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上头条为乐的首善陈光标,去哪儿了?

曾经以上头条为乐的首善陈光标,去哪儿了?

王老吉续命惹来了群嘲,莎普爱思虚假宣传惹来了调查。这个时候的陈首善终于明白,靠着坑蒙拐骗发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以上头条为乐的标哥,为什么突然从大众眼前消失了?

好久没有陈光标的消息了。网上搜索他最近的消息,首先推荐的搜索是“2017年陈光标去哪儿了”。不知不觉间,这位几乎以“上头条”为乐的企业家,竟然消声灭迹了整整一年。

陈光标最后的现身停留在2016年九月的发布会,在当时,他刚刚被《财新周刊》刊文曝出“慈善数字注水、靠倒卖拆迁项目赚钱,涉嫌围标、违规转包,拿着跟领导的合影骗捐款、骗头衔、骗项目……”

文章发布以后的第三天,陈光标召开了发布会,回应了关于“首善”还是“首骗”、切胃减肥、私刻公章用于投标和做奖状等一系列问题。在现场,标哥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曾经的志得意满荡然无存。

在被财新周刊曝光以前,陈光标一直是媒体的宠儿。自2008年开始,他就频繁地出现在新闻版面之上。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种种慈善的举动。更是因为他近乎夸张的行为所带来的新闻性。

众人追逐他的新闻,就如同饿狼追逐血腥气,标哥种种夸张的“善举”,早已超出了慈善的范围,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趣闻。当然,标哥对于这种关注乐此不疲,所以他怪招频出,屡屡夺人眼球。

不过,存在即合理,有果必有因。标哥突然开始的行为艺术,除去其内心被关注的渴望,其实不乏其商业上的考量。

标哥的商业模式

细究标哥一直以来的商业模式,就如同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没有模式,只有基于众人心理破绽上的经营。

陈光标有据可查的发家,源于一次成功的“包装”。1994年的一天,陈光标在街上闲逛时,在一家药店门前看到许多人正围着一台袖珍仪器咨询。这个仪器只有普通收音机大小,名叫“耳穴疾病探测仪”,号称把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很受老年人欢迎。

这台仪器原本的功能是:患者手持一端金属棒,而另外一端由医生在患者同侧身体的耳部来回试探,无论是“心肝脾肺胃胆关节肾脑胰腺肠道膀胱”哪里的病变,一发现了,仪器上“那个红灯就一闪唧唧唧”。

这样一个堪称简陋的仪器让陈光标看见了商机。他花168元买了一台回去,又花了3000块钱请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研究后,得到了改造方法:买一台旧电脑显示器,把显像系统整体拆掉,只剩一个空壳子。然后找一个和荧光屏等大的塑料板,在上面画个人体结构图,“心上面装一个发光管,肝上面装个发光管,胃上装个发光管”,再将这个装上发光管的塑料板安置在已经掏空的显示器正面。接下来从显示器旁边伸出两根金属棒,进行诊断。“一旦发现病变”,发光管就会亮,能在显示器(塑料板)上直观地看到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1994年11月7日,陈光标为此申请了专利“新型电子疾病探测仪”,专利号942428390。至今,这个专利号都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查到。后来,因为有人感觉这个“看起来很漂亮的仪器抱起来很轻”,陈光标就找了个摩托车电瓶放进去,让它抱起来感觉真材实料,“还蛮重的”。

陈光标带着这个仪器回老家赶集,穿个白褂戴个白帽子,耳朵上戴个听诊器,显示器上标了个广告语“不用开口说句话,两分钟内知病情。”赶集的老乡“一看是个高科技,是台电脑”,就排队过来诊查,诊查费一元。回到南京后,陈光标在新街口邮电局门口的马路上摆摊,并利用中医专业给患者开药方,将诊查费提高到 了二至五元,一天可进账一两百块钱。

两个月下来,陈光标赚了万余元,感觉这样挣钱还是太慢。于是请南京电视台来为“光标牌CT型耳穴测病治疗仪”策划了一个五分钟的广告宣传片,到安徽的县级电视台花1000元放了10个晚上。很快,不少个人诊所、地摊商贩找过来,一时间让仪器的生产供不应求。

168元购进的仪器,经过标哥的几番包装,买个外壳画个人体图,改造成本不超过600元,最后却可以以 8500元一台的价格出售。自己组装的几十台仪器很快售罄后,他又用赚来的30万元去深圳买外壳、发光管进行批量生产,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上世纪50年代,“经络穴位”这一与现代解剖学完全冲突的理念传到中国,国人将这一套理论照搬回来,创造了“经络测试仪”,并很快蔚然成风。70年代时,“有的单位甚至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来探测耳穴”。

我们知道,CT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是一种通过X射线扫描人体并重建图像的技术。CT机与“光标牌CT型耳穴测病治疗仪”没有任何功能相同之处,所谓“CT 型”恐怕只是陈光标那旺盛的营销心机初次施展的成果。而任何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机器的实质就是测量人体电阻的变化,与“测病”没有半点关系。

陈光标利用大家对中医学的懵懂,以及逐渐兴起的保健意识,一时大发横财。据说,“连 北京的各大商场都有陈光标的这种产品”。到1998年时,他自称“大概净赚了两千多万”。

当然,在上世纪90年代,这样靠着坑蒙拐骗你起家的企业不少,中华鳖精、太阳神等打着保健的旗号积累资本的企业不胜枚举,俨然已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式成功的缩影。

靠着坑蒙拐骗起家的标哥,因为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检查而没能继续他的“CT”致富之路,但他基于人心的商业模式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一点,从他后面近乎疯狂地慈善之路上,可见端倪。

疯狂“首善”陈光标

2008年五月,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陈光标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企业家之一。他带领一支由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驰援灾区。据报道,“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这一善举使他一夜成名,2008年底,他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并当选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

没过多久,陈光标就将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了广告设计、制作、发布、户外媒体代理、电视台广告代理。据熟悉陈光标的知情人士称,这一调整与陈光标结识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有关。

当时李东生已经离开中央电视台,但还在宣传系统担任要职。认识李东生后,陈光标就在工商资料的经营范围里加上了广告制作发布的内容。而这一转变,相距他在汶川地震中名声大噪,仅仅过去一个月。

也许汶川地震慈善的成功使陈光标的尝到了甜头,从那以后,标哥就走上了“基于人心,而又立于关系。”的慈善商业之路。

据《财新周刊》报道,陈光标通过自己的“首善”之名,获得了不少政商关系,为了分一杯羹,有不少人拿钱给他,让他帮忙做慈善。这其中,就包括已经因非法经营罪和行贿罪被捕入狱的“高铁一姐”丁书苗。

不过,我们都知道,陈光标在这一时期的高调慈善行为,还在合理的范畴内,直到有一天,标哥发现他的慈善商业之路走不通了。

为上头条去,辛酸有谁知?

2011年1月,陈光标来到新北市凭吊已故巨星邓丽君,现场献唱邓丽君名曲。他表情沉痛,如丧考妣。很快,这条新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轶事。

这件事情也成为陈光标的慈善行为走向“娱乐化”的开端。如果说在这之前的慈善行为稍显高调,那么他此后的一系列行为,就可以用他在冰桶挑战作假被揭穿以后的回应完美概括,堪称“行为艺术”。

2011年是陈光标的“行为艺术元年”,在那一年,他在邓丽君墓前献过唱、扮过“雷锋”亮相,在“中国城市无车日”砸大奔买自行车,在毕节开过个人演唱会。人们对他的“行为艺术”或笑或骂,却从没有去了解过,他疯狂上头条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

虽然陈光标曾多次对外宣称他2009年的利润超过4亿,并将其中的绝大部分做了慈善,十几年来,已经累计向社会捐赠了14亿元之巨。但据后来媒体曝出的资料显示,2010年,他号称超过3亿的捐赠有众多项目没有落实,甚至有的受捐单位都不存在;很多捐赠项目名为捐赠实为自我投资的行为。

一位曾经在陈光标身边工作的人士透露说,陈光标所宣称的巨额捐款大多是虚报出来的数据,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例如,其2010年慈善“成绩单”中所说的,“春节期间,陈光标带领全国企业家光标榜样爱心慰问团,分5个小组共237人,分别在云南、贵州、四川、新疆、西藏等五省区进行了春节慰问活动,总共发放红包近10万个,合计人民币7100万元。”事实上被严重夸大,“我当时只见到两个小组去慰问,而且派发的红包也根本没有7100万那么多,至少是几十倍的夸大。”

在《自传》中,陈光标自称江苏黄埔2009年营业收入是103亿元,净利润4.1亿元,自己全部家当有50多个亿。而工商资料中的年检报告显示,从2003年到2010年,江苏黄埔的税后利润均为负数。2011年全年总利润17万元,年末总资产1.2亿元,其中负债就达到9429万元;2012年全年净利润18万多元,年末资产总额仍为1.2亿元,负债已经超过至1亿元。

曾经有人在一篇解析“王健林为什么突然高调打出一个亿的小目标”的文章中指出,王首富突然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原因,在于其商业上的需求。而首富高调的背后,实则是其事业的低谷。

无独有偶,2011年,随着媒体调查质疑日渐深入,江苏黄埔亏损的加剧,陈首善自然开始了自己疯狂地表演。

聪明的陈首善,消失了

人们常说,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在这场疯狂地表演开启之初,就已经昭示了它的消亡。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的高度透明,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都在迫使陈首善做出改变。

当在冰桶挑战上的小小作假都被揭穿,当种种慈善背后的真相被媒体曝光,当他从人人称赞的“首善”变成人人喊打的“首骗”,当他辛苦积累的人脉一朝散尽……

聪明的陈首善,终于也随着令计划等人的被捕,而变得低调起来。

还记得几天前,企业家曹德旺评价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是“真傻”。陈光标才不傻,他聪明着呢。

王老吉续命惹来了群嘲,莎普爱思虚假宣传惹来了调查。这个时候的陈首善终于明白,靠着坑蒙拐骗发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作者田也,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