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云的前世今生
在公有云市场里,紫光云的名字确实略显陌生,在3月底的新华三2018 NAVIGATE领航者峰会上,紫光对外透露计划在上半年内推出自家公有云业务,但到底用不用紫光云这个称呼进军公有云市场都还是个未知数。
沉寂4个月过后,7月10日,紫光集团正式宣布紫光公有云上线试商用。在此期间里,紫光云用远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上线试商用,为自己进入公有云市场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而紫光云之所以将靶向锁定在公有云市场,这一切还要从其背后的紫光集团开始说起。
2013年时紫光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 强势进军集成电路芯片产业。2015年展讯宣布28nm四核五模LTE和WCDMA SoC 平台实现大规模量产,意味着紫光芯正式迈向了全球市场。同年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收购中国网络设备及存储器、服务器巨头“新华三”51%的股权。
收购展讯与锐迪科,控股了新华三后的紫光,也开始了自己从芯到云信息产业生态系统的全面布局。然而新华三深耕在政务云、融媒云、高校云、金融云等领域,尤其在政务云领域新华三绝对算的上是头把交椅,据计世资讯此前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新华三以19.6%的市场份额摘夺桂冠。
可遗憾的是,新华三的精力全部投入在了私有云方方面面的建设上,对公有云市场一直保持着观望态度,正因如此,也才有了今日的紫光云。
再掀波澜的公有云市
现如今的紫光云,已完成了紫光云华北1区(天津)、华北2区(廊坊)和西南1区(重庆)的建设及内测。今年年底还将完成华北、华东、华南、西南4个大区节点的建设,明年进行海外节点的布局。
从目前国内整个公有云市场格局来看(因海外节点并为布局暂不考虑全球市场),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超过40亿美金,排在前5的厂商分别为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金山云与AWS。
与上半年相比,阿里云虽然依旧稳居冠军宝座,但其市场份额缩减了2.1%,中国电信反超金山云跻身进了Top 3的位置。基本上来说,公有云市场在这几年里已初定格局,但这一次紫光云的闯入,必然会将这一格局打破。
在紫光云上线的当天,紫光云总裁兼CEO吴健就透露了他们的野心,那便是在5年时间内成为国内TOP3公共云服务商。
在野心的背后,还是要说一下今年新华三曾提出过“全栈服务,全景生态”战略,虽然上面说过新华三从不碰公有云,但却不意味着他们不能为客户对接公有云方面的需求,而紫光云则是最好的互补。所以有了紫光云的加入,新华三能够通过既有的私有云、混合云与紫光公有云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
对于“紫光云”这个新进者而言,他们并非一支从零开始的“新军”,技术上有新华三、紫光云数、紫光软件、紫光西数等此前的积累,资金方面又有着集团的雄厚支持,作为后进者虽然紫光云入局较晚,但起点却不是一般的高。
虽然起点高,但对于紫光云来说,也面临着最实际的挑战,那便是基础设施上的建设。虽然他们用远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上线试商用,但在覆盖上还是远落后于对手。
其次是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据IDC预测到2020年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在未来站到全部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量的47%,占公有云服务器安装量的83%和公用云负载总量86%。虽然这一次紫光云并未以收购的方式实现上线,但未来这部分战略的走法将直接影响到净利润等方面。
紫光云未来如何突围
但综合紫光云背后各方面优势,其实不难看出,紫光云未来的突破口之一便是政务云市场。据IDG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政务云市场总体规模为91.5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国内政务云市场将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说政务云是一块百亿级规模的大蛋糕。
可以说公有云市场竞争风向已经转到了政务云上,尤其在数字化转型这个拐点上,政务云是个极佳的突破口。虽然新华三并没有赢下全国26个省市机关事业单位150万以下的云服务可省去招投标的项目,但凭借自身在政务云的建树,依旧能为紫光云带来很多机会,这也是能够超车腾讯云和阿里云的一个最佳弯道。
第二个弯道是工业云,去年紫光、新华三与苏州高铁新城启动了苏州工业云引擎项目,打造中国第一个工业4.0的云平台,助推苏州九千多家制造企业上云。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2019 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896、1182 亿元,工业互联网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当然对于刚入局的紫光云而言,市场也与前几年发生了改变,伴随5G、AI、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如果未来紫光云能够将这些变数转为规模化的效应,那么TOP3公共云服务商这个目标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