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聊聊产品登陆账户,看起来它是所有用户使用产品的最简单的第一步,但由于产品设计者很难预料到究竟具体每个用户究竟是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还是用邮箱作为登陆名+邮箱随机验证码的形式,或者此前在平台上注册的昵称和密码形式登陆,这导致了很多App的登陆账户体验并不是很好。
有的用户用多个微信号、又绑定了多个手机号,手机号码遗失导致验证码收不到的情况也时有出现,邮箱忘记密码而邮箱绑定旧手机号,用户在登陆环节上就把这个产品逐渐给抛弃了,这样的比例究竟有多少恐怕很多运营者并不能说清楚。
逐渐的用户以微信账户取代手机号成为很多App登陆账户首选,就跟打开网页更多是QQ、微博作为账户关联授权载体一样。众多App之所以采用微信作为登陆账户,也是图给用户一个方便。
实不相瞒,笔者阿星在很多平台上开设的专栏和自媒体都是与微信一致的头像(严格来说是个人品牌一致性)。如果有一天腾讯说,这些头像昵称都是微信的,也请其他平台配合告知用户不能用和微信一样的头像,那我一定会疯掉的!还好我提前机智的把名字申请了商标。
但就这么一件小事,或许已经背离了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初衷,换句话说,如果昵称、ID和头像都不能做到授权开放和公用的话,那基础设施之上的经营活动又岂非空中楼阁?
如果从法理上,这些昵称以及头像系微信所有,那么从“人情”上说,的确让网友有些难以接受。
这也是腾讯起诉多闪给我带来的强烈的不安全感,不知道其他网友是否和我的感觉一样,正如很多大叔阿姨都不玩短视频社交这样次元壁产品,却激烈参与讨论一样。我不在乎多闪,我在乎的是我的微信究竟是不是我的!?
1
互联网公司在数据领地思维下开启新一轮博弈
这并非是头条的账户体系遭受来自竞品的打击,阿星还记得,一开始我的头条账户就用微博之间登陆的,那时微博还是头条的股东,而在头条上线“微头条”后,微博的登陆功能就下线了,我改成了用微信登陆。
如果头条账户用手机号登陆,再用微信登陆的的就会多出一个新账户,烦得我注销了好几个“头条网友”的号(我有两个微信)。后来做抖音发现可以用头条号直接登陆抖音号,也可以直接注册抖音号,同时也可以用我微信登陆;而我却发现自己又多出了两个抖音号,再加上我又去做了一个非人格化的抖音号“靠谱汇”,这个抖音号同步到相应的头条号,又让我多了一个头条号。如果看到这里,还不晕的话,算我服你!
头条鼓励用户以手机号登陆的,但是很多用户还是选择用微信直接绑定登陆,毕竟手机号可以换,微信不会换。但头条账户体系的复杂性在于,头条系本身又一直是在不断孵化各种新的App模式在扩张业务边界,这沿此而诞生的很多产品都与微信发生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
或许是头条产品经理早期对微信过于放心,又或许是头条发展的太快令字节跳动内部也没有想到这么快与腾讯发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腾讯会先掀翻了这张底牌,对头条的潜台词是“我可以把微信给其他人用,当然也可以给你家的抖音用,但是你用抖音孵化社交App的话,那我凭什么给你用?收回!”
二者之间究竟谁先屏蔽谁也是一桩悬案,再来看看张一鸣在头条7周年时候是怎么表达做多闪的动机:
从头条要成为互联网一极来看的话,社交产品也是迟早的事,此前阿星曾经在文章中写过,“但凡是互联网巨头都会做一个完整版图的整合资源,哪怕是重复的商家、内容以及用户,来构建属于的自身的流量王国。这也决定了互联网公司无论是哪个领域一定是寡头胜出。”事实上,头条不仅会做社交,还会做搜索、做电商、做金融,以壮大其估值,提升用户流量的复利价值。
尽管头条肯定也不会什么都能做成,但作为一家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头条的优势在于没有PC的负担,完全基于手机网民的特点做产品,成长速度比很多老牌互联网公司快。
在阿星看来,头条做多闪只是从抖音私信产品中试水,为达人、红人做运营积累经验,而是任由自媒体导粉进微信,这也是为什么抖音平台并不欢迎微商团队、不惜给他们降权的原因。至于多闪威胁到微信,也更多是公关层面的博眼球的解读罢了。
2
赢了官司,可能会输掉更多
从初审的官司信息上看,腾讯的起诉的依据是“微信/QQ产品以及其在平台上产生和积累的用户头像、昵称、地区、好友关系等相关数据”是腾讯的数字资产,是否给第三方使用取决于腾讯授权,而非是用户的登陆授权。
这本是腾讯的“杀手锏”,一般情况是不会轻易使出的,这是自微信诞生以来,第一次不许其他产品使用其账户昵称和ID,多闪为什么引起了腾讯的格外重视?
有人说,腾讯是为了保护微信的关系链不被抓取,但事实上,同样关系链出现在多闪上也未必能够成,用户为什么不用微信而多此一举呢,难道是为了玩更多视频表情包吗?多闪主打的是年轻人社交,事实上,多闪争夺的人群实际上是玩QQ的95后00后群体,和微信压根没有什么竞争关系。
那唯一能行得通的解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腾讯打的还是抖音。
根据艾瑞指数来看,抖音在2019年1月份在MAU上已经超过了快手,成为短视频App品类第一,而腾讯过去一年砸了重金的微视在2019年2月的月活为3339万台,与抖音之间的差距依然悬殊。快手作为腾讯系的外防线,可以随意留微信号并且使用微信昵称或者ID的,在用户规模上也被抖音赶超,在2019年2月份抖音月活设备是3.67亿台,而快手是2.90亿。
按眼下的抖音增速来看,再过几个月抖音就会超过快手1亿的装机量,就算是彻底实现了反超。并且快手是一枝独秀,而抖音还有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覆盖多个场景的短视频矩阵。
腾讯能不急吗?社交是内核,而社交的粘性源源不断的UGC内容消耗用户时长,但是短视频玩法本身就是吸收时间的利器,我现在都不敢打开抖音,怕一进抖音就根本停不下来,我希望我的时间更多用来思考和写作。
如上所述,多闪不过是头条试水社交的棋子,未来真正的社交功能或许是今日头条上,比如如何改进头条的私信以及通讯录、社群等等。而打赢多闪,并不能扼制头条产品做社交的野心,但是腾讯或许会让其微信用户显然困惑,让生态上其他产品开发者陷入犹豫。
腾讯产品最大优势是让用户“感觉”到微信号、QQ号是自己的,上面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回忆,会让人有种“除了生死,就是腾讯”的感慨。从腾讯起诉多闪并且在初审中胜诉中不难看出,这或许是用户的移情投射而已。
过去十多年来,腾讯靠着这种看似“去中心化的”、属于每一个“私人”账户的生态平台模式成为互联网行业用户粘性最强、活跃度最高的公司,这是腾讯之所以受尊敬的来源所在。
“腾讯的梦想是做中国互联网公司水和电”,事实上,腾讯在to C层面上的确做到了,这其中固然与“微信互联网”有关,微信的账户和昵称在各种产品之中输出也相辅相成,腾讯一直默许了用户账户私人空间版的自由感,也放心让微信账户成为“连接一切”的工具。
要知道,公众号、小程序都是在这种氛围中崛起的,一些自媒体把微信号当做自己家的“后花园”,其他资讯端和媒体都是别人家的,但现在,连微信号昵称都不是用户所有,那公众号还是不是自媒体的?
这种担忧将会在小程序上成倍放大,本来很多产品开发者就有疑虑,我的数据在腾讯上跑,是不是等于把后背敞开给了腾讯。在究竟做App还是做小程序的天平上,多闪事件之后,人们会开始重新回到相对保守的App开发之中,流量少点就少点吧,毕竟为了安全起见,别白忙一场。
过去3年多,小程序一直努力创造了私欲流量、开放生态或许会因为这种不信任而发生停滞,这才是腾讯过分强调对微信号及用户个人数据所有权所带来的“裂痕”。
3
使用微信昵称侵权争议,或将带来意想不到后果
按照目前多闪的思路是让用户修改昵称和ID,而本身ID是系统中随即派发的,用户有权修改一次,而如果修改成为与微信一样的昵称,则是用户自愿的,但是当3月19日多闪通知我修改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无法修改ID了,看来在产品迭代中将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少用有用户选择一个全新不一样的ID,笔者认为随机系统分配的ID算作腾讯的资产的话,可以解释的通,但用户是自定义进行修改的ID,将是一件很难推进更改的事情。
如前所述,这次腾讯只是对头条系“小试牛刀”,头条系产品对于微信账户登陆的依赖才是真正的“雷”,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头条构建起了高楼大厦而用户进出的多个门,还有邻居家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头条用户必须要适应微信中间页逐渐被弱化,完全用手机号登陆,并且手机号如果丢失将会带来巨大的登陆麻烦,今日头条App至今仍然没有开发出网友以昵称直接登陆的设置。这也使得此番“头疼大战”对于头条是真的“头疼”,当前微信才是举起用户隐私保护大旗的一方。
以往PC巨头旺旺都有独立的账户登陆体系,例如早年的网易、新浪等依靠自家的邮箱产品,百度开发出自身的昵称登陆沿用至今;而最成熟的支付宝则是淘宝号、旺旺号直接打通,并且还能够人脸自动登陆。而头条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并没有顾得上,或许是该好好补课了。
而腾讯对多闪这一事件将会给网友线上的数字资产带来不安全感,从而加速了其他社交产品前仆后继对抗微信的“正当性”;而非腾讯系的创业公司一旦做大后与腾讯业务发生竞争之后也会担心其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这反而给了其他小程序平台如百度智能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以机会,加速这些开发者分散搭建,而这并不是腾讯所希望看到的。
结语
用户隐私以及用户账户权益的归属,本身是每一个网友必争的权益。微信一方面渴望通过成为其他产品开放的流量平台和统一的小程序账户体系,另一方面又在极力避免自身成为“通讯录”。当初手机通讯录各家也是随便抓取,只是相对于现在微信通讯录来说相当粗糙,当实质是一样的。如何明确微信在第三方使用的权限,以及用户自身所拥有的数字资产,或许是需要明确交代的。商业竞争是为了用户利益,而非是自身的圈地,这应当成为商战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