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级风投合伙人:忘了Web应用,移动应用才是未来

美国顶级风投合伙人:忘了Web应用,移动应用才是未来

2013-07-19 10:16猎云网 合作伙伴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应用已经取代Web应用成为市场主流。传统互联网公司以及其它新兴创业公司,需要认清上述形势,并积极向移动应用平台转型。

投资界新芽7月19日编者按:本文系美国著名风投Benchmark顶级合伙人Bill Gurley在个人博客中的所撰写的文章,由猎云网辰羽编译。在本文中,Bill Gurley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应用已经取代Web应用成为市场主流。传统互联网公司以及其它新兴创业公司,需要认清上述形势,并积极向移动应用平台转型。

以下为全文:

如果你和有一样,是一个体育迷的话,那么以下的经历将是时常发生的。当你工作或外出的时候,碰巧电视正在转播一个极其精彩的体育赛事。你可能非常希望有人能帮你把整场比赛录下来,可没人能在工作日帮你。最后,你充满遗憾的感叹道:要是我能远程控制录像机就好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直播电视公司(DirecTV)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远程录播电视节目服务。起初,它们是通过互联网浏览器,不过最近改成了通过智能机应用来实现上述功能。不过,具有讽刺意思的是,同一家公司、同一项服务、却因为先后采用的载体和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巨大的用户体验差距。在浏览器上录播节目,往往需要用户输入一长串来自于电视提供商的认证信息,以便进行登录。这种登录认证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而在iPhone上就省去了上述麻烦,用户无需登录,就可以快速实现录播节目的愿望。不仅如此,在进行时间导航时,台式机常常显得笨拙、缓慢,而相同的操作在智能机上就要灵敏、快捷的多。因此,每当碰巧错过了某个赛事,又有高速的网络宽带的情况下,我就会选择使用我的iPhone远程启动录像机帮我录下完整的比赛过程。

两种应用平台:Web App Vs Mobile App

时下,多样化的应用和服务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相比于Web(或浏览器)应用,移动应用已然成为用户最喜爱的应用类型。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最大点评网站Yelp 45%的搜索流量都来自于移动网络,而作为著名的在线房地产信息网站Zillow,其首页50%的浏览量也是来自于移动网络。几乎可以这样说,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访问量,已经在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总访问量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百分比。与此同时,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也几乎占领了用户的所有碎片化时间。这些移动应用不光继承了移动运营商的网络通信能力(比如GPS),还在“移动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终端适配等方面的创新。总之,移动应用将通信能力聚合化,固定网络移动化,移动应用个性化。除了Web应用、移动应用之外,有些人士提出了第三种应用类型,即处在上述二者之间的一种应用——基于HTML5的移动网络(比如,移动梦网以及诺基亚的Ovi)。不过,据Compuware(译者注:康普科纬迅提供的软件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可提高整个 IT 机构组成部分的效率,从应用开发到业务交付管理和 IT 组合管理,支持所有重要的企业计算平台,1996年进入中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相比于移动网络,85%的用户更喜欢移动应用。

平台的转变:从浏览器到独立运行的App

很显然,当用户的喜好发生变化的时候,比如从基于浏览器的台式机环境演变到时下的移动应用环境,这种用户体验上的差异,预示着平台的迭代更新。平台的转化是罕见的,不过历史上每一次出现,都会对真个产业甚至是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IT领域的首次平台转化出现在1985年,PC的主导系统由DOS变为Windows。在上述过渡时期,很多大企业(比如宝蓝公司和Lotus)都因为选择了不同的平台而遭遇到了不同的命运。接下来,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大战中,也产生了新的一批佼佼者,它们超越当时的公司,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第三次转化是1996年诞生的互联网浏览器,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整个软件应用市场,而且还影响了印刷出版和传媒界。基于浏览器的互联网产业催生了很多创业公司,其中的几家已将成为市值几十亿美金的行业巨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不同平台的迭代过程中,大部分新出现的公司(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总是会比那些随潮流转型的老公司,发展的更好,赚取更多的收益。比如,如今在旅游领域称霸的是新一代基于互联网的旅游网站或应用,比如 Priceline、Expedia、TripAdvisor和Yelp,而那些曾经辉煌的前互联网时代的公司,比如Frommers和Zagat,虽然也在转型过程中,但却远不如其新型竞争对手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科技领域,这种新旧更迭的现象更加明显。正如在互联网时代中,统治行业的是谷歌、雅虎、易趣、Facebook和Twitter,而不是微软

时下,正是有浏览器平台向独立运行的应用平台转变的时刻。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纯粹专注于移动领域的公司的出现,比如 Instagram、Uber、Snapchat、Rovio、Supercell、Natural Motion,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以浏览器为入口的反抗角色出现在公众视野,并越来越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这种平台上的转变,将对所有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造成极大的影响,风险之高、代价之大,足以让很多成功者继续甘愿沉沦。$page$

平台转变的10个关键点

平台转变的同时,整个行业的生存法则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发工具、发展目标、甚至就连分发技术都不同以往了。在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的时代中,搜索引擎营销(SEM)和优化(SEO)成为了最重要的发展工具,而在移动应用时代,却没有可以替代的工具(或者说还没有发展成熟的同类工具)。身处两个平台过渡的时代中,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需要面对既特别又有趣的种种挑战。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那些甘愿或死守“传统”的公司势必要被时代所淘汰。从另一方面所,巨大的风险又不一定能带来同等的回报(甚至是相反的副作用)。没有风险预测家或投资者能够保证成功,不过以下10个关键点,可以为企业在进行平台转型时,提供良多裨益。

1.设计:清新、干净、敏捷、简单

设计在应用中占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凡是用户所喜爱的应用在设计方面都具有四个特点:清新、干净、敏捷、简单。我的合作伙伴马特·科勒曾撰文,把智能手机描述为一个“远程控制你的生活的工具”。这是一个简单而确切的比喻,作为移动应用,它的理想状态,就是成为智能遥控生活和工作。正如远程控制所希冀的那样,移动应用除了应具有灵敏的响应速度之外,还要奉行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私人出行应用Uber就是最好的例子:用户只需点击界面上的按钮,就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出行线路。除此之外,再没有多余的按钮设置,就算是支付功能也在轻轻一点的过程中完成了。相比之下,传统的网站很少有这种“一键式”的设计方式,对于那些想转型到移动平台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改变传统设计思路,追求最简洁、干净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移动设备终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界,被视为劣势的屏幕尺寸,要求设计者更加加专注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此外,鉴于移动网络相对高昂的数据费用(相比于固定宽带),复杂的UI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流量和缓存时间,试问,这样的应用即使做得再好,又有谁还愿意用呢?

2.功能:专注解决一个问题

作为一款应用,特别是移动应用,它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一款受欢迎的应用一定不是“包罗万象”的。很多公司认为自己开发的应用的功能越多越好,殊不知用户喜欢的是那种“一对一”的解决方案。登录应用,解决难题,之后完成,整个过程就是那么纯粹,简洁。庞杂的功能嵌套,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对于诸如Facebook、雅虎等拥有强大的功能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它们最容易在这一点上固执己见,不舍得为了适应移动应用的特殊性,而放弃那些丰富却繁琐的功能。相比之下,那些在某一领域的单项冠军,比如图片社交领域的Instagram,所背负的包袱就没有那么重。它们只专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脱离应用的核心目标。这也是为什么诸如Youtube、GoogleMaps、FacebookMessenger、Vine等应用要从自己的母公司中独立出来的原因。总之一句话,移动应用注重的是直接、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一剑封喉的宝剑远比一个能切牛排、能开红酒的瑞士军刀要强的多。

3.认清现实:转型的复杂性将贯穿于转型的整个过程

对于传统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向移动应用领域转型是一个充满着阵痛与复杂性的过程。一方面,它们要继续维持自己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它们又必须通过不断的测试和开发来适应不同的移动平台(iOS和Android),而且相关的技术问题还不是靠自己内部就可以解决的。此外,由于移动应用的设计元素和网络应用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原有的网络开发者很可能不善于开发移动应用。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面临无数的挑战与困难,可这就像是“赌桌上的筹码”,你只能咬着牙继续,而不能选择中途推出。不过,由于现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根深蒂固的意识、庞杂冗余的资源、以及先前的成功经验,都会放慢它转型的脚步。这样看来,那些移动应用领域中的新公司,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复杂性。

4.去伪存真:HTML5是个障眼法

有很多开发者,因为移动应用存在上述种种复杂性,而选择了一个有些投机取巧的办法——开发基于HTML语言的应用。他们之所以选择这种融合了Web应用和移动网络的开发方式,源于个人的侥幸心理和目光的短浅。这种基于HTML语言的应用只是套了一个移动应用的外壳,实质上还是一个Web应用程序。这样做的后果是危险的,因为它为了开发者的操作简便而至用户体验于不顾。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 ESPN ScoreCente。ESPN ScoreCenter是一款体育新闻类软件,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新闻消息、比分、精彩视频等等。当你打开这个应用时,首先你可以快速而直接的浏览各个体育赛事的结果,不过当你继续希望获得更多数据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被骗了。用户点击查看详细信息之后,会发现这个应用中出现了一个嵌套的网页,只有等待网页加载完成后,用户才能获得相应的信息。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移动网络应用而已。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体育娱乐电视节目网站,难道ESPN ScoreCenter的开发团队就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一个货真价实的本地iPhone应用吗?$page$

5.去SEO化生存

移动应用之所以能呈现更加简洁的设计风格,主要原因就是去掉了SEO(搜索引擎优化)的过程。基于桌面Web的设计,为了能够符合谷歌的搜索结构,而不得不进行相关的优化处理。诸如链接、深度连接、结构化分类等都是Web应用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元素。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这一情况。很多专注于移动应用的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SEO。比如,Twitter,就因为缺少了SEO这一步骤而让自己的移动应用变得更加直接明了。尽管放弃SEO,可能会让很多公司失去在搜索引擎中曝光的机会,甚至是损失用户和流量,可作为桌面Web时代的“遗老”,移动应用还是要坚持去SEO化生存。

6.搜索:应用将代替搜索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搜索在桌面应用和移动应用时代所处的地位,可谓是天壤之别。在浏览器中,搜索引擎几乎是用户所有行为的起点。而在智能手机中,各种应用替代搜索成为用户连接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比如,以前想要查询天气情况,我们需要打开浏览器,在搜索框中输入“天气××地区”,之后才能看到相应的信息。而如今,很多智能手机中的应用都提供有关天气情况的信息。用户只需打开相关的应用就可以获悉天气情况。换句话说,在移动应用领域,用户的搜索行为是从具体的应用中开始的。这一点对于那些智能机的早起应用开发者来说,将是一笔丰厚的用户资源。

7.用户:移动应用的用户依附性更强

很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认同一个真理:如果某一个用户能够耐心的下载你的应用,并在使用后,让它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么一般情况下,这个用户将对你的应用形成很强的依赖。换句话说,移动应用用户的粘性比传统网络搜索的用户更强。除了移动应用性能、设计方面的优越性之外,用户转换成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层面。更换一个应用远不如从新进行一次搜索或是点击另一个链接那样简单,用户往往需要从新下载,并且要花费时间了解另一款应用的使用方法。这种更换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对某一应用的依附性。

8.流量:移动应用的导流模式还不成熟

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喜欢通过SEO和SEM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应用或服务导流量、拉用户。不过,在移动应用领域,情况却不大一样,适合的导流模式还不成熟,或者说还没出现。在这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做得比较好(百度收购91,将为其带来更多的流量和用户)。

9.移动支付:移动应用竞争的新战场

随着移动应用进一步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逐渐成了移动互联网服务商、运营商等各方参与者争夺的利基市场。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简便的移动支付体验,谁就将成为这一领域中的领导者。

10.平台:生态系统还在演化行程中

Android和iOS作为移动操作系统中的两个霸主,已经各自形成了专属的生态系统。WP和黑莓等公司也在奋力追赶,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不过,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追赶者,都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全成熟的平台体系,各自的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演化。Android和iOS在建立了移动操作系统平台之后,都在和各自现有的任务进行整合,意欲扩大自己的优势地位,打造一体化平台,最终成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随着移动操作系统竞争的愈加激烈,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领域的争夺战中。

移动应用时代中,最大的赢家将是移动用的开发者以及相应的应用平台提供者。那些能够被用户放置在手机界面上的应用,将聚集广泛的用户资源,并获的巨大的收益。应用不光要能够锁定用户,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用户转换成本,让竞争者无法通过抄袭和低价等手段与自己争夺用户市场。当然,这并不是说新的进入者毫无机会可言,比如Snapchat。

相反,那些抱残守缺的传统互联网企业(还有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如果它们不能接受现实、并积极转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将被淘汰出局。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猎云网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