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糖果,27岁,坐标浙东四线城市。大专毕业后,小青在父母的安排下,得到了一份体面而又轻松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每月可支配的现金常常多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同学们。每每微信交流,那些扎根大城市的同学虽嘴上不说,但心里多少有些羡慕。
与大城市青年相比,小青的工作没那么忙碌,生活中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工作之余用拼多多向亲朋好友发起拼单邀约,拼团享优惠这种事要大家一起才最开心;生活中好玩有趣的事儿,用快手记录已成习惯,有时小青自己也会编个段子娱乐一下粉丝;当然上酷狗为自己喜欢的歌手刷礼物,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周末时光,约上三五好友去肯德基坐一坐也是家常便饭,完了看个电影,发个朋友圈便能引发一票点赞跟风。
小镇青年,新崛起的消费力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小镇青年正成为新生事物能否成为现象级爆款的核心力量。
电影《前任3》的票房“灵异事件”,便是明显例证。猫眼数据显示,从地域来看,《前任3》的观影群近90%都来自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在《前任3》票房面临扑街之时,是小镇青年扛起了几近90%票房。
无独有偶,《战狼2》和《前任3》的票房轨迹几乎神同步:先是在二线城市掀起观影风潮,舆论话题被带起来之后,一线城市的票房才跟上,而近半票房来自三四线小镇青年的贡献。这部电影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50亿+电影。
短视频市场上,本无意将目标群体定位为小镇青年的快手,也误打误撞地闯进了小镇青年的娱乐生活。每天视频上传量超过1000万部,日活跃用户超过一亿,这羡煞旁人的战绩,无不让创投圈人士重新审视这部分群体。
逆势而上的拼多多,同样也验证了小镇青年旺盛的消费力。数据显示,拼多多的日单量已碾压京东,超过了2000万单,年总GMV突破2000亿,成为电商领域最让人惊讶的黑马。
手机市场上,OPPO、VIVO在线下渠道的销售传奇自不必赘述,而当前正处于风口上的直播答题等新娱乐形式,也正吸引着有钱有闲的小镇青年参与其中。
音乐市场上,根据艾瑞发布的《音乐直播行业白皮书》,钟爱观看音乐直播的用户更多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这类用户占比高达64.2%,“小镇青年”正成为音乐直播的主要用户。
不管你相信与否,小镇青年的消费力已经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过了那些扎根在一线城市打拼的“X漂”一族。
为何是小镇青年?相较于大城市,小镇青年生活节奏慢,压力小。他们没有那么长的通勤时间,渴望新鲜事物,但不盲从;他们虽然收入有限,但消费力并不弱;而交通和通讯网络的发达,让他们与世界连接的更加实时、紧密。经历了互联网洗礼的小镇青年们,要在吃喝玩乐上向一二线城市全面靠齐。
资本、创业者“上山下乡”,文娱领域大有可为
创业者和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对小镇青年的呼声正愈发高涨。
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会上,特别提到不能忽视“小镇青年”这个群体。未来商业主题是追赶“超级用户”。他认为,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相比,他们极度热爱某一产品,对这类产品的使用率极高,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朱啸虎曾在去年互联网乌镇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除了看新零售之外,重点关注一些面向三四线城市女性的情感类音频项目。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三四线小城消费将复兴,出现逆大城市现象,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会被进一步打开和重视。一些大品牌将会进一步发力向小城市扩展进军,大牌折扣模式将会在小城再一次复兴。
关注小镇青年,就是守护蓝海市场!虽然小镇青年消费力并不弱,但消费观与一二线城市的差别也显而易见。如果你想用一二线城市的策略打入小镇青年内部,那可大错特错,并不是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小镇青年的碟中菜。
性价比是极其重要的。拿手机来说,买一只三千来块的高级版VIVO,倍儿有面子。在小城镇,苹果永远不可能打赢市场战,再比如,买汽车这件事儿,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这些高性价比的自主品牌才是心头好。
物质上“无忧无虑”的小镇青年生活沉闷无聊,闲工夫多,他们太需要打开一些调剂生活的通道,于是,娱乐市场在小镇青年这里将大有前途。
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2017小镇青年泛娱乐白皮书,从用户渗透率、日均使用时长和付费转化率三个维度来看,可供创业者参考的方向有四个:
1.网络游戏和网络影视处于最佳区间。在小镇青年中拥有广泛的用户群、高时长用户粘性,以及可观的付费转化率。
2.阅读类产品/服务,拥有最广泛的用户基数,但付费意愿相对较低。适合流量变现。
3.网络音乐处于中位区间,三个维度的数据都相对均衡,更适合面向小镇青年用户进行差异化服务覆盖。
4.直播的付费转化率令人满意。动漫三个维度均为最低,扩大基础影响力是关键所在。
小镇青年也有梦想,自己创业当老板
不甘于现状的小镇青年,在贡献自己购买力同时,也渐渐成为创业大军中一员。
企鹅智酷曾做过调查,发现中小城市乃至县乡的创业潜力和热情,比大城市更高。大城市的青年有更多机会通过公司内部提拔或跳槽来改善待遇和生活质量,而小镇青年相对缺乏这样的机会,创业也许是改变生存状态的最佳选择。
@小公举,中专毕业后,开始打工之路,在餐馆洗过菜端过盘子,给县政府食堂煮过饭,但这姑娘总觉得自己能干点“大事儿”。眼看县城和农村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小虹琢磨着既然爱时髦爱漂亮是人的天性,开个店搞手机美容,贴个膜,粘个水钻蕾丝什么的应该有市场,于是就辞了县政府食堂的工作。
如今,这家店成了小县城的“中关村”:手机美容、手机和零配件销售、代缴网费手机费、小家电销售⋯⋯甚至她还开发了一系列特别接地气的业务,比如帮大家往山寨机里下载《荷塘夜色》《最炫民族风》之类的歌曲,10块钱50首;比如帮没有电脑的村民网购,与各大物流公司合作,代收快递。据说,今年小店的流水已经到了80万。
相较于乡镇青年,三四线城市的创业青年,由于学历更高,生活质量更好,创业项目则更具商业规模。目前,散落在三四线城市各个角落的原创手工艺作品坊、画室、休闲咖啡厅、特色餐饮店,以至高成本投入的密室逃脱主题店,很多都是由年轻创业者经营着。
不论规模大小,小镇青年创业者正在各行各业燃烧热情,提升着三四线城市的活力。
结语
当大城市创业者蜂拥涌向小镇,还需留心有些方向并不是最佳进入时机。比如滴滴打车、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等,基本还用不上。尽管个别外卖平台在一些地方县城也开始开展业务,但由于地方不大,吃喝玩乐获取极度便捷,也决定了这些工具需求还不强烈。
在大城市创业,动辄打造全国性平台模式,但寻求资金支持却更容易。而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创业,没有风投机构,资金只能靠自己筹措解决。所以,如何更多地为中国潜在小镇青年创业者提供融资渠道,更多跨地域信息推送和交流,是未来中国社会创业生态良好发展的关键。同时,由此产生的相关创业服务也将是大城市创业者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