吊下来。”
而现在,2018年1月下旬,简24”创始人林捷告诉「零售氪星球」,““简24”在上海的第二家店马上公测,其技术应用方向和Amazon Go一样,识别准确度基本做到90%以上,在店内100平米空间,可同时10-20人购物。
除了“简24”,去年开始陆续上市的国内其它无人便利店,最初多是在一个封闭空间,人脸识别,在商品上贴RFID电子标签,然后,消费者拿商品在购物台自助扫码结账 。
技术和研发在快速迭代,随后,2017年8月28日,苏宁开出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设计出通道式结算空间,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消费者拣取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消费者正常走路出去自动结账。这种体验,可能比自助结账会好一些。
2017年9月,缤果盒子发布了“小范FAN 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宣称取代了RFID电子标签,节省标签成本。但结账还需要消费者通过图像识别等多重交叉验证的新型收银台自助买单。
1月21日,蚂蚁金服在杭州的新办公大楼Z空间上线首家无人体验店WithAnt里,顾客用支付宝扫码进店。不过,结账还需要自助将挑中的商品放到一个盒子里自动识别价格后,拿出手机,通过支付宝扣款。
从这角度看,尽管Amazon Go姗姗来迟,但其是真正把自动结账方式,或者说客户购买体验带到了一个全新技术高度的无人商店。
Amazon Go带动了无人零售热。但无人零售不新,自动贩卖机就是无人业态。「零售氪星球」将目前无人零售业态划分为自动售货机(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两类。后者市场,目前巨头们已开始加速涌入。
2017年8月28日,苏宁开出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随后规模化扩张,当年双11在全国连开4家。今年1月初,苏宁无人店号称全球首个登录美国CES的无人店。
去年底,京东集团X事业部在双11曝光京东X无人超市后,就在山东烟台开了与中粮合作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截止现在,已在烟台、大连、天津开了4家门店,小试牛刀后,开始扩充人马,与全国有铺面资源的合作伙伴加速铺开。
而阿里蚂蚁金服在推出淘咖啡闪店后,今年初再开出WithAnt,明确表示是要打造成无人零售‘4S店’,给实体店输出无人零售技术解决方案。
在打造了北京首个无人便利店EATBOX后,零售老兵安利英成为零号元素联合创始人和COO。目前已经在北京和苏州开出4家零号无人便利店。
而号称已进驻全国29个城市的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今年1月17日宣布刚完成8000万美金B轮融资,由复星资本领投,未来将聚焦入驻城市的规模化。
与亚马逊Amazon Go技术相差几个段位,但,不妨碍中国企业“先用最小成本杀入占位,再快速通过技术更迭”去升级换代的发展逻辑。毕竟市场很大,竞争也很惨烈。先在地理和消费者心智占位置才是硬道理。至少,现有技术能解决人工费用不断高企的难题。
从更大的角度看,线上流量到顶,线上巨头要想获得新增长,线下是个巨大潜力池。无人零售店的铺开,要比开传统零售店更容易。中国便利店市场本来就有很大潜力。
其次,无人零售店作为线下流量入口,比自动售货机面积更大,体验更好,会给零售商带来巨大的数据,更容易对客户进行画像,丰富的数据才是企业最大的目标。
零号元素联合创始人兼COO安利英告诉「零售氪星球」,2018年,他们会基于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供更多针对性的服务,以对零售的品类管理、视觉营销,店铺推广带来更多支持和帮助。
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在是线下流量的红利期。迫切需要用一切手段加速进入和占位。一个无人超市负责人告诉「零售氪星球」,现在线下状态,很像20年前人们刚杀入线上时面临的状态,机会很好,流量很好,变化日新月异,这种感受不亲身经历难以想象其中的波澜壮阔。
所以,Amazon Go的正式开业代表了业内的最高无人零售的智能水准,但,这不妨碍中国的无人零售店们,边跑边换装备地去跑马圈地,以应用去探索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