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李彦宏错了吗?

“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李彦宏错了吗?

2018-03-28 18:20李可馨 新芽记者
一边是用户司空见惯、毫无办法,一边是商业公司赤裸裸的无声僭越、得寸进尺,在“周瑜打黄盖”的戏码里,数据安全似乎成了被晾晒在一旁的透明人。

李彦宏的一句话,激怒了数万网友。

近日,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李彦宏指出,百度在当下会更加注重隐私问题,“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消息一出,无数网友对此言论展开了一番义愤填膺的声讨和抗议。

而在大洋彼岸,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正为泄露5000万用户数据连连说着抱歉,李彦宏在这一时间节点谈论隐私,无疑会遭到质疑。

“周瑜打黄盖”式黑洞

回归理性,客观来上来说,我们是否真的在掉进对数据开放默许的“黑洞”?

来看看这几个现象,相信你也正在遭遇:

安装某一款APP应用软件时,软件会提示要求获取通讯录、拍摄照片和视频、录音、位置等10多项隐私权限。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做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但为正常使用软件,不得不“被同意”、 “被授权”。

当你随便打开一个国内网页时,弹窗跳出来的广告内容,往往就是你最近搜索的相关产品。你搜过感冒,它还能给你推荐相应的药品。更甚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某款化妆品后,再使用另一款同类软件时,首页便呈现出同款产品。每当看到这样的推荐,相信许多人都会心生恐惧:商业公司都开始共享我们的数据了?

还有骚然电话,当你刚刚搜索了房产中介,电话就紧跟而来;当你刚刚搜索了留学,教育中介的电话就开始狂轰滥炸;当你车险还没到期,保险公司的销售就开始轮番上阵……

还有一些打车软件的“杀熟”事件。曾有网友爆料,两个人使用某打车软件,从同样的地点出发,同样的目的地,但价格却不一致。

类似这些现象简直举不胜举。我们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情感状况、工作情况……详尽、海量的个人信息,被商业公司一一记录,并基于此建立分析模型,总结出用户画像。当公司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精准投放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显然极有可能在浑然不觉中受到影响。

算法推荐让推送无比精准,我们不用再多费功夫检索目标新闻;打开购物软件,首页即是心怡所爱……无疑大数据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所以即使在已知隐私数据存在泄漏的情况下,我们依然选择了熟视无睹,甚至慢慢麻木。

一边是用户司空见惯、毫无办法,一边是商业公司赤裸裸的无声僭越、得寸进尺,在“周瑜打黄盖”的戏码里,数据安全似乎成了被晾晒在一旁的透明人。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存在不一定意味着合理。我们欢迎更方便、更快捷的科技服务,但不代表我们欢迎无所不知的网络“读心术”。

个人隐私保护和大数据分析,“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商业公司自我约束必不可少,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也应当尽快落实。

据央广网评论,商业公司之所以利用用户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商家无法有效地和用户进行互动,否则将会导致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但用户数据的缺失,只能通过探取用户的隐私来获取?用户体验、商业模式更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升。当务之急难道不是思考——怎样把握数据合理利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边界,秉持商业伦理与实现商业价值如何统一?

且不说如何去做到有机统一,在发生数据隐私泄露时,商业公司的态度也很重要。

facebook的数据丑闻,尽管短时间内无法平息用户怒火,但事后facebook负责人做出的回应,体现了挽回用户信任的诚意。再看看国内企业在发生类似情况时的反应,要么不发声,要么否认,未免太敷衍。

一些专家提出,要切实保护用户数据隐私,严格的立法与执法必不可少。而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性规范,正是确保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分析两者并行不悖的重要基础。

实际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互联网隐私问题正得到密切关注,关于隐私保护的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例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违规企业面临高达全球营业额2%至4%的罚款,强有力的处罚可直接促使企业加强自我规范。

2017年6月起,中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开始施行。法律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尽管各方都有政策法规出台,但如何有效管理,至今也没能找到一套公认的成熟解决方案。毫无疑问,伴随大数据的突飞猛进,合适的做法还需在实践中逐渐摸索,解决这一时代难题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