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高德之后滴滴入局亿级量生意,不赚钱的“地图炮”往哪开?

百度高德之后滴滴入局亿级量生意,不赚钱的“地图炮”往哪开?

2020-08-10 09:49Newseeders 合作伙伴
地图这门生意很难做?

总能擢取巨大流量的“地图”业务,如今又来了一位新玩家。

8月9日,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独家获悉,出行巨头滴滴悄悄推出自研地图业务——“滴滴地图”,目前滴滴地图已经在滴滴打车界面出现,用户自主选择地图中,曾经的高德地图已经不见。

在“滴滴地图”加入的新数字地图战场中,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始终占据行业前列,截止到目前,两者的月活都双双破4亿,这对于任何一个App都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未来不排除推出独立App版本。

然而,百度地图和高德虽然拥有着海量的流量,但时至今日,流量变现的途径始终难觅。它们也曾四处拓展新业务,比如推出聚合模式打车,本地生活服务等等。这与滴滴2018年曾尝试本地外卖业务,2019年中旬一度计划上线聚合打车模式的发展思路一致。

地图这门生意不好做,成为了高德和百度地图的一个真实写照。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滴滴在近段时间大力推行地图业务,华为也在其应用商店AppGallery上架自家的导航地图HERE WeGo地图。高德、百度地图都难赚钱的一个业务,瞬间又热闹起来。

滴滴正需要一个底层的互联网地图,来为其他业务开疆辟土,各家也打着不同的算盘。不过几家营收比起谷歌地图都十分逊色,Baird Equity Research的分析师称,地图是谷歌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预计在2020年之前将能够成为创收达到50亿美元的业务。

具有想象力的前景,促使新玩家不断涌入,流量变现也进入攻坚阶段,一场新的地图大战又拉开了大幕。

并非想象中的赚钱

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是入局很久的“老人”了,作为对手,它们经过多年的明争暗斗,双方已经逐步拉大差距。

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显示,高德地图以超过5.3亿的MAU位列全网第五,其MAU领先百度地图达1.1亿,稳居地图行业第一。而且前MAU前5位中,分别是大厂支柱业务:微信、支付宝、手机淘宝、QQ,排名第5的高德和第16的百度地图似乎不太有存在感。

曾经与高德争雄地图市场第一,如今百度地图的数据下滑,主要原因还是同行激烈竞争和其在内的战略地位的边缘化所致。

在今年疫情期间,以地图为基础的出行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无论是行业从业人员还是用户的活跃值都出现了断崖式下降。但随着疫情好转,出行服务的需求得到了回暖,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出行服务行业月人均使用时长以及人均使用次数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不过从QM最新数据看,但百度地图似乎并没有抓住增长机遇。

另外,百度地图在百度的战略地位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陆奇主刀百度的期间,曾提出“主航道+护城河”四象限的战略。之后,李彦宏的百度战略提出了“专注发展搜索和信息流”的想法,不难看出,两个人的战略想法都是以搜索为重点,在以此全方位发展,而百度地图更多的是辅助业务作用。

因此百度地图难获内部资源的大力倾斜,在开展其他业务上,也会是举步维艰,盈利又从何谈起?而百度地图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广告和接口调用收费,但这对于烧钱的地图软件是远远不够的。

百度CEO李彦宏表示,“百度地图目前的发展重心并不是变现,主要还是连接用户和服务,我们看重的是日活跃用户数、促成的交易数和用户的兴趣点等,以及这些兴趣点的质量和内容。”

或许百度地图的重心还是在于做好生态连接,变现并不是当前的重要选项。

相比好于百度地图的高德,自从被阿里收购后,其战略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阿里的诸多业务,例如飞猪、饿了么的外卖服务、菜鸟裹裹的物流信息、淘宝的快递跟踪都得到了高德的支持,高德成为了阿里生态中的一个重要连接器。

也正是基于此,高德地图全面落实“互联网+出行”的计划,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用户量的上升,并不意味着高德地图的收入上升,和百度地图一样,向车企提供To B服务、广告和聚合网约车是主要收入,不过营收体量还很小,在阿里和百度财报中都没有体现。

与李彦宏的想法一样,时任高德集团总裁的俞永福表示,“无法给高德的商业化做时间计划表的预估,目前成长是第一要务。”

一位高德的员工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表示道:“地图软件负责提供LBS数据能力支持,不以直接盈利为第一目标,但会尝试新的变现途径,比如与商家合作、政府合作等。”

似乎地图业务不赚钱这一现象,已经是行业人士的普遍共识,保持成长是各家当前对地图业务的一个期望。

然而, 百度地图和高德就没有想过通过做其他业务增加营收吗?答案是否定的,双方不约而同的做起了本地生活服务和网约车服务。

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高德地图在6月份上线本地生活内容,借用小程序作为载体,去连接各个本地生活应用场景,用户在高德地图通过搜索商家信息,就能在高德内的商家小程序中领取优惠券、购买商品,深受商家与消费者青睐。

此外,高德地图在去年联手口碑、饿了么,推出外卖业务,再次助力高德的本地生活服务升级,根据口碑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测试阶段,就有口碑平台商户实现了日均成交额超10倍的增长。

而百度旗下的外卖业务“百度外卖”,由于已经被饿了么收购,改名“饿了么星选”。当年美团和饿了么开启外卖大战之时,作为行业第三的“百度外卖”没能去烧钱抢资源,这也就造成了百度地图的外卖业务至今还是依靠第三方,在本地生活服务中处于下风。

而在网约车的业务上,高德正借聚合打车业务,逐渐从传统的地图服务商转型为出行平台。高德在其App内接入超过40家打车平台,是聚合模式中规模最大的网约车平台。近期还联合27家网约车平台共同推出“敢坐敢赔”,强化自身出行平台的属性和定位。目前,高德地图网约车日单量已超70万单。

而百度地图同样推出了“聚合打车”的模式,开展其网约车服务,截止到目前,百度地图已经接入滴滴、首汽、曹操、嘀嗒、携程等多家网约车服务,其最新的网约车日订单量为15万单,与高德相比还是少很多。

同期,曹操和首汽整体的网约车日订单量分别达40万单和60万单以上。平台比不过供应商自身的业务,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百度地图没有放开手去做。还是以AI为由,去专注发展地图生态。比如最近,百度地图15.0.0版本突出智能化,包括通勤智能推荐、功能个性推荐、长途行程建议等免费服务。

以上这些业务的尝试,需要较长时间去验证其成效,盈利仍然是个未知数。在大众的意识里,地图就是一个免费用的“指南针”,像订机票、外卖甚至打车,用户会更偏向于更专业的产品,比如滴滴出行、美团外卖、携程等,短时间内,无法扭转用户在各行业龙头App上使用的习惯。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现在的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既不好赚钱,在开发新的盈利模式上无从下手的局面,最终成为了各家生态中的底层技术的提供者。

滴滴的野心和展望

作为不赚钱的地图业务,随着滴滴的重磅入局,又带来了新的可能。

滴滴地图和导航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终于在滴滴出行6.0版本中和用户正式见面了。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独家发现,滴滴出行App中的导航一栏内,增加了“导航”功能,并且首次使用了带有“滴滴地图”标识的地图,而这款地图,正是滴滴自研的地图。

据了解,滴滴导航功能此前一直应用于司机端,并不没有对外开放,此次滴滴导航以及内嵌的滴滴地图是于近日在滴滴出行App6.0版本中公开上线的,目前该功能仅在深圳、成都等十余城上线,还未普及到全国城市。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体验了滴滴地图后发现,滴滴地图界面,符合其旗下单车品牌“青桔单车”的色调,比较清爽。

与高德地图相比,除了附加功能上的区别外,两者在默认的地图界面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同一位置默认的地图对比,可以看出滴滴地图在各街道的显示数量上明显要比高德地图少,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显示道路,而高德地图中的道路不仅显示的更加完整,还可以精准到显示小区内的道路。

此外,两者在各个地点的命名也存在区别,比如在滴滴地图上显示“六里屯北里9号”,而在高德地图上则显示“六里屯街道六北小区”。在其他的比如索道的标注、地铁的标注上,高德地图比滴滴地图也更加详尽。

左图为滴滴地图,右图为高德地图

总体而言,滴滴地图在体验上与高德地图,甚至百度地图相比较,仍然还存在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滴滴地图首次公开开放和亮相给用户,透露了滴滴希望在已有网约车的出行上,再通过滴滴地图去方便司机和用户的出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滴滴出行”。

而滴滴出行App的另外一个新增重要功能则为滴滴导航,这个功能在此前是应用于滴滴司机客户端上,帮助滴滴司机进行路线导航。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体验了滴滴出行App中的导航后,发现滴滴导航与高德地图在部分功能上是一样的,比如都拥有探路功能以及三个规划的导航路线供用户选择。但不同点则很明显。

其中,在相同路线所需的最快时间方面,滴滴导航比高德导航缩短了2分钟。但是在备选方案中,滴滴导航提供的线路解释并没有高德详细,比如高德地图在备选方案二和备选方案三中,会注明时间最短的路线和红绿灯最少的路线。

左图为滴滴导航,右图为高德导航

在使用滴滴导航的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滴滴导航在导航视角的显示上没有高德导航的倾斜角度直观,而且滴滴导航上不支持显示电子眼抓拍的位置,这对于司机而言或多或少会有体验上的影响。

左图为滴滴导航,右图为高德导航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导航目前仅支持驾车上的路线规划,并没有像其他导航产品那般支持骑单车、步行等多个方面的导航,这是滴滴导航当前所欠缺的地方。

滴滴做“导航”和“地图”,并不令人意外。

正如程维所表示的那样,滴滴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积累了海量乘客和司机的数据,滴滴会在未来与有关部门合作,搜集路面信息数据,例如红绿灯位置、路况等信息。这些数据将为未来开展其他业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比如将海量的数据与地图相结合就可以产生导航和地图,通过导航则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动驾驶,而这也是各个大厂所争夺的新市场。

滴滴的CTO张博,在早前就透露了滴滴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进展,表示“无人车是滴滴重大战略布局,很快会有无人车上路,滴滴无人车团队将由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负责”。但在当时,滴滴缺少一个基础,那就是地图,百度可以去开展无人驾驶,是因为它有百度地图,地图能够保证汽车在驾驶的精准度,可以说地图是无人驾驶的基础。这也就能解释了滴滴为什么要争取“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和成立滴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6月底,滴滴终将无人驾驶技术从理论运用到实践上,滴滴出行宣布在上海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随着自动驾驶服务的落地,滴滴在商业化的进程上,增加了一个重要筹码。

除此外,后期滴滴一旦在出行、本地生活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滴滴外卖)领域全面接入自研的地图,也将会使得滴滴的各项业务不用受限于第三方,并且可以通过不断地积累底层出行和地图数据,动态调整滴滴地图和其各项业务的兼容程度。可以说滴滴地图和导航的出行对于其自身而言是拥有很大的好处。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就是说,滴滴是因为业务需要,而去做地图,而高德百度本身就是地图起家,然后在四处拓展出行、外卖等业务。三方的出发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但可以确定一点,如今的滴滴、百度、高德或多或少的在各项业务上存在着交叉,竞争已悄然开始。

当然,并不否认在流量上,高德和百度是滴滴短期内还不能匹敌的对象,这也为高德和百度争取了尝试更多业务变现的时间。但从长期来看,滴滴这位新晋玩家,存在着新的可能,毕竟滴滴出行此前使用第三方地图的前提下,就已经能将其月活提升至7768万,其国内网约车日单量更是高达2400万单左右,位列网约车服务的行业第一,远超同期的百度和高德。

“地图炮”开往哪里?

未来,各方在地图业务的开发上,仍然会围绕LBS服务推进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但会打造各自的特色。

高德目前将“精准地图”作为其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地图离不开数据,据悉高德的数据池是目前所有地图服务者中最广的一个。一方面,是高德拥有自身多年来采集的数据,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阿里生态系统获取的数据,同时高德与近200家交管部门进行合作,能够获得交管部门的权威一手数据,从而达到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

此外,高德地图仍然会推行现有的“聚合打车”模式,继续发力出行,因为高德做聚合平台的根本优势就是自身的数字地图业务,打车平台的业务模式与其场景优势强关联,而刘振飞曾开强调,高德所打造的聚合平台,不会与合作的网约平台争夺,而仅作为一个流量平台,减少双方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增加打车的时效性。不过,滴滴并未加入高德的聚合打车平台,或许说明了一些问题。

与此同时,高德也表示其会进一步助力传统出行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2020年中国汽车消费论坛上,高德地图宣布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达成深度合作,将高德地图认证体系全国汽车经销商网点信息打通,提升汽车经销商的数字化运营能力,以此实现B端业务的发展。

在国外方面,高德与“HERE地图”在基于海外地图及动态信息服务展开合作,将出海作为其发展的一个新选择。

百度地图的发展方向则有别于高德,百度将重心放在了如何用AI技术去开发地图的潜力上,希望延展出个性化智能服务。

在“数字新基建”号召下,百度地图的定位不再单纯只是地图和导航,而是希望发展成为战略基础设施。

百度地图在近日发布了“百舸计划”,百度地图慧眼将布局商业地产及线下零售行业,与相关供应商进行合作,提供辅助决策,实现商业价值。换言之,只要是涉及位置服务的产业和行业,都可以纳入到百度地图的生态中来。

另外,百度地图已经并入到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中,目标是成为AI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者。这也是自2017年百度地图开启“人工智能地图时代”后,百度向AI战略的再一次整合靠拢。

滴滴地图在短期内,向大众所提供的服务仍然有限,更多的是为自身的业务提供基础服务,特别是滴滴出行、青桔单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出行业务。作为这些业务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地图和导航,滴滴也将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开发“精准地图”,实现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商业化和滴滴出行的精准化。

在百度和高德等不断跨界拓展业务过程中,始终难以培养用户的场景服务。谷歌的思路或许可以借鉴。今年6月,谷歌公司在地图中推出了一项新广告功能,代号为“Promoted Pins”广告,以此吸引用户使用他们附近的诸如餐馆或加油站等业务。除此之外,谷歌还开始推出了其它的新型本地化搜索功能,例如让广告主发布特殊的产品或本地化产品库存搜索框等。

不再期待用户主动探索服务,而是通过搜索直连服务,或许是地图服务商短期内适宜发展的思路。地图提供场景服务,则在AR技术进一步成熟之际更有机会,目前百度和华为都已经有AR服务能力,当然技术还不太成熟。

看来,各方的“地图炮”都已经蓄势待发,就等点火发射的那一刻了。


*本文作者陈桥辉,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Tech星球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