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NewSeed 3月22日消息,共享充电宝“小电科技”获数亿元B+轮融资,具体数额未透露,但据称加上B轮的3.5亿元,总数超过1亿美元。
此外,小电还宣布,日单量已超过100万次。这是最近罕见的有玩家公布数据。
小电以“桌面座充式”起家,后推出了可移动的小机柜充电宝。其典型场景是,放在商家前台供顾客取用,使用范围大部分在店内。在前几的玩家中,有小米背景的“怪兽充电”用法类似。
但小电的特殊性在于,它有腾讯领投的1亿元A轮融资和3.5亿元B轮融资,是唯一有BAT背景的共享充电宝。小电也获得了微信小程序的入口支持。去年11月,微信曾宣布,小电95%的客源来自小程序,日订单量是50万。这被当作小程序引流的成功案例。
有意思的在于,共享充电宝并未形成商业逻辑的共识。即便几家都获得数亿元融资,成长速度惊人,对真实需求的判断却可能大相径庭。小电一开始就用桌面式,先从高频场景切入,并利用小程序“从线上找线下”。如今看来,这样的策略是比较成功的。
在2017年4月,共享充电宝打得火热时,各家也对共享充电宝的竞争格局很有争议。当时小电CEO唐永波的说法时:认为竞争步入新阶段,得到行业日单1000万左右。而当时各家还没有人超过100万日单。按照这个推测,白热化的竞争尚远。
在真实世界中,街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至今存活,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某些其他融资过亿的大项目,有的已转型做汽车充电方案。而小项目则死伤遍地。在4月,就有一位顶级投资人下过定论:小项目没戏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唐永波又发表了新看法:共享充电宝正从兴起,步入规模化扩张阶段。而小电将推出Y战略,向三四线下沉,并在一线城市继续做大运营。做二次消费用户的变形和用户聚焦。将用户从3500万人扩大到1.5亿人。
这些目标不乏挑战。另一家相似的头部项目曾说,自己深扎年轻人和精英人群,在夜店、酒吧和餐馆等寻找消费意愿。这在当时与下沉战略大相径庭。此外,行业对手如怪兽充电,已涉及全部充电方案,并有小米提供移动电源。1.5亿人对慢热的共享充电宝,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小电的路上不乏对手。
根据新芽数据库,小电科技的融资历史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