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上市的Uber没能证明网约车

流血上市的Uber没能证明网约车

2019-05-12 11:03创业邦 合作伙伴
Uber完成了上市,却没能在低迷的美股市场成功唤起投资者的信心。

尽管估值一降再降,Uber的股价却在IPO首日开盘即破发,41.57美元的收盘价较45美元的发行价下跌7.62%。

2018年12月,Uber提交招股书时,投行给出的估值一度达到1200亿美元,而IPO首日收盘时,Uber的市值仅为697.11亿美元,略高于2016年时的估值。这也意味着,Uber的后期投资者中,多数并未获得预期的收益。

Uber CEO Khosrowshahi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成功上市就是稳定的股价,比票面价值高一点,但5到10年后回头看稳定才算成功,短期内无法判断。”

目前来看,Uber 上市首日的表现,让今年最大规模的IPO与后续等待上市的独角兽们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后期投资者出现亏损

2010年Uber首轮融资时,First Round Capital仅花50万美元就获得了Uber逾5000万股票。在那之后First Round Capital又继续加注,共以150 万美元拿到了Uber近 6600万股。2018年,First Round Capital向软银出售了部分所持有的Uber股份。

在Uber完成IPO后,First Round Capital所持有的股票价值约26亿美元。

作为Uber的大股东,软银的收益也较为可观,但这得益于其趁Uber水逆而投资的时机。

软银以77亿美元收购Uber约15%股份时,Uber创始人Kalanick因丑闻辞任CEO,新任CEO Khosrowshahi 掌管Uber仅数月时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软银当时给Uber的估值相比上一轮的680亿美元少了3成,只有480亿美元。

压低估值入股的软银在财报中披露, 其对Uber77亿美元的投资实现了38亿美元的收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后期投资者都能这样幸运。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就是以680亿美元估值入股的后期投资者,其在2016年投资Uber35亿美元。以Uber的IPO发行价计算,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亏了近 3 亿美元。

增速继续放缓,盈利遥遥无期

2016至2018年,Uber的营收分别为38.45亿美元、79.32亿美元、112.7美元,增速从106%下滑至42%。在用户规模方面,2018年的月活增速从上一年的51%下降至33.8%。

Uber在上月底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其营收增速进一步放缓,2019年Q1的营收增速为20%。

以Uber目前的规模来说,增速放缓倒不见得稀奇,但其也没能证明,规模越大,就离盈利越近一步。

从Lyft到1400万日订单的Uber,再到日订单2500万的滴滴,都在不断亏损的泥潭中。Lyft去年亏损亏损了 9.113 亿美元,过去 3 年合共亏损超过 20 亿美元;Uber过去三年总的亏损则超过了100 亿美元;滴滴在 2018 年的亏损达到109 亿元。

另一方面,Lyft市场份额的增长,中国的美团打车号称三天在上海拿下1/3的市场,这两者所上演的小鱼从大鱼口中夺食的故事,似乎也在说明网约车难有足够的用户忠诚度和黏性。

富途证券持牌人邬必伟表示,目前为止,无论是Uber还是中国的滴滴,都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商业模式。

“从滴滴在中国的实践来看,我对网约车这个模式的盈利能力表示很大的怀疑,作为市场最大、最有用户需求的中国,都很难达到盈利水平,或者说,即使达到了盈利水平,也是整体规模有限,那在其他国家,我更难想象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规模。而且,因为Uber本质上是对本地出租行业有很强冲击作用,所以,Uber在每个国家的扩张都会遇到非常强的监管壁垒,这也制约了整体营收规模和利润规模的扩张。”

Uber也确实没能证明网约车是门好生意。其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在业务上的风险包括激烈市场竞争、费用降低、劳资关系等,公司可能无法实现盈利。

此外,Khosrowshahi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2019年将成为Uber亏损的顶峰

Uber破发或影响后续上市独角兽

Uber上市的时间很糟糕,其上市前,纳指、标普500指数已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恐慌指数VIX在周五收于16.04,较上周上涨近25%

参考Lyft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以及美股市场行情,尽管Uber将估值从1200美元一路下调至IPO发行时的824亿美元,以接近招股区间底部的价格上市,但依然出现了开盘即破发的状况。

作为自2014年阿里巴巴以来最大规模的IPO,Uber上市首日的表现让投资人的信心扑空,给同样会在今年上市的WeWork、Airbnb,以及“准中概股”选手瑞幸、斗鱼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毕竟,多年来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Uber尚且在上市首日破发,美股投资人还能接受多少烧钱换规模的项目?


*本文作者涂君,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