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账超4.3亿,网络电影成香港影人养老胜地

分账超4.3亿,网络电影成香港影人养老胜地

在历经“群魔乱舞”的萌芽期、“百舸争流”的发展期后,网络电影开始走出早期的混沌环境,进入新的求变期。

王晶又在给寒冬中的影视行业送温暖,给香港电影人工作的机会了!”

日前,由王晶编剧并执导,陈浩民、罗家英、林子聪等人主演的网络电影《孙悟空大战盘丝洞》上线。该剧以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为切入点,配以主创阵容,上线后确实掀起了一小波观影热潮,累计总播放量破2300万,一度登上骨朵热搜指数排行榜全平台第一。

但数据之外的口碑市场却意料之内的不甚理想:豆瓣3.0分。网友的一番评价背后,看似是对王晶导演的调侃,却也道出了香港电影人的一大现实处境:北上拍网大

近年来,肉眼可见的是香港影人面孔在内地网剧网大的不断亮相,随手打开一个视频平台便可看到熟悉的身影。在港片港剧逐渐式微后,一批批曾经风光无限的香港影人淡出大银幕,淡出香港市场,转而“北上”寻找新出口。这些曾经的一线演员,或黄金配角,而今已然汇聚成为内地网络影视市场无法忽视的主力军。

而事实上,内地网络影视市场,尤其是网络电影市场,在迎来受众市场巨大的需求和成长增势后,也确实给了那些在香港电影市场越走越窄的港星们继续谋生的机会,老牌港星们也借助网络电影的生命力在延续着自己的银幕人生。

香港影人扎堆网络电影,

延续银幕岁月

直播网红、北漂大军、院校学生和过气港星,曾被认为是网络电影初潮阶段演员的四大供给源。尤其是北上的港星,一度与网络电影无缝衔接,因此网络电影也有了一个不怎么褒义的称呼:港星养老院。

对于香港影人频繁参演网络电影的现象,内地观众已从最初的诧异、理解、接受,到变得见怪不怪了。瞄准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电影市场,许多香港大牌导演也逐一进军这一领域,王晶便是其一。

提及王晶这个名字,观众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其执导的电影多年来频繁被贴上低俗、商业之标签,其本人也一度被封为“烂片之王”;但与此同时,王晶又时常在公众缺乏关注的角落里默默地投资关怀着市场空间较小的文艺片,如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多面性的电影人,早早地投身进了内地网络电影市场。

2016年,王晶高调地以一部《我的极品女神》正式入驻“网大”市场,这部由王晶监制,郑伊健、周秀娜等主演的网大,豆瓣评分4.1,但上线后24小时流量破千万,创下了爱奇艺当时网络院线首日最高票房纪录。

随后,保持高产劲头的王晶陆续出品并监制了多部网络电影,而这些作品的一大共性便是不乏香港演员的出镜。2019年年中,王晶编剧并监制的《新河东狮吼》上线,该片演员陈浩民、陈百祥、苑琼丹等,依旧是公众熟悉的老面孔。而王晶的这些网络电影作品,也成为了诸多老派港星的新战场。

此次,《孙悟空大战盘丝洞》放在网络电影市场做横向对比,结果是差强人意的。而能让观众感到惊喜的,莫过于其演员阵容。“话痨”版唐僧罗家英饰演唐僧、近年来主攻网络电影的陈浩民饰演孙悟空、公众熟悉的香港演员林子聪饰演猪八戒。

但事实上对比罗家英的出现给网络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丝情怀与新鲜感共存的新奇体验,陈浩民和林子聪的身影在观众看来已然麻木。

因《功夫》被内地观众所熟知的香港演员林子聪,在以喜剧片《笑林足球》进军国内院线而落败后,转身投入网络电影的怀抱。2017年,由其和陈浩民搭档的影片《斗战胜佛》在爱奇艺上线后,虽然豆瓣开分只有2.5分,但一举拿下了当年网络电影超2600万的票房分账。吃到甜头的二人,随后连续搭档合作了《济公之神龙再现》《济公之英雄归位》《齐天大圣·万妖之城》等系列网络电影,且凭借成绩亮眼的分账票房在网络电影市场站稳了脚跟。

1994年出道的香港演员陈浩民,曾因《天龙八部》中段誉一角而成为许多人的“童年男神”和心中的“白月光”。之后,在《天地争霸美猴王》《封神榜》和《活佛济公》系列剧等作品中,他也演绎了诸多经典角色。但因个人私生活问题,演艺事业受到一定影响,逐渐淡出头部市场,进军网络电影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至今,不到4年的时间内,陈浩民主演的网络电影便已超过20部,2020年除了《孙悟空大战盘丝洞》外,未上映的作品有6部。

抛开过往案例,就近期的网络电影概况来看,香港演员樊少皇出演了《狼群行动2》,此前也参演了包括《齐天大圣之大闹龙宫》《特种使命之绿色军团》等在内的多部网络电影作品;《如来神掌》中邹兆龙饰演武功高强的大反派;《火云邪神之降龙十八掌》邀请到了梁小龙和元秋两位香港实力派老戏骨;《民间奇异志》中元华与元秋携手出场;作为香港著名老戏骨演员之一的高雄,也出现在网络电影《2020版奇门遁甲》;《隐奇闻录》惊现“石榴姐”苑琼丹……

现阶段能在网络电影市场中看到的香港演员,大多都是巅峰时代香港娱乐产业的一线人员,但随着香港影视娱乐产业的衰落,这些从业者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淘汰。而另寻出路的他们之所以普遍选择北上投身网络电影热潮,背后其实大有章法可循。

双箭头选择下,网络电影

是香港影人的最佳归宿吗?

在历经“群魔乱舞”的萌芽期、“百舸争流”的发展期后,网络电影开始走出早期的混沌环境,进入新的求变期。

据灯塔研究院发布的《网络电影用户洞察——2020年Q1中国网络电影市场报告》显示,网络电影2020年一季度上映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5部,与此同时票房收入创新高,分账票房一季度TOP30共分账4.3亿元,超1000万元的影片达23部,较去年同期增长188%,千万俱乐部的影片共分得票房3.7亿,同比增长248%。可以看到,虽然近年来网络电影整体上线量在逐年下降,但点击量和分账票房市场却走势喜人。

其实自2014年诞生以来,彼时仍被唤作“网络大电影”的这一市场,分账票房就维持着每年翻一番的增长速率。尤其是自2018年税务风暴后,网络电影更是一度成为横店等影视拍摄基地的“主角”,且伴随从三千万、四千万、到五千万分账票房纪录的刷新,以及受疫情影响院线的暂时性停摆,网络电影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宣发声量还是市场关注度上均直逼院线电影。

但话说回来,投身网络电影的香港影人除了延续银幕生命外,能掘到多少金?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可观的。以王晶导演为例,其网络电影作品中累计分账票房排名第一的为收割3000万的《大嫂》,之后是1722万票房的《唐伯虎点秋香2019》和935万的《追龙番外篇之十亿探长》。去年的《新河东狮吼》分账票房866万,《好汉三条半》票房711万。口碑大多一般,且票房差距较大,但无论何种类型的作品或多或少都能盈利。

就市场投入来看,网络电影在没摘掉“大”字头衔时,投资成本多在百万以内,回报率确实倍数级,如2015年以28万成本置换了2800万元分账票房的网大《道士出山》。而今百万、千万则已是行业标配,可从成片质量纬度来看,网络电影从项目策划,剧本打磨,到拍摄、后期,再到宣传、上线,历经一个完整周期大多也不过一年时间。更甚者,低成本网大完成周期依旧以月计数,但上线后也能取得高于预期的回报。

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回本快、收益高,似乎成了网络电影给到市场的既定印象。也正因如此,当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进军网络电影之际,公众十分容易将此举理解为“过气港星来内地赚快钱”。

事实上,香港电影人选择网络电影的同时,网络电影也在张开双手积极拥抱着他们。一方面,无论是与内地具有一定名气的演员相比,还是与片酬较低的网红、素人相比,香港演员既具有银幕亲和力且片酬适当,性价比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大多来内地寻求发展的香港演员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演技与业务能力方面也有保障。当然,基于观众的熟知程度,自带话题度和热度的老面孔港星的加入,对网络电影的宣发也是一大助力。

香港演员借助网络电影寻得新的出口,网络电影因香港演员的加入而有了基本保障,可谓是百试不爽的双赢方法论。

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网络电影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香港影人的入局只能是锦上添花,且就当下市场情况来看,多数香港演员投身的网络电影依旧是被翻拍殆尽的经典IP,消耗的也仍然是自己过往的影视形象,如此局面显然无法对市场产生良性、长远的助益。或许对于双方来说,若想取得长期双赢局面,仍需追本溯源,从具有决定性因素的内容着手,让“网大”彻底摘掉“过大”的帽子。

*本文作者直言不会,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