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兵上市了,万兴终于上市了。
12月19日,万兴科技过会的那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很多人以为我本人有啥好事儿,其实我是在为太兵高兴。
这是太兵第二次上市冲刺。一年半前的一天,凌晨四点多,我接到了太兵的电话,万兴科技第一次过会失败。在电话里我听出了他的痛苦,想必一夜未眠。他说他曾经想过十余种庆祝上市的方式,唯独没有想过上不成。但也就是那一晚,太兵已经决定立即开始二次冲刺。
之后一年多时间里,黑马成员陆陆续续有七八位,包括创业黑马,也踏上了IPO的征程。大家有时碰到一起,互相交流。这种时候,太兵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现身说法,鼓励大家。
太兵在经历挫败后,能很快鼓起勇气再度出发,已经令人尊敬;他同时还能充满热情鼓励同行者,就更令人佩服。一个人能走多远,不是看他在高点、平顺时的状态,而是看他如何对待逆境。在创业人吴太兵身上,我看到了闪亮的逆商。
太兵是互联网行业老兵,今年是他创业的第十五个年头了。在我的印象中,万兴是最早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由一批中国工程师在深圳编写给外国人使用的各种软件。
和万兴同时代的软件企业,大多是在国内市场打拼,要么是向C端用户免费,走流量的模式,要么是向B端用户提供付费软件服务,走卖软件的模式。这两条主流通用的软件之路,同行们走的人多,走起来也相对顺当些;万兴不一样,是靠直接把软件卖给海外海量C端用户,从一开始就是少数派。今天万兴的上市,证明了在看似艰难的小道上坚持下来,也能成功。
我先后两次到过万兴。第一次是2010年黑马营第一期在深圳上课,太兵是黑马营一期学员,我带着同学们去万兴总部访学。从进入公司第一刻起,你就能感受到万兴浓厚的企业文化,虽然是一家以软件工程师为主的公司,但处处能感觉到热情、活力和奋斗精神。那天太兵给同学们讲的就是万兴的企业文化。
一家以工程师为主的公司,能把企业搞得这么有生机、有凝聚力,跟创始人的精神力量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次到万兴,是参加2013年万兴十周年庆典。太兵最后登场,讲述了万兴的下一个十年。这个看似文文弱弱的湖南人,声音高亢地讲了半小时,近千人的会场里激情洋溢。
太兵在软件领域坚守了15年。我们的很多黑马也都是这样,坚守自己所在的产业,不断创新。包括万兴在内,2017年以来有4家黑马企业成功IPO:
荣泰健康1月在主板上市,林琪一口气做了十几年按摩椅,用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新思维不断升级,把按摩椅做到了极致,做向了全球;
掌阅科技8月在主板上市,同样是在线上阅读这个领域坚守了十年,从没有换过赛道,与此同时不断创新,推出了电子书阅读器等创新产品。
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在创业服务领域一口气坚持了十年,成为了中国创业服务第一股。
从吴太兵、林琪、张凌云这一批黑马创业者身上,能够看到一种共同的品质,这种品质也是黑马社群共有的,我们一直提倡的:重度垂直于一个细分领域,产业为先,不盲目追逐风口;在一个领域里不断创新模式,不断迭代产品,不断学习成长;立足于自主创业,能融钱,更会赚钱,不完全依赖于资本,凭借自身的造血能力,来获得资本的青睐。
我们把这种黑马精神提炼为“重度垂直”的创业价值观。即便在O2O、共享经济最狂热的那些年头,黑马创业者绝大多数也都守住了自我。我们数万名黑马创业者,从现有数据上看,失败率比较低,因为务实,因为自我生存能力、创造价值的能力比较强。
这几年,中国社会双创氛围浓厚,很多年轻人加入创业大军,成为各种各样的创客。政府、资本、媒体都给年轻创业者很多鲜花和掌声,创业者一时成了时代的宠儿。
潮水退后,方显本色,真实的创业从来不会因为资本和社会的青睐而容易多少,永远是向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创业者永远是在披荆斩棘,永远是要孤独地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甚至挫败。
一旦资本的潮水退去,媒体的光环消散,你能不能耐住寂寞、扛住压力、咬牙坚持、埋头深耕,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是看他在灯光和鲜花下有多灿烂,而是看他在寂寞和逆境中如何坚守。创业者不应向社会索取太多温暖,应该向自我寻求力量。
黑马社群把创始人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当作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希望年轻一代的创业者能够向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们学习,让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在中国社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自恋、自爱、过度玻璃心,一遇挫折就怼天怼地,不适合创业。
15年的万兴百炼成钢,上市给了它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为太兵曾经的坚守感叹,对他将一如继往踏实向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