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卖身吉利,黄章退隐江湖

魅族卖身吉利,黄章退隐江湖

2022-06-23 15:51Newseeders 合作伙伴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20年潮起潮落,黄章和魅族最终都没能改写命运。

2022年6月,吉利旗下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签署协议,拟收购珠海魅族79.09%的股权。至此,黄章卖掉魅族,告别手机江湖。

英雄迟暮,但是江湖不会忘记曾经的传奇。

2002年,黄章拿出十万元全部积蓄,创办了一家MP3公司,取名魅族。仅3年时间,魅族一跃成为MP3行业“头号新贵”,风靡全国。当他看到乔布斯手持iPhone向世界亮相,毅然决然将MP3全线停产,转战智能手机业务。2009年,国内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手机魅族M8问世,仅5个月,销售额突破5亿元,登上“国产第一智能手机”的王座。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20年潮起潮落,黄章和魅族最终都没能改写命运。

1

黄章很少在外露面,就连公司他也不常去,但若有人要找他,去魅族论坛,一定能找着。

从2003年到2009年,黄章在魅族论坛发布了近6000个帖子,平均每天发布3个。每天,他都要花上4个小时浏览论坛,与用户互动,为用户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

对产品的痴迷,是黄章最广为人知的特点,这不仅为他烙上了“极客”标签,也让魅族的“论坛文化”得以形成,一大批与黄章“唇枪舌战”的粉丝,成了魅族日后登顶的重要基石。

2003年3月,魅族在广东珠海成立。6月,第一款MP3产品上市,与此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从那时起,ID为J.Wong的黄章,以“超级发烧友”的姿态,在论坛上跟网友彻夜讨论技术问题,洋洋洒洒活跃发言,与人争论不休。网友提出的疑问,总能得到他的解答。有时候,他会忘记自己的老板身份,像个愤青一样,在论坛上勃然大怒甚至爆粗。

黄章确实是一个“超级发烧友”,为了追求自己认为完美的声音,从“烧钱”到“烧房子”——他撬开家里的墙壁和地板,修改供电线路、重新挑选线材、脚钉摆放……在他对产品细节的感悟里,“仅更换一根电源线,就会对音质有相当大的影响。”

2006年,魅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国产MP3第一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无论是外观工艺还是声音质量,魅族的产品都达到了国产MP3的天花板。

从数量上看,魅族MP3一共只有10款产品。但其实魅族的团队研发了大约30款产品,其中大部分可以上市销售。不过,黄章坚决不同意,理由只有一个,“觉得还不够好,担心消费者不满意。”

正是对产品的极致要求,使得魅族MP3问世的10款产品,全是经典。

魅族在MP3行业风生水起之时,黄章却开始考虑另一件事:做手机。

“因为MP3只是手机中的一个功能,未来通用的将是集合众多功能的移动终端。”

2

魅族的创业元老之一、当时任魅族CEO的白永祥打了一个很妙的比喻:当一个人住惯了小房子,不知道大房子的好;而一旦住上了大房子,就再也不想住小房子了。

“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升级。”

2006年,国内MP3市场仍是一片繁荣,但盛极而衰是市场的“魔咒”。客观来看,MP3只具备单一的播放器功能,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再把目光放到国内手机市场,2000年至2004年,波导、熊猫、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成为第一代国产手机代表,但好景不长,随着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本土山寨手机品牌异军突起,这些第一代国产手机代表迅速被人遗忘。

第一代国产手机的退市,给国产手机品牌留下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而如何能在手机市场安身立命,又是另一个命题。

事实证明,当时黄章的判断是正确的。

2006年底,MP3市场颓势显露。由于价格战惨烈,一年之后,市场上的MP3品牌已所剩无几。当其它MP3品牌苟延残喘、抱团商议如何度过行业寒冬之时,魅族转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

当时,做手机的方式有很多种,市面上不少品牌用现成的联发科方案,这是做手机最为快捷的方式,但显然不符合黄章的性格。

独立自主开发魅族手机,才是黄章会走的路。 

2007年6月,地球另一端,乔布斯站在台上、从口袋里掏出那只具有革命意义的iPhone,黄章感受到了更多的信心。乔布斯是引领行业变革的大师,黄章是台下的观众,他们对产品有相同的态度——坚持手机个性化,拒绝同质化。

黄章对手机系统的要求也是如此,但凭一己之力,无法创造一个完整手机生态系统,于是他在其他系统上进行修改,从而完成深度定制。

2009年2月18日,“中国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魅族M8正式上市,市场“地震”。

之前黄章在论坛“存储”的那批忠实粉丝,狂热而兴奋,M8上市两个月,销量为10万部,五个月时间,销售额突破5亿元。

当时的M8有多火?

它被评为“2009年十大年度手机”、“iPhone最好的克隆版”,它被放入微软博物馆……各种数据和好评加持,魅族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国产第一智能手机”的王座。

其实中间也有小插曲。

M8遭遇触屏失灵事故。面对批评和质疑,黄章承认触屏供应商TPK良品率不算高,并坦然表示如果手机要全部回收,魅族只能破产。于是,他随即出台了屏幕失灵就免费换机政策,挽救M8于水火之中。

2011年元旦,M9上市,魅族从WindowsCE系统成功进入Android系统。因为M8口碑炸裂,M9上市当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个一线城市的魅族专卖店大排长龙,上千人等候在店门口,由于预订人数多,直到4月1日,M9才正常供货。

到2012年上半年,魅族产值超过10亿元,这一时间,整个珠海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仅为24.8亿,魅族一跃成为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头号新贵”。五年时间,魅族完成了从MP3第一品牌到智能手机先锋的华丽蜕变。

3

当魅族乘着智能手机的快车再登高峰时,黄章却隐退了。

2010年,黄章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由白永祥负责运营。同一年4月,小米在北京成立。

在此之前,雷军和黄章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卸任后的黄章,每天宅在家里,时间要么花在泡论坛上,要么花在研发手机硬件和UI设计上。他一个月只会因理发出一次门,魅族大楼里他的办公室,因为长久闲置,逐渐演变成接待室。

在他闭关的日子里,雷军以魅族粉丝身份出现在他几乎静止的生活中。辞去金山CEO职位后,雷军同样瞄准了智能手机赛道,与黄章不同的是,他认为从零开始做硬件风险太大,希望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实现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那期间,雷军但凡与人聊起智能手机,就拿魅族M8作为范例,他心中最理想的投资目标也是魅族。黄章曾想过接受雷军的投资,还考虑过把公司管理交到雷军手上,因为他懂手机,雷军懂企业。

但两人还是出现了分歧。在雷军看来,黄章“挺了不起的,很励志,但他有他的局限性。”所有心思都放在产品上的黄章,确实有他清高和执拗的一面。在两件事情上,雷军对黄章感到失望。

雷军跟黄章表达过,“魅族的一位高管,软件、硬件都很强,但一分钱股份没有,很容易被别人挖走。”黄章回答,“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干。”雷军听后表示错愕。

再后来,他说服黄章从Windows Phone系统转向Android系统,并把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介绍给他,希望黄章能分5%的股份给林斌,用来吸引林斌加盟,黄章不赞成。当时,智能手机毛利高、对手少,在卖硬件、赚利润这个道路上,魅族和黄章过得十分滋润,黄章曾说,“我什么都不缺。”

而雷军表现出对移动互联网的极度看好,甚至投资UCWeb以便了解玩法。他也惜才、奋进,小米创立初期,他四处拉高手入伙。对初创团队,他给予股权激励,在组织架构上则非常扁平。

魅族的价值观则刻着黄章的个人特性:黑白分明、理想化、有点清高。

白永祥对小米的评价是,“它们商业味道比较浓,我们产品味道比较浓。”在魅族的语境里,“商业化”这个词带有贬义,放在产品上,常常与不追求极致相关。可是,“商业味道比较浓”的小米如同横空杀出的一匹黑马。

2011年,小米在互联网手机领域快速站稳脚跟,甚至大有抢占魅族地盘的势头。魅族最先创造出的“粉丝经济”概念,小米先其一步发扬光大。酒香也怕巷子深,黄章不仅没有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还选择退回到以产品为中心的自我世界中,他对做产品始终充满热忱,但对管理公司却感到厌烦。

“退出公司管理,不仅是因为看不惯社会,还因为看不惯公司一些人的做法,但大家相处多年,又不能不讲感情。”

4

黄章隐退了4年。

2014年,后起之秀小米以互联网模式疯狂冲击传统制造业,而魅族内部正面临危机,软件部门的员工在原副总裁马麟的带动下,一个星期左右全走光了。看着魅族的颓局,黄章坐不住了,在社交平台承认:“自己多年没管公司就是个错误。”

2014年2月,黄章回到了魅族,重新出任CEO一职。

重掌魅族,黄章做出了三项改革:1.扩大产品线,加速产品迭代;2.引入阿里巴巴5.9亿美元和海通开元6千万美元的投资;3.拿出20%的个人股份,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拿到投资后,魅族推出全新子品牌——魅蓝。

之后的2015年,是魅族站上顶峰的一年:手机销量近2000万部;2500万用户;员工人数从之前的2000多人增至4000人。到了2016年,魅族销量增长缓慢,只比2015年多200万部——2200万部。

回过头看,2016年是魅族所有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

黄章回归后,白永祥提出不能再单纯追求销量,要开始追求利润。于是魅族开始学OPPO和VIVO,从线下布局。OPPO和VIVO的模式,是通过门店覆盖迅速占领市场,用高价低配、五花八门的产品配合广告轰炸,赚取利润。

于是,魅族大规模进军线下,配合机海战术抢占市场。2016年,魅族全年召开了11次发布会,发布了14款手机,共邀请了12组艺人演出,节奏令人咋舌。这让曾经忠实的粉丝渐渐感到失望。

魅族并没有因此走上OPPO和VIVO成功的道路,究其原因,是由于魅族2016年才开始布局线下,为时晚矣,要知道,OPPO和VIVO在2015年之前就已经占领了线下。

此外,大刀阔斧的进军线下,昙花一现般的销量上涨,魅族却乐观地将其视作策略见效的信号,全然忽视了盲目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2017年,魅族经营开始陷入困境,2500多家线下专卖店关闭了500多家。

这时,两年前宣布休养后的黄章,又再次出来了。

2017年6月,黄章邀请前华为终端DMO杨柘出任魅族CSO,主管市场营销。杨柘将定位引向商务机,针对中年用户,但魅族的核心用户是年轻人。

连续走错的魅族,裁员悄然开始。裁员背后,是手机销量的下滑。

“最明显的感受是2018年。”魅族员工回忆,“虽然主要的几个市场销量尚可,但魅族整体的销量大幅下滑。”

必须提到的是,在这之前,黄章特意将魅族和魅蓝分离,他主管魅族,当时的CMO李楠负责魅蓝,打造双品牌。此策略之下,李楠拿出了颇具代表意义的魅蓝E3,成为魅族自黄章出山以来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被黄章寄予厚望的魅族Pro7惨遭“滑铁卢”。

2018年,魅族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仅948万台,同比下滑46%,排名第7。在这个榜单上,小米排名第6,销量为4796万台。

2018年的魅族经历了诸多的动荡,魅族Pro7销量不佳、旗下笔戈科技关闭、核心高管集体出走、公司大规模裁员……

魅族大厅前台旁的宣传易拉宝上,出现了一个标语,内容大致为: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工资。这在过去的魅族不常见,相比小米这类互联网公司的“996”,魅族的工作节奏并不疯狂,甚至少有加班。

这一年,同样“小而美”的锤子手机没有熬过洗牌期,魅族好在存活了下来。

2019年,珠海国资委的投资公司——虹华新动能入资魅族,但并未能让魅族重获新生。在马太效应愈发强大的手机市场,一直挤不进第一梯队,那么只能离第一梯队越来越远。

据《时代周报》报道,2020年前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华米OV”以及苹果占据了接近九成的市场份额。二线品牌中,金立已经宣告破产,美图手机委身小米,剩下的三星是国际巨头,联想、中兴等都有其他业务支撑,“下一个倒下的,似乎只能是魅族了。”

2021年2月,魅族发布内部信显示,创始人、原魅族CEO黄章卸任,CEO变更为其弟弟黄质潘。根据BCI公布的数据,到2021年1月31日,魅族的市场份额仅剩0.1%。

2022年6月,魅族被星纪时代收购。收购之前,黄章与淘宝中国分别持有魅族49.08%、27.23%的股权,共同控制魅族;收购完成后,黄章对于魅族的持股将降低至9.79%,淘宝中国将退出对于魅族的持股与控制。收购方星纪时代将持有魅族79.09%的股权,取得对魅族的单独控制。

直至如今,黄章未再公开现身。这一次,他或许可以彻底归隐。

*本文作者常进,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商界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