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新芽6月24日编者按:原文首发于TechCrunch,由虎嗅编译。本文作者Peter Relan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硅谷高管、天使投资人以及有着25年经验的科技业资深人士。2007年他创办了YouWeb孵化器,培养出一系列成功的移动和游戏公司。Peter Relan预测硅谷的下一轮革新将由那些曾经在Google、Facebook和Twitter工作过的工程师们主导,他们的工作经验,加之有效的社交网络,在享受大公司福利的同时又可以花时间在解决新问题上面,这些都是他们创业成功的最有利的条件。
没人能够否认硅谷现在的人才资源之丰富,无论是科技人才还是创业人才都是如此。硅谷地区就好象是数字创新的麦加胜地一般,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蛮荒的西部(Wild West)而已。许多创业者移民至硅谷,为的就是希望能够创办下一个Facebook或者Twitter,技术人才和工程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必备条件。
无奈选择
大部分完成学业来到这里或者是从本地大学(比如斯坦福、伯克利)毕业的工程师们都有这种欲望,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创办他们自己的公司。但其中大多数人将会发现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气馁的想法,留在未来几年再去考虑,现在还是选择加入一家规模小但有前途的创业公司勉强度日。
丰富的人才环境产生了这样一种做法,我猜你肯定听说过:收购雇佣(acqui-hire),即收购一家公司的目的完全是为了网罗该公司的人才。过去几年里,雅虎、谷歌、Twitter和Facebook是采取收购雇佣做法的主要公司,这让许多年轻的创业公司和它们的明星工程师通通被收入到一个新的组织架构当中。
可不要搞错了——风投和创始人才是并购交易的最主要受益者。其他高层或团队中级的人员却经常更有野心,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却还没有到可以退休的程度。这样来看的话,下一位Jack Dorsey很可能已经在硅谷了,只不过还没有成为一个创业者而已。现在他们宁愿把自己的时间都献给某家科技巨头公司,梦想能开创更伟大的事业。
这就催生出一个未被发现的创业者群体,就在我们的周围。这些人多是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不到30或者30出头,拥有在创业公司工作的扎实技能,了解市场,被创业精神所吸引,但是却有点不太愿意担风险。
这些未来的创业者或许没有目前这些科技公司创业者或CEO的履历,但是他们曾经在某一个创业公司(如今是一家大公司)工作过。他们了解设计一款产品背后的意义,也明白扩张之后的规模是一个怎样的体量,他们曾经在Facebook、Yahoo、Twitter或Google体验过。为了将创业成功的机率最大化,需要有这两点经验才行。
Google们给了这些未来创业者什么?
当我提到“在一家高度创新性的公司工作”时,我指的是像Google、Twitter和Facebook那样的公司。Google有自己的创新计划,正像拉里·佩奇所说,Google要“创造还不存在的伟大事物”;Facebook则有着自己快速迭代、打破常规(hack-and-break)的哲学;Twitter则需要发明许多新东西来摸索货币化盈利模式。
Google和Facebook是这方面公司的典型,与其他公司有所区别,真正给员工授权,它们都有着从下至上、技术导向的文化,它们为员工分配了特定的一段时间用于自己喜欢的项目,鼓励他们花时间在有创新性的工作上。此外,加速器项目在各个地方出现,也是有助益的因素之一。
我预测硅谷的下一轮革新将由那些在Google、Facebook和Twitter工作的工程师们主导,他们的工作经验,加之有效的社交网络,在享受大公司福利的同时又可以花时间在解决新问题上面,这些都是他们创业成功的最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