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互联网思维零成本打造一台“春晚”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零成本打造一台“春晚”

2014-01-06 18:27李东楼 特邀作者
互联网思维玩的就是四两拨千斤,玩的就是颠覆和创新。就是要将之前的传统模式击个粉碎,稀里哗啦,就是将固有的思维彻底推翻,换一种玩法。一台传统的电视晚会,云集大腕无数,加上灯光舞美什么的,一场晚会少则几千万,多则都得上亿。


最近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特别火,火到我如果不写这篇稿子,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用互联网思维能卖煎饼,也能卖牛腩饭,甚至可以改造一座青楼,那能不能打造一台晚会呢?

没什么不可以!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马上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人年夜饭的一道大餐——春节晚会又将如期上演,你还有期待吗?事实上,自1983年央视举办首届春节晚会以来,三十多年了,每一年都如期上演,但真实收视率一降再降。春节晚会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形式,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围在一起唠嗑搓麻将,开着电视主要是图个热闹,只为听个响儿,至于晚会上演了点啥,根本不关注。

于是央视的领导开始想方设法的找对策。换主持人,换导演,挑选草根达人上春晚等等,看着真替他们捉急,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主持人或导演的事儿,而是时代变了。

那么,怎么办?互联网思维啊!向互联网公司“借箭”吧!或许能焕发一回青春!

前几天,一场各省台之间跨年晚会的PK引起了笔者的兴趣。13年到14年的这个跨年因为有“一生一世”的寓意,所以各家电视台都格外关注,都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眼球。可真正让人们记住的,印象深刻的片段并不多。反而被微视的一场零成本打造网络跨年晚会抢去不少风头,据微视官方数据,跨年当天,微视上有80多名明星大腕参与,超过100人的达人比拼创意,总互动量达到5000万次。这样一个全民参与,既有娱乐,又有互动,不但赢得观众,还赢得口碑,还符合国家提倡的节约精神的跨年晚会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秘诀就是一个:互联网思维。下面笔者就来解析下:

互联网思维“第一箭”:一定必须先让用户爽

互联网思维有一条核心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直白点说就是要让用户爽,用户爽透了自然会给你传播,才能有更多的关注,继而产生商业价值。这是区别于传统模式重要的一点,首先服务的是用户,而不是客户。

用户如何才能爽?就是提升用户个性化的体验。放到办晚会这个事情来看,就是要让用户都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并且参与感更强。传统晚会做不到,用互联网思维办晚会就能做到。当我们已经厌倦了电视台千篇一律的办晚会的模式,希望换换口味。微视的跨年晚会适时出现了。

作为跨年晚会,微视从明星参与的方式,到网友达人的互动,都是接地气的。我伙呆,喜大普奔,高端大气上档次,我要上头条等等这些网民喜闻乐见的互联网流行语都是节目名称,通过标签和水印,让千万网友参与到晚会的演出中来,充分调动网友的参与热情,让晚会成为集体狂欢,形成一场形散神不散的超级晚会,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胜利。

互联网思维“第二箭”:一定必须接地气

接地气也是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拿《爸爸去哪儿》来说吧,虽然是舶来品,但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是接地气的。看到那些明星偶像居家过日子带孩子的各种囧样儿,这是观众爱看的,就要看到明星平民化的一面。

微视的跨年晚会也一样,明星纷纷来搞怪,将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让观众的参与热情一下子就提高了。比如杨幂和刘恺威,跨年就应该在一起,结果他俩微视上就真的在一起,粉丝们就很开心;比如黄晓明,一个阳光型男没有唱歌没有跳舞,而是卖萌玩起了魔术,粉丝看到就很兴奋。

为什么现在的电视晚会越来越难办了?影响力越来越小了?是观众的口味变刁了吗?其实是时代变了。如今是什么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全民娱乐至死的年代。如果还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必死无疑。

互联网思维“第三箭”:一定必须颠覆和创新

前几年,网络文化开始盛行的时候,北京电视台率先尝试办了网络春晚,但只是取个虚名而已,虽然邀请的歌手都是在网络上出名的草根达人,但传播的载体还是电视台。有创新,但不够颠覆。真正的颠覆式创新就应该像微视跨年晚会这样,既然是网络晚会,那就要从晚会的发起到举办,从明星到观众,从观看到传播,统统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式的创新晚会。

说到底,互联网思维玩的就是四两拨千斤,玩的就是颠覆和创新。就是要将之前的传统模式击个粉碎,稀里哗啦,就是将固有的思维彻底推翻,换一种玩法。一台传统的电视晚会,云集大腕无数,加上灯光舞美什么的,一场晚会少则几千万,多则都得上亿。而微视的跨年晚会竟然是“丧心病狂”的零成本,这让人情何以堪啊!这就是一个小创新所能带来颠覆力。

同样是一场晚会,不一样的玩法;同样的明星云集,不一样的娱乐观众,一边高额的成本,一边几乎是零成本,高下立判,互联网思维就是这么神奇!

当然,作为传统的电视台晚会,它的存在更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但要想老树开新花,除了节目的创新以外,更多的应该是思维转换,在当下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高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如果电视台的晚会导演们,能向微视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借到笔者上述的三只“箭”,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以更接地气的形式来进行呈现,再来点创新元素,也许可以重新赢回观众。

*本文为新芽NewSeed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新芽NewSeed(微信公众号ID:pelink)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新芽NewSeed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