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的终极鄙视链,居然是被戏剧节自己打破的

文艺青年的终极鄙视链,居然是被戏剧节自己打破的

看演唱会的看不起看电影的,看音乐会的看不起看演唱会的,看livehouse的看不起看音乐节的……而话剧更是站在现场娱乐食物链的顶端,非战斗人员轻易不敢涉猎。

鄙视链的普遍存在异常微妙。有时丝毫不涉及任何物质现实,单纯从个人趣味上,更能把你鄙视到尘埃里——你这个人呀,有多少钱也是不行的 ,没品嘛。

看演唱会的看不起看电影的,看音乐会的看不起看演唱会的,看livehouse的看不起看音乐节的……而话剧更是站在现场娱乐食物链的顶端,非战斗人员轻易不敢涉猎。

作为王者的戏剧圈,鄙视链则更为复杂精细。看国外戏的看不上看国内戏的、看人艺国话戏的看不上看开心麻花的、连续看12个小时戏的看不上看1个小时的……

虽然在饭圈混迹多年,但得知要去乌镇戏剧节采访,硬糖君还是忍不住一阵心虚:戏剧圈那可是高门槛高逼格的存在,万一被人一眼认出是个伪文青,岂不尴尬得紧。

而当硬糖君左手拿着青团、右手捧着奶茶,踏着一路桂花香穿梭在乌镇的小巷之间,看着各种倍儿艺术的戏剧海报,居然毫无违和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不知不觉便已沉浸其间。

原来,你们戏剧圈已经如此接地气了!正如硬糖君曾经感慨“音乐节就是年轻人的庙会”,如今看来,戏剧节又何尝不是一场更具独特气味的庙会。

乌镇戏剧节在吃喝玩乐之间降低了戏剧的门槛,当小众的文艺狂欢,开始变成大众的新生活方式,戏剧节也就成为打破文青鄙视链的终极利器——毕竟美好的事物谁都爱,只是一直少了这么一个入口。

文艺从买票开始

不知究竟从哪一刻起,乌镇成为文艺的代名词,窄窄的石板路、潺潺的流水、轻摇的小舟、随风飘动的河灯,大城市里年轻人追求的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每到10月,街头巷尾色彩纷呈的海报仿佛跳跃的油画色彩,随处可以偶遇的黄磊等明星都提醒游客这里正在上演的戏剧盛宴。

乌镇的文艺,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保持了古朴的气息。但有意思的是,要保住人们在乌镇这种纯然的水乡静谧体验,最需要借助的,却是现代科技

“入场真快啊!”是硬糖君和很多现场观众对今年乌镇戏剧节的最初印象。

在现场演出这个相对小众和高度分散的市场,购票、检票就比看电影复杂得多。硬糖君本已做好充分准备,要经历聚众排队取票的一场“恶战”。没想到如今已经是无纸化智能入场,购票体验升级、入场节省时间,丝毫没有嘈杂混乱来打扰文艺氛围。

大麦网的助力下,今年乌镇戏剧节首次实现可售票品无纸化。大麦网从观众选座购票到电子票流通再到检验入场,进行全链路跟踪服务。

无纸化不仅提升了用户的入场体验,也切切实实打击了黄牛市场。每个账户同一场次最多购买5张票,并特别设置动态电子票精准打击黄牛。黄牛遭殃,围观群众自然称快。

轻松入场之后,一边欣赏着古色古香的风景,逛着特色小店,不能少的还有各色美食,青团、葱包烩,打卡各种网红食品。边吃边逛的同时,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踏入某场戏里,成为一场戏的主角。

此时乌镇街头巷尾,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刚看完一曲神秘悬疑的黑天鹅,一转身就走进了光怪陆离的小丑世界,不知从何处传来“咿咿呀呀”的唱腔,一回头,小桥流水下的摇橹船上站着披挂戴冠的花旦……

这些剧场外演出,每年演出规模都超过千场,共同组成了乌镇的古镇嘉年华。 

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逛、可以吃、可以玩,乌镇戏剧节的“嘉年华化”,将艺术方式、审美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合,制造了沉浸的娱乐体验、自然的社交互动和我们的生活刚需——可以发朋友圈的照片。而满足社交需求,显然是现场娱乐优于线上娱乐的关键点,并由此产生更多消费可能。这也成为今年乌镇戏剧节一大看点:换一种方式看戏剧。

乌托邦里的内容复兴

戏剧作为最古老、最直接互动的艺术形式,如今反而成了大众眼中非常有距离感的内容形式。观众对戏剧的印象,大多还是那些改编自不那么通俗易懂的名著,这也是戏剧粉门槛高的原因之一。

这次来乌镇戏剧节,硬糖君的感受是不仅戏剧节在形式上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在戏剧的内容上也给了观众更多元化的选择。更加大胆、先锋、以“容”为主题,现代美学和复古美学不断冲击融合,新锐、实验的画风不仅吸引了资深戏迷,也吸引了硬糖君这样的新粉。

今年乌镇戏剧节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9部剧目109场特邀剧目戏剧演出,是6年来整体数量最多,涉及地域最广,探讨主题最丰富的一次。

其中,既有国外经典作品《黑暗中的舞者》,演员们完全在黑暗中表演,让观众沉浸在失明般的身体体验中;也有孟京辉版本的《茶馆》,新锐改编向经典致敬;由金士杰导演并领衔主演的兰陵剧坊40周年纪念剧目《演员实验教室》更是为此次的乌镇戏剧节重磅加码。同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契诃夫的《樱桃园》、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等经典作品也将登陆乌镇。

除了向观众展示经典作品,给年轻创作者机会和给年轻观众带来新的内容体验一直是乌镇戏剧节的特色。全球戏剧节独有的“青年竞演”单元一直延续至今,今年五届青年竞演高人气获奖作品首度集结,这些张扬的作品给了国内外戏剧青年肆意疯长的机会。

展示作品之余,乌镇戏剧节也少不了对戏剧深度的讨论和思考。以“小镇对话”形式请来是各路大咖,今年重点探讨的是关于世界各地实验剧场现象,让观众从情感体验到学术升华全方位了解戏剧。

朗读会更是让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到戏剧的创作和表演中来。“子夜朗读会”任何人均可报名参与朗读,戏剧不是高山流水,而是你我皆可触碰的现实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兰陵剧坊40周年的纪念之作,又云集了金士杰、刘若瑀、马汀尼、赵自强、杨丽音等一众台湾传奇演员与当代戏剧的领军人物,自《演员实验教室》宣布将于乌镇戏剧节演出以来,一直备受戏剧观众以及业内人士的关注,也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此次乌镇戏剧节最期待的作品,根据大麦网数据显示,其在乌镇网剧场的两场演出更是在开票20分钟内即告全面售罄,一票难求。

错过此次乌镇戏剧节或是没抢到票的朋友们也不要遗憾,硬糖君发现在乌镇戏剧节后的11月16-17日,《演员实验教室》还将转战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目前北京站的三场演出已经全面开票,想看的小伙伴们可以抓紧登录大麦网进行选座购票。

乌镇戏剧节最大的魅力就是能让与之有关的一切都“文艺”起来。“青年竟演”和“小镇对话”的门票均可以在大麦网上预约或现场排队领取,观众凭预约身份证实名检票入场,再一次的杜绝倒卖和黄牛,给真正爱戏剧的人近距离接触戏剧的机会。

消费升级,全民皆文艺

消费降级论沸沸扬扬了很久,据说是榨菜、二锅头销量都涨了,出门都共享单车了,购物都拼多多了,总之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可看乌镇戏剧节的人流量和此前大麦发布的中国演出市场消费数据,硬糖君却发现:不是说经济下行吗?怎么年轻人怎么好像更舍得在文艺生活上花钱了?

大麦数据显示,在6月1日到8月31日的整个暑期档中,大麦网服务观演用户220万人次,覆盖全国281个城市。而大麦网在售演出项目占整个演出行业线上在售项目90%以上,由此可以反推出整个演出市场的繁荣情况。

而这次乌镇戏剧节,虽然目前还没有官方数据,但硬糖君的体感来看,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周围的住宿也都爆满。而且有不少观众是第一次参加戏剧节,戏剧节的市场外延在不断扩大。

其实也对,所谓经济下行,不过是增速放缓,究竟大家还没有真的“穷”了。而现实生活里越焦虑,更需要文娱生活来愉悦身心。第一次参加音乐节、第一次参加戏剧节、第一次在现场看体育比赛、和看电影一样固定的看戏剧表演……都是生活里的小确幸,是货真价实的消费升级。

而这其中,现场娱乐真实的体验、直接的互动、多元的参与感都是线上内容无法比拟的。但如何让已经被线上娱乐俘虏的“宅”用户迈出第一步,可能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升级版的体验和更多的兴趣点是很好的切入口。

能在边吃、边玩、边交朋友、边拍照的间隙“顺便”看个现场演出,那纵使原本不是戏剧用户,也会觉得有了出门的充分理由。而如果能看演出还“顺便”旅行,岂不是更加两全其美。当下的现场娱乐,已远不是一场精彩演出那么简单,各个部门的协作链条也早已超出我们对文艺的理解。

就在乌镇戏剧节开幕当天,乌镇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就未来景区建设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内容,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麦网、蚂蚁金服、飞猪、阿里云等,将从各自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特色出发,多域立体地打造“智慧乌镇”。

所谓“智慧乌镇”,就是让用户在看戏的同时实现了看、听、逛、吃、玩一站式体验的“大麦超现场”。而大麦也绝不仅仅是个票务平台,除了打造量身定做的票务服务之外,还深度参与内容的推广,提供站内及阿里生态全渠道宣发资源,并在戏剧节的基础上,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的强大入口和丰富场景,有效触达不同的目标群体。

文艺青年行走在乌镇的行云流水体验,是以理科青年的技术为支持,不知经此一役,是否彼此的鄙视链都能打破些许?

鄙视链的存在,是在加固圈层壁垒。戏剧节、嘉年华的存在,则是在融合不同喜好,让人们在共同的场域发现彼此的世界,一个令人惊奇的、迷人的世界。

或许有一天,戏剧节会像今天的音乐节一样成为大众的狂欢会,不再高冷、不再小众,甚至被一些硬核文青嫌弃。但我们知道,那不是戏剧的失败,而是戏剧的再次胜利。

*本文作者叶春池,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娱乐硬糖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