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冬米兰时装周展场入口处,「I say I」的英文标语清晰可见,铿锵有力的宣言诠释着当下的热门话题:女性价值,由自己大声说出。
这不是时装周上第一次出现“女性主义”的声音。
Dior首位女性创意总监Maria Grazia Chiuri,曾用时装喊出“我们都应该是女性主义者”的口号;时尚大师老佛爷Karl Lagerfeld,也曾带领模特高举女权主义标语走上T台;PRADA、Fendi等知名品牌,多次在设计理念中强调女性力量。
受社会、时代变化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穿衣上偏向无性别化和中性化,而有着Power Suit(权力套装)之称的西装,成为她们表达态度的最好武器,一直流行至今。
据淘宝《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数据,自2019年1月27日起,淘宝上女性消费者购买西装的人数比例大幅超越男性,预计在10年后女性将人均拥有1件西装,远超男性。
从裙装到西装
1914年,倡导女权主义的CoCo Chanel,摒弃女性“就该穿裙子”的旧观念,制作了第一套女士西装雏形,自此女士西装开始了它的变革之路。
此后,随着产业革命、战争等一系列社会变化,女性要求在政治、经济及职场上地位平等的呼声愈加强烈。当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向职场时,她们渴望通过干练、硬朗的西装展现出自己刚毅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女式西装更多处于一种亚文化状态,对外投射出的是叛逆形象。发展至今,西装的表达作用被渐渐弱化,而是作为职场女士的日常穿搭融入生活。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女性工作环境越发丰富,职业女性的概念也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如今,不只是穿着干练服装出入写字楼的女性才被称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女性开始以主播、电商运营、独立设计师、创业者等身份进入职场。
基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女性对西装的要求变得更为多元,正如LILY商务时装副总经理孙铭阳所说,“商务场景的多元化演变,促使新女性追求更独立、更个性的自我表达,她们不止一面、不止当下、不止于此。”
正是对这种消费心理的把握,促使越来越多的时装品牌,通过为女性发声的方式获取关注,诸如品牌玛丝菲尔的推广活动“WE MEN•WEMON",与女性探讨身份认同话题、LILY拍摄的“中国新女性”主题广告大片,鼓励新女性勇敢表达。
从商业角度讲,征服了女性消费者的心智,也就站在了市场中有利的位置,并且随着”她经济“的兴起,品牌与电商对女性消费者的争夺变得越来越关键。
智联招聘公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就业人员的比重已提升到43.5%。高等院校的女性在校生的比例已经达到52.5%,意味着未来新生代职场群体中,女性就业人员的比例很可能超过男性。
女性力量闪耀职场
当更多的年轻女性走进职场,必将带动新的时装消费和升级。
“职场中如果能力足够,对公司来说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年轻女性的薪资增长是非常快速的。收入提高了,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孙铭阳说道。
消费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工作机会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提升为女性带来更多工作机会,中国早已成为全球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全职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社会财富并不是被分配的,而是人们主动获取的。”Facebook 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如此写道。事实上,女性也确实在这样做。近日,福布斯中国公布2020年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榜单,上榜的25位女性富豪,财富总额达到了惊人的9057亿元,相比去年的5201.3亿元,涨幅高达74%。
其中,接近1/4的上榜者来自TMT行业,金融、房地产、医药等领域也不在少数,女性已经打破传统行业的局限,活跃在各个商业领域。
2017年,全球88位白手起家的女亿万富翁中,中国女企业家占了56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合女企业家创业的地方。目前,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家是女性。数字经济的增长和科技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在吸引更多女性进入电子商务、技术等知识密集型行业。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性别多元化与企业增值间具有正相关关系:据瑞信研究院在2019年对120家企业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在这120家企业中,女性高管比例较高的企业,其现金流投资回报率会高出2.04%,随时间推移出现的波动也较小。从结果来看,多元化水平越高,企业“质量”越好。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谈到女性时曾表示,如果全球50%的人口不能发挥其潜能,那这个世界则永远无法100%的完成目标,当女性的力量被释放出来,我们才能为所有人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未来。
执掌格力电器、和雷军立下10亿赌局的铁娘子董明珠,在2018年带领公司实现营收超2000亿的业绩,让无数企业家难望项背;掌舵百事12年的卢英德,带领百事转型为健康食品加饮料的双发动机模式,使得公司总营收上涨80%,几乎年年打败可口可乐。
但女性在职场上的潜力,仍然是被低估的。
任重而道远
瑞信研究院的一项研究中,对提高各国女性就业率潜在的经济效益规模做了分析预测:按百分比来算,当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将女性就业率提高至瑞典就业率相当水平(69%),可为这些国家带来将近30%的GDP增长;按绝对价值计算,美国女性就业人数增加所带来的潜在长期经济收益,最高可达1.8万亿美元。
然而现实是,即使在女性就业率较高的中国,阻碍女性发展的障碍也依然存在。如同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所写:“如果一个女人非常能干,她看上去就不够亲切;如果一个女人看上去很亲切,那她就会被认为不能干。由于人们想雇佣和提拔那些既能干又有亲和力的人,这就构成了女性的一大障碍。”
目前,中国女性在劳动参与度、预计收入、同工同酬、高管任职等多个方面还面临着不平等。企业中基础岗位挤满女性,高级职位中的女性却寥寥无几,女性在通往高层职级的过程中路道阻且长:
一是外界制造的壁垒。传统的性别分工导致女性常被认为需要为照顾家庭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多高级职位要求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导致女性在与男性竞争时处于劣势。工作中,女性得付出更多、更加优秀才能收获同等成功。
二是受制于自我障碍。女性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习惯了对“得体”行为的心理暗示,使得她们在以男性为主的环境中尽量保持低调。且女性同时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常落得分身乏术、难以权衡的窘境,这也对女性职业发展造成一定限制的原因。
虽然争取职场平等、追求企业性别多元化的道路存在阻碍,但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已经在积极回应女性呼吁,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女性论坛在全球范围内,以最顶级的姿态发出声音:在巴黎举办的“世界杰出女性合作发展论坛”上,聚集了全球不同领域的女性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慈善家,共同探讨全球女性合作发展的未来;长江商学院和联合国妇女署在北京举办的2019年“女性领导力论坛”上,呼吁各个国家要在法律保障上更好地保护女性群体的权益,提高家庭生活中的男性责任等;亿欧•EqualOcean举办的“女性创业者论坛”,以女性视角讨论新时代下的女性创业环境、风口行业趋势及社会责任等。
此外,为了改善国内女性就业环境,保障女性更多权益,2019年2月,人社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禁止招聘环节中的性别歧视,企业不得将婚育状况作为录用的考察标准。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管是对企业或个人,改变都显而易见。企业经营的最佳状态,正是重视与包容每一个人才的价值,这其中,自然包括女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于细微之处,我们看到时代格局的变迁。女性的西装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她们在职场上越发挺拔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